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春秋戰國的四大天文學家,他們的成就都有哪些

在齊,甘公;楚,唐昧;趙,尹皋;魏,石申——《史記》。

人總是對天文地理十分感興趣,現今探索外太空,古時研究星辰,並將日月星辰跟神話結合起來。

中國古天文學劃分星區的方法也是別具一格,不同於西方的黃道十二宮,古人將星空一千四百六十四顆星分為“二百八十三官”,這其中又包含了“三垣”、“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星官就是現在人們常常說的:“朱雀”、“玄武”、“青龍”、“白虎”,每一種靈獸坐鎮一方,分別管理著七宿,合二十八宿。

古人將星宿研究的如此透徹,也是因為星宿跟一個國家的運勢息息相關,這種說法在現代看來有些荒誕,可古人們無法窺探到星辰的真實面貌,他們也只能根據自己的想法去推測。

而最早的星官就是:甘公、唐昧、尹皋、石申。

在這四個人當中,又以甘公、石申的成就最高。

甘公名為甘德,戰國時齊國人,也說是魯人、楚人,不過他的天文學成就是在齊國完成的,因此就以齊國人之說為準。

甘德觀測星辰全靠一雙眼睛,根本就沒有出先進的輔助工具,每記住一顆星辰都要編寫下來,以免忘記,甘德劃分出了天恆星區,也就是283星官系統,他的二十八宿之說,也是一直為後世所沿用。

不僅如此,甘德發現了火星、金星的逆行現象,根據不同的運動形態,分別歸為:“去而復還為勾”,“再勾為巳”,也就是說逆時針時,呈現一個“勾”字形,順時針則為“巳”字形。

外太空的星辰距離地球十分遙遠,雖然抬頭一看就能看到行星,可它們的大小又相差無幾,若沒有常年累月的觀察,很難辨別星辰之間的區別,更加別說發現金星、火星之間的順、逆執行。

依據《唐開元佔經》引錄甘德論一句話:“若有小赤星附於其側”,有一部分天文學家認為甘德在觀測木星的時候發現了木星最亮的一顆衛星——木衛三。

甘德在天文學有著重大的成就,他的影響力甚至讓他成為的甘氏占星流派的創始人。

與甘德齊名的天文學家是石申。

石申是魏國天文學家,石申跟甘德一樣,他經過長期的測繪,測出了恆星138座,共810顆,同時也推算出了金星、木星出沒動態,以及十九年七閏、七十六年季節一迴圈的法則。

《史記·天官書》:故甘、石歷五星法,唯獨熒惑反逆行。

《漢書·天文志》同樣也記載:古歷五星之推,亡逆行者。至甘氏、石氏經,以熒惑、太白為有逆行。

後世的天文學家將石申、甘德兩人的發現整合到了一起,編寫出了《甘石星經》,這也是中國最早的天文書,但年代實在是太過於久遠,大部分的內容都已經失傳,僅有部分文字被《唐開元佔經》等典籍引用。

古書中的天文學家有不少,夏商之時有“昆吾”和“巫咸”,西周時期也有史佚、萇弘,步入春秋戰國時期,諸國都有自己的天文學家,魯有梓慎,晉有卜偃,鄭有擺灶,這些人在天文學上都有一定的成就,不過影響最大的,最具代表性還是這四位,這四位當中又以甘德、石申流派為準。

另外兩位唐昧、尹皋雖然在天文學上的成就不如前兩位,但他們也是相秦僅有的幾位天文學家。

唐昧不僅僅是一位天文學家,更是楚國的一位將領,周赧王十四年(前301年),齊、魏、韓三國聯兵,攻伐楚國方城,楚懷王就派唐昧帶兵迎敵,兩軍相持了六個月,唐昧也在這一戰當中戰死。

唐昧的歷史記載不多,而尹皋的歷史記載就更加的少了,它僅僅只在後世的史書當中出現過幾次,被提為之趙國天文學家,長期在邯鄲從事天文學研究,不過他編寫的天文學方面的著作飢皆失傳。

由於可查閱的資料有限,司馬遷將影響最大的幾個人編寫進了《史記》,也就是這四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