奧推網

選單
科技

草船借箭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真的是天時地利把握到恰到好處

在奇謀迭出的古典名著《三國演義》裡,諸葛亮“草船借箭”的妙筆,曾叫多少看官連冒冷汗:明知周瑜派送的“十萬支箭”大單是不懷好意,卻巧妙藉助了三天後的大霧天氣,楞是帶著船隊在曹軍水寨門口兜了一圈,騙得多疑的曹操一頓放箭。終於經過一夜折騰,活活從曹操這邊“借”來了十萬只箭。前後精準到家的籌算,天時地利把握到恰到好處的謀略,也叫完成“草船借箭”的諸葛亮,在歷代讀者裡,有了“多智近妖”的評語。

當然,在真實的歷史上,“草船借箭”只是孫權戰船夜探曹營時,發生的一場意外。雖然也是“扎”了一船箭回來,過程卻堪稱險過剃頭。所謂“軍令狀”“周瑜諸葛鬥智”等劇情,全是藝術加工。於是好些“技術粉”們,也都生出了新猜想:假如周瑜給諸葛亮上上難度,叫諸葛亮造“一萬隻弓”而不是“十萬支箭”,這“草船借箭”的大戲,會不會演變成“草船借弓”的勁爆劇情?

實事求是說,如果諸葛亮接的“大單”,真的是“十萬只弓”。那這事兒,真不是三天就能交貨的,更不是一場大霧就能搞定的。

在中國古代戰爭的冷兵器裡,弓具有至高的地位,以南宋《翠微北征錄》裡的話說:“軍器三十有六,而弓為稱首,武藝一十有八,而弓為第一。”等於是標準的“一哥”。中國古代的制弓技術,也在春秋戰國年間時就成熟起來。戰國典籍《考工記》裡,就詳細記錄了“製作一張弓”的工藝:需要幹、角、筋、膠、絲、漆六種材料。僅僅製作“弓幹”,就得從七種樹木裡嚴格選材。“角”則需要“青白而豐末”的牛角,“絲”要光鮮“漆”要清澈,單是每種材料,就要精益求精。

製作流程更是嚴格:春秋戰國年間時想造張弓?那就要從上一年冬天開始製作弓幹,第二年春天制牛角,夏天蒸捶弓筋,秋天上角貼筋絲,冬天完成“纏絲”後才算大功告成。為造好一張弓,一年四季都要成為“流水線”。而想要做成一張好弓,有時更需要三年時間。

這還只是春秋戰國年間時的弓,隨著古代手工業的進步,中國曆代的“造弓技術”也在進步,弓的技術含量一代比一代高。在“草船借箭”的背景年代三國年間時,中國“強弓”的拉力已經更強,上等弓的拉力往往有120斤(一石)。發展到宋元明清年間,岳飛這樣的大英雄,往往能開三百斤的弓。明清武舉考試裡專用的弓,也分為“八力”“十力”“十二力”三種類型。隨著時代變化,中國古代戰場上的“強弓”,威力也是一代比一代強。

所以,無論是“草船借箭”的背景年代(三國時代),還是《三國演義》的創作年代(元明年間),想在短時間內“造一萬隻弓”,基本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這事兒諸葛亮敢接單?那無非兩種可能:1,他有超能力。2,破罐子破摔。

不過話說回來,倘若周瑜真敢拿這事兒來“派單”,那且不說諸葛亮會不會中招,一個更明白的事實就是:他根本沒資格指揮這場赤壁大戰。原因也很簡單:古代打仗“不帶弓”,跟戰士上戰場不帶槍沒區別。

在中國古代戰場上,弓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比如在唐王朝橫掃四方的歲月裡,一支12500人規模的唐軍,往往要裝備一萬兩千五百張弓,外加三十七萬五千只箭,等於是人手一張弓。倘若大戰在即,還要忙活著“造一萬隻弓”。那麼這麼一支“缺弓”的部隊,上戰場就和送死沒倆樣。這樣的統帥,顯然是不合格的。

而這事兒,卻也恰恰是古代中國多次戰爭裡,一個常見的敗筆:許多強大王朝的衰敗,也往往從軍隊“缺弓”開始。比如宋朝。

中國曆代王朝裡,宋朝出名的積貧積弱。由於失去了戰馬產地,缺戰馬的宋朝,也就高度重視弓箭製造。以《宋史》記載,北宋王朝的“弓弩院”,每年可以製造強弓一千六百萬張。粗略計算的話,等於大宋朝裝備精良的“八十萬禁軍”,平均每個士兵可以裝備十張強弓。而且也同樣是在宋代,北宋王朝的強弓製造,也有了嚴格的生產標準。以大科學家沈括的話說,判斷一張弓的質量,完全可以從長短聲音重量等各方面來檢驗,只要肯認真驗,就一定能保質保量。

如此一來,理論上說,宋王朝的弓數量既多,技術更先進,上百斤拉力的強弓,放在宋軍裡早就是小意思,打起來常見一片箭雨。什麼遼國西夏大金,按說都該摸不到大宋的邊兒才對。但事實上,這事兒卻極坑——由於北宋王朝常年機構臃腫,“造弓”這事兒,也早變得人浮於事。強弓“筋膠不固”的景象極為常見。這樣的弓上了戰場,那基本就和燒火棍沒什麼兩樣。而且還不是個例。早在宋仁宗年間歐陽修就吐槽:“精好堪用之器,十無一二”。

所以,也就有了宋仁宗年間名臣田況,在邊關看到的雷人景象:全副武裝的宋朝騎兵操練騎射,結果馬上彎弓搭箭,箭軟綿綿的就掉到身邊了。要是射到敵人身上,幾乎都是撓癢癢。後人說起這典故,都埋怨北宋的騎兵不行,其實何止是兵不行?弓也不行!

看過這“兵不行弓不行”的一幕,就知道為什麼靖康之恥前後,成千上萬的宋軍騎兵,會在黃河邊被金人追著打,所謂八十萬禁軍,金人一來就做了鳥獸散。

或許,也只有這樣的隊伍,在大戰之前,才會盼望著有“三日造一萬張弓”的奇蹟出現。“草船借箭”是虛構,“造一萬張弓”是調侃,但是“弓不靈”的景象,卻是古代史上實實在在的教訓。周瑜顯然不會這麼傻,但歷代王朝的亡國悲情裡,這麼“傻”卻渾渾噩噩不自知的“名臣”“名將”,也是從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