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98958步背後的新世界紀錄

中安線上、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從2006開始,我們經過了98,958次的放電,也就是說我們已經邁出了堅實的98,958步,但是對核聚變能源來說,這僅僅是一小步。”

升級改造後的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

5月28日凌晨2:59,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 (東方超環)控制大廳裡傳來捷報,正在開展的第16輪EAST裝置物理實驗實現了可重複的1。2億度101秒等離子體執行和1。6億度20秒等離子體執行,再次創造託卡馬克實驗裝置執行新的世界紀錄。

那一刻,EAST裝置實驗執行總負責人、等離子體所託卡馬克物理研究室主任龔先祖表面平靜,內心卻激動萬分。

EAST控制大廳螢幕畫面

“歷經10個多月的升級改造,我們在物理實驗中攻克了穩態高功率加熱、完全非感應的高電流驅動、高精度等離子體實時控制、高熱負荷等離子體與壁材料相互作用等系列技術難題。”龔先祖說,相對於去年EAST裝置物理實驗實現的1億度20秒的世界紀錄,這次1。2億度101秒等離子體執行的實現,將原紀錄提高了5倍。

“新紀錄的取得,意味著EAST的效能得到極大提升,也標誌著我國在穩態高參數磁約束聚變研究領域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同時,進一步證明核聚變能源的可行性,也為邁向商用奠定物理和工程基礎。”龔先祖說。

核聚變能具有資源豐富、無碳排放和清潔安全等突出優點,是人類未來理想的清潔能源之一。實現核聚變發電的兩大難點是如何實現上億度點火和等離子體穩定長時間約束控制,同時實現上億度等離子體長時間維持尤為困難,這需要將上億度等離子體與零下269度超導磁體、高熱負荷等離子體與壁材料相互作用、動態精密控制等多項極端條件同時高度整合和有機結合,難度非常大。

“儘管我們將這個裝置稱之為‘人造小太陽’,但是目前來說它僅僅還是一個實驗裝置。如何能夠讓上億束等離子體維持到百秒量級或者是千秒量級,滿足未來核聚變的要求,仍然面臨著許多挑戰。”龔先祖介紹,從2006年9月26日開始,全超導托克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經過了98,958次的放電,但對核聚變能源來說這僅僅是一小步。

回顧過去,一路充滿艱苦奮鬥和自主創新,但把“人造太陽”從夢想變為現實的目標卻始終引領著科研者不斷向前。EAST裝置實驗執行負責人、等離子體所託卡馬克物理研究室副主任錢金平表示,“實際上,1。2億度101秒只是我們本輪實驗的第一個目標,我們在向更高參數水平邁進,最終目標是實現清潔可控的核聚變能源,讓真正的‘人造太陽’在中國誕生。”(記者 徐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