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朱為什麼不喜歡燈紅酒綠的奢靡生活?他的生活為何如此熱衷野菜?

朱橚,洪武朝五皇子,他的父皇便是威名赫赫的開國皇帝朱元璋。

擁有這樣的身份地位,朱橚的人生理應是金光璀璨的。然而,這位生於帝王之家的皇子,卻不喜燈紅酒綠的奢靡生活,反而沉浸於山林之樂,平日裡最喜歡做的事就是一個人進山採摘草藥野菜,還時常將採回來的野草栽種於王府。

那麼,身為天之驕子,朱橚為何如此熱衷於野菜呢?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還得結合朱橚所生活的時代背景來分析。從文獻中我們不難發現,明朝是一個災荒頻發的時代。明朝饑荒爆發的頻率可謂曠古爍今。從《明史》、《明實錄》等典籍的記載來看,明朝時期流行的災害主要有八種,分別為洪澇、旱災、地震、雹災、蝗災、風沙、疫災、霜雪。

根據明朝史官對每一次大型災害做出的統計來看,有明一朝總共發生過6199次自然災害。在其中,亦不乏橫跨多個省區的超大型災害。長久以來,中國都維持著傳統的農耕社會,明朝的主要經濟支柱便是農業。頻發的自然災害,直接威脅到明朝的農業發展。隨著各種災害的侵襲,老百姓的耕田被摧毀,耕種的莊稼毀於一旦。

根據記載,洪武至永樂年間黃河流域的洪澇、旱災、蝗災極其嚴重。永樂八年期間,黃河水位暴漲,超過一萬四千戶百姓受災,二十萬頭牲畜被洪水捲走,七千五百畝田地被洪流吞沒。老百姓最珍貴的財富被一場大水帶走,失去了住所和耕地的農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當然,之所以明初災荒頻發,亦有前朝遺禍之過。

明朝以前元朝,統治者對漢族人民實行了壓迫政策,以至於,百姓無法安定生活。明初戰亂結束時,人們尚不能從傷痛中恢復過來,所以出現了“禾苗盡槁,菽麥無收,窮困極矣……民拾草子充食”的景象。故事的主人公朱橚,便身處這樣的時代。

雖然,朱橚是顯赫的皇子,但皇子的身份卻並非與生俱來。朱橚出生時,他的父親朱元璋還是元室眼中的反賊逆黨。直到朱橚八歲時,朱元璋這才驅逐蒙元皇室,開創大明國祚。因為,朱元璋的皇位是透過起義得來的,所以他對於皇權十分敏感,生怕有人會沿著自己的前車之鑑,推翻他畢生的心血。

即便是親生兒子,朱元璋亦會抱著嚴防死守的態度,杜絕他們造反的可能。朱元璋將每個兒子都打發離京,給他們撥劃封地,並命令這些兒子不得擅自離開自己的屬地。朱橚的封地,便是河南開封,在當時屬旱澇災害的重災區。剛剛來到開封的朱橚年少輕狂,漠視父親制定的禁令,擅自離開封地返回故鄉鳳陽。

最終,這件事被朱元璋得知後,眼中揉不得沙子的老朱立即將兒子治罪,將他打發到環境惡劣的雲南去了。明初時期,雲南尚未得到開發,是時人眼中的“蠻荒之地”。朱橚見當地的生活條件艱苦,有許多老百姓受病痛所擾,心地善良的他立即組織王府裡的大夫撰寫《袖珍方》,造福大眾。

《袖珍方》就像是現在的“口袋書”,雖然只是一本薄薄的冊子,但裡面卻收錄了不少醫學常識,方便百姓進行查閱。朱橚年幼時曾經歷戰亂,所以對百姓受到的傷痛感同身受,加上他生來對醫學感興趣,所以便以自身所學惠利於民。

人心畢竟是肉長的,朱橚畢竟是朱元璋的親兒子,早年他擅離封地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過錯。所以,朱橚在雲南待了兩年後,朱元璋便將他召回開封。

兩年的雲南之行,讓朱橚更加堅定了懸壺濟世的初衷。重返開封之後,朱橚便開始研究當地的風土民情,準備用實際行動解決河南黃泛區的災荒。當時的糧食年產量不足,所以老百姓為了填飽肚子,往往會來到山上自行採食野果野菜。

當時的人們對野生植物缺乏瞭解,所以經常會出現誤食中毒的現象,每年都有人因野菜中毒致病,甚至毒發身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朱橚立即開始研究野菜。朱橚帶著府上的幕僚,沿著封地的邊界尋訪“山野平地”的“野老田夫”,向他們詢問植物學知識並採集野菜的樣本。

經過朱橚的研究,王府總共篩選出四百多種食之無害的野菜和野果。為了進一步觀察這些可食用野菜的生長特性,朱橚還在自己的王府中開闢了一塊菜園,將尋訪所得的植物栽種到菜地裡,每天對這些野生植物進行科學的觀察。

倘若朱橚活在當代,那麼,他絕對是一名優秀的植物學家。

朱橚之所以與這些野菜較真,可不是為了將它們當成觀賞植物。朱橚不遺餘力地種植野菜,就是為了長時間地研究野菜的毒理,防止百姓在長期服用野菜時中毒。為了分辨某種野菜是否含有毒性,口感如何,每當野菜成熟時朱橚都要親自嘗一嘗,隨後才會推廣給當地的老百姓。

朱橚研究的414種野菜野果,每一種他都親自嘗試過。為了教會老百姓辨識這些救命的野菜,朱橚將每一種植物的葉片、花朵、果實、枝幹都畫成圖,每張圖的背後還詳細記載了植物的學名、生長環境、毒性、味道以及烹飪方法。朱橚的這本《救荒本草》,成了河南人民的福音,當荒年降臨時,老百姓可透過朱橚的研究獲知哪一種野菜可以吃,哪一種不能食用。

時至今日,我們依舊能在這本《救荒本草》中看到一些耳熟能詳的植物。其中的許多植物,都是被現代人當成觀賞性植物的品種。若非朱橚編撰了這部《救荒本草》,恐怕時至今日還沒有人知道石竹花、萱草這些植物都是可以用來食用的。當然,類似的植物誌書古已有之,朱橚的《救荒本草》並非本草類書籍的開山鼻祖。

我國遠古時期便有神農氏嘗百草的神話,後人假借神農之名創作了《神農百草經》。唐朝時期,又有時人孟詵所著的《食療本草》。北宋時期,唐慎微與蘇頌分別寫就《證類本草》與《本草圖經》。相比於朱橚的《救荒本草》,這些本草類書籍的歷史要久遠得多。不過,從功能上來看,上述本草類書籍均是醫書,並非救荒類書籍。

僅在明朝之後,類似的救荒類本草才相繼問世。

並且,除了前文中我們介紹的《救荒本草》之外,同時期還湧現瞭如《野菜譜》、《茹草編》、《野菜博錄》等書籍。從明朝時期救荒類本草的興起我們也能從側面看出,明代的自然條件可謂相當惡劣。

朱橚雖然不是本草類書籍的開山鼻祖,但他卻是中國本草研究者中第一個注意到救荒問題的先驅者。繼朱橚之後,明朝相繼出現了研究方向與之類似的植物學家。在朱橚數十年後,植物學家王磐橫空出世,在《救荒本草》的基礎上繼續尋找可供百姓食用的野菜,並將這些救命的野生植物收錄進《野菜譜》。

據悉,《野菜譜》中出現了六十多種《救荒本草》未曾收錄的野菜門類。為了方便百姓閱讀記憶,王磐還將每一種野菜的食性編成詩歌,並配以插圖。在王磐百餘年後,又有一位名叫周履靖的植物學家踏上了研究野菜的旅程。因為周履靖所處的年代饑荒頻發,所以周履靖沿著前人的軌跡展開研究,透過收錄新品類的野菜創作《野菜博錄》。

朱橚為後世的植物學家留下了極其珍貴的資料,明末徐光啟在編修《農政全書》時,便將《救荒本草》收錄其中,並給予這部先驅性質的作品極高的評價:“未嘗忘田居,朝夕歷覽,詳詢前後”。

明人對於野菜的研究,可以說,伴隨著整個大明王朝的興衰史。正因為這些植物學家在野菜領域兢兢業業的探索,使得野菜這種平時無人問津,災荒時挺身而出的寶貴食材廣泛推廣。

到了清朝,吃野菜已經成為一種比較時髦的行為。不但老百姓熱衷於吃野菜,連王公大臣甚至是皇帝都對野菜情有獨鍾。

清朝最喜歡吃野菜的皇帝,便是雍正帝,據說,雍正每日的餐桌上必備野菜,無野菜而不歡。雖然雍正吃野菜有標榜自己節儉的嫌疑,但野菜的美味走上了帝王餐桌是不爭的事實。

雍正之子乾隆也是一名忠實的野菜愛好者,現代人喜歡吃的莧菜餑餑,據說,就是乾隆最愛吃的野菜食品。清代的災荒現象較之明朝有所減少,所以老百姓吃野菜已不再是為了果腹,而是為了滿足食慾。

時至今日,野菜又被貼上健康食品的標籤,野菜的賣價甚至比常見的蔬菜還要高。這也直接說明現代人的生活品質顯著提高,野菜已成了餐桌文化中品味的象徵。

參考資料:

【《明史》、《救荒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