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乾貨】策略產品經理必須知道的3個知識理論,你的產品準備好了嗎

編輯導語:似乎現在策略產品經理是越來越熱門,那究竟什麼是策略產品呢?本文作者依據工作中專案實踐的所思所想,結合案例等從三個方面分享了關於策略產品相關的知識理論,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

01 世界是被機率支配的

作為策略產品,我們首先要建立的認知是:世界是被機率支配的。

一方面,每個使用者具備群體性,他的行為總會歸屬於某一個群體 或 多個群體;另一方面,使用者同樣具備個體性和隨機性,總會有偏離群體的行為與選擇。

所以,策略產品首先要建立對於“機率”的認知:

承認個體性,我們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使用者滿意。即便我們滿足了使用者全部所說的,他一樣會心口不一;

發現群體性,去認知這個群體在特定場景下的意圖、去嘗試理解他們的行為,從而製造產品以迎合這一群體的在機率意義上的選擇與行為。

如果放到體育賽事裡,這個機率就是球隊勝負的賠率。如果放到星座占卜裡,這個機率就是我們認知的“令人厭惡的、嚴於律人的處女座”(呃,我就是處女座。。。。)

承認了機率之後,我們才會認知到“演算法不是萬能的,BadCase是永遠存在”,才不會說出“如果演算法推的準,就不會有BadCase,使用者就會非常滿意”這類表述。告別試圖全知全能的妄念,轉而去思考更好的與演算法協作。

02 從規則到深度學習

規則是最簡單的策略實現,在實際的業務場景裡,產品經理最容易給出的判斷就是規則:”如果使用者滿足了條件A,就會觸發動作B“。

如果使用者收藏了產品,就給使用者進行推薦;如果使用者下單未支付,就給使用者發簡訊 or 優惠券……諸如此類,都是最為典型的場景,IF-THEN 語句屢試不爽。

這些規則,就是最簡單的策略實現。

我們透過一條線性的規則,將使用者在特定場景下區分為兩類:

一類人符合我們的條件,被歸類為應該激發後續動作的A;

另一類人不符合我們的條件,被歸類為不需要觸發後續動作的B。

一如下圖中的分類問題,那條藍色的線,就是產品經理制定的最簡單的規則:

然而,凡事總有例外,對於線性的規則尤甚。

在上面的圖中,我們的線性規則,就沒有完全的將藍圈和紅叉分開

在日常場景中,淘寶上最為人詬病的,就是使用者收藏 && 購買了產品之後,還在連續不斷的推薦同款產品。

為了修正這種問題,直觀的想法就是進一步疊加和細化規則,即“打補丁”

比如,如果使用者收藏

且未購買

產品後,在推薦中給使用者推薦同款產品;進一步,如果 使用者

在一定時間段內

收藏 且

未購買

某產品,在推薦中給使用者推薦同款產品。

當我們需要基於多個因素進行判斷之後,整個決策過程就變成了:

(1)使用者有沒有收藏產品,如果有,繼續

1)使用者有沒有購買產品

①如果沒有購買

使用者收藏產品的時間有沒有超過一個閾值,如果沒有,繼續

結果動作1:給使用者推薦同款產品

②如果有購買

使用者購買產品的時間有沒有超過一個閾值,如果沒有,繼續

結果動作2:給使用者推薦關聯產品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選取了:收藏、購買、收藏or購買行為的時間 作為判斷依據,以決定最後給使用者推薦同款產品 or 關聯產品(如 奶粉 VS 紙尿褲)。

這僅僅是一個規則,當我們面對更多使用者、更復雜場景的時候,就會不斷新增更多的規則。規則集合,就這樣一步一步變得複雜而冗餘。

當年,百度鳳巢的專家系統,錄入有上萬條左右專家規則,有一個將近50人的團隊維護這些規則。人力終有竟時,當面對這樣一個龐然大物時,專家也無法再往裡新增規則了,人的分析能力達到了極限,這也是需要引入機器學習這個機器大腦的原因所在。

比較簡單的模型,如決策樹。

類似我們上面描述的決策過程,選取了收藏、購買、收藏or購買行為的時間作為決策節點

在實際的應用中,可能還會引入更多的因素,如性別、年齡、城市、過往消費力等等。那這些決策節點的權重有高有低、在判斷過程中有先有後,就形成了一棵樸素的決策樹。

以選擇西瓜為例,一棵可能的決策樹如下所示:

當然,這個決策樹也只保證在過往的訓練資料 和 測試資料上表現較好,也依然會存在誤判的情況。

更為複雜的模型,如神經網路。

如果說上述決策樹的示意圖我們還能夠比較容易的看懂,那麼,當你開始研究當下大行其道的神經網路的時候,就會發現:在神經網路中,節點和節點之間的關係更為錯綜複雜,近乎到了人力無法解釋的地步。

就像愛情,只是一種感覺,說不清也道不明。

請不要為難演算法工程師,他沒有辦法給你解釋,為什麼輸入狗的圖片會輸出鴕鳥的判斷。

他只能非常負責任的告訴你:“

在我們的訓練資料集合上,這個模型的確更貼近訓練目標的。

從單一規則 到 複合規則;從符合規則到決策樹管理更多的規則;再到乾脆放棄規則判斷,引入深度學習——讓演算法自己去學習吧,我不管了。

如上過程,也能夠讓身為產品經理的我們,更好的瞭解機率二字,請不要再為難研發,說什麼“明明一看,就知道該做出選擇A啊,為什麼演算法會選擇B呢?“

明明看的懂,但是演算法不是明明~

03 如何與演算法協作?

在建立起

機率的認知

,明確

演算法不是萬能的

一定會出錯

的情況下,我們似乎可以更加心平氣和的思考:自己如何與演算法協作,才有可能帶來業務上的收益。

我個人的觀點是:明確場景、定義目標、輸入資料、評估結果。

1. 明確場景

這是產品經理最該琢磨的事情。使用者 X 時空,一定能夠出現各種各樣的子場景。這也幫助我們將一個宏大的命題拆分為具體的、獨立的子問題,逐個擊破。

比如,在冷啟動探索、低活躍度召回、高活躍度維繫的不同場景下,使用者的期待是什麼?我們能否滿足,如果不能滿足,有無折衷的解決方案?

同樣的推薦內容,在推薦、搜尋、篩選等不同應用場景下,應該呈現出的差異是什麼?

2. 定義目標與輸入資料

回顧這句話”

在我們的訓練資料集合上,這個模型的確更貼近訓練目標的。

當我們將演算法應用於具體場景時,實際上就是在

設定更有針對性的目標,完善相應的輸入資料

,從而使得演算法能夠更好的擬合我們的目標值。

以訂閱製為例,可以將使用者劃分為兩類:對於未付費的會員使用者,我們的關注點是如何用更有吸引力的商品、更低門檻的價格吸引他嘗試;而對於已付費的會員使用者,我們的關注點則變成了如何讓他更多的消費,從而讓他覺得值、持續續費。

那麼,在演算法目標上,未付費的使用者更適合設定轉化目標,而已付費使用者則更偏向時長目標。

對應的,我們也需要提供充分的資料,如不同使用者付費前、付費後的內容消費行為資料、不同內容對於付費轉化的貢獻等等資料,供演算法進行學習和判斷。

3. 評估結果

演算法的學習是基於訓練資料的,是否真的好,還需要上線見真章。

所以,產品經理對於結果可以更加開放,不要試圖證明自己是對的,而是用平常心接受AB實驗的結果。

在一次又一次的產品迭代中,積累產品Sense,從而能夠做出更準確的預估:某一個產品決策是有更大的機率會做出收益的。

這個角度想,我們在用產品方案一次次的訓練演算法的時候,未嘗不是一次次對於自己的訓練呢?

策略產品的進步,無他,唯手熟爾。

本文由 @YanZehua 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