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7600年前的小米,長什麼樣?

關於小米的起源,歷來都有一東一西兩種起源地之說。

時至今日,經過植物考古和基因考古雙重證明,我們終於可以說:小米起源於中國北方。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主任趙志軍介紹,在距今約8000年的興隆窪文化時代,小米已經成為當地人日常食用的穀物。考古專家在內蒙古興隆溝遺址出土了1400多粒炭化植物種子,其中包含小米種子。經過鑑定,這些小米距今7670—7610年。

那麼,7600年前的小米長什麼樣子?和現在種植的有哪些區別?小米對古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今天,小五君帶你去了解。

西遼河流域發現

7600年前小米

考古學意義上的小米,包括粟和黍,即穀子和糜子(去皮後稱黃米)。“相對稻作農業的起源研究,以種植粟和黍兩種小米為代表的北方旱作農業的起源研究比較薄弱。一是因為粟和黍屬於小雜糧,在糧食生產與消費中所佔比例極小;二是因為缺乏考古出土的早期小米遺存。”趙志軍說,“21世紀以來,由於‘浮選法’的普遍使用,我國出土了大量的早期小米遺存,為探討小米起源提供了實物依據。”

由於炭化物質比一般土壤顆粒輕,密度略小於水,因此考古專家將灰坑、房址等部位採集的土樣放入水中,使炭化的植物顆粒浮出水面。透過這種“浮選法”,考古專家在地處努魯爾虎山北麓、科爾沁沙地南緣的興隆溝遺址,浮選出了1400多粒炭化植物種子。

內蒙古敖漢興隆溝遺址

興隆溝遺址浮選出土炭化黍粒

興隆溝遺址是目前我國全面發掘並儲存最完整、年代最早的8000年前原始村落,被考古界譽為“中華遠古第一村”。

趙志軍將該遺址出土的四份炭化小米樣品分別送至中國的北京大學、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和日本的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進行加速器質譜(AMS)測年,“結果幾乎完全一致,四個資料的平均值是6800±35 14C BP,校正年代為距今7670—7610年。”

“這是目前歐亞大陸上所發現的具有直接測年資料的最早的小米遺存,比歐洲地區發現的種植穀子早2700年。”趙志軍說,“這表明,在距今8000年前後的興隆窪文化時代,小米已經成為當地人日常食用的穀物。

據趙志軍介紹,常見的黍屬植物的種子一般為長扁形、腹部扁平、背部微隆,長度在1毫米左右。現代黍的穀粒為圓球狀,直徑在2毫米左右。興隆溝遺址第一地點出土的炭化黍粒呈長圓形,粒長和寬的平均值分別是1。6毫米和1。2毫米。由此不難看出,興隆溝遺址出土黍粒的形態特徵和尺寸大小明顯有別於野生的黍屬植物種子,與現代黍的穀粒也不同。“根據現代樣品的對比和分析,我們推測粟和黍這兩種小米在這個時期正處於從野生向栽培的馴化過程中。”

史前時期小米已傳播到歐洲和印度

英國劍橋大學教授馬丁?瓊斯多年致力於世界農耕文明研究。2003年,興隆溝遺址發掘剛剛結束,他便帶領團隊來到中國。如今,10餘年過去了,馬丁?瓊斯教授與趙志軍以及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劉歆益合作的“黍和粟的起源與傳播”課題,曾榮獲上海世界考古論壇考古研究成果獎。

“透過實驗室培育、同位素研究、考古資料對比的三位一體研究方法,已經獲得了非常有力的證據,可以證明無論在日本還是歐洲,當地的小米都來自中國北部,歐洲的原始品種均是在興隆溝出土的炭化小米,並在其所屬年代的2000年之後從中國傳播過去的。”在內蒙古敖漢召開的世界小米大會上,馬丁?瓊斯說。

“經過最新技術檢測,考古界最終確認歐洲遺址點出土的早期小米年份多在距今3500年至4000年之間。”趙志軍告訴記者,最權威的檢測結果顯示:黍和粟這兩種小米都起源於中國北部,後向外傳播。

小米雖小但應對極端氣候或更有優勢

綜合多年研究成果,趙志軍這樣描繪小米的“成長路線圖”:距今1萬年以前,在中國北方地區的一些山前谷地中,尚處在半定居狀態的採集狩獵小群體開始耕種粟和黍這兩種小米,這預示著農業的出現;距今8000年前後,以種植黍和粟兩種小米為特點的旱作農業開始普遍出現在中國北方地區,但當時的生業形態在總體上仍然是以採集狩獵為主;進入6500年前後的仰韶文化早期,北方旱作農業發展速度加快,已經取代了採集狩獵而成為仰韶文化分佈範圍內的經濟主體;距今4000年前後,西來的小麥取代小米,逐步成為北方旱作農業的主體農作物。

“栽培作物的出現是環境、植物和人三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紅山文化區域之所以會出現最早的小米,首先和這一區域的環境密不可分。”趙志軍說,“西遼河上游地區的地貌環境多樣,有山地、河谷、草原、荒漠以及黃土丘陵等一系列截然不同的地貌景觀,並且此地區還處在暖溫帶半溼潤氣候向中溫帶半乾旱氣候的過渡帶上,因此當地的農業區以旱地為主。另外,由於受科爾沁沙地的影響,西遼河上游地區生態環境脆弱且多變,這樣的環境只有生命力特別頑強的植物才能生長。”

“粟和黍雖然屬於小雜糧,在糧食中所佔比例較小,但因其耐旱、耐貧瘠,生長期短,對土壤的肥力要求很低,在未來應對極端氣候時或許更有優勢。”趙志軍說。

本文原載於光明日報1月12日5版

《粟黍“故鄉”在中國》記者畢玉才劉勇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