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考古發掘中,古人精心設計留下的墓穴機關,還能否發生作用?

近年來盜墓小說火了起來,根據小說改編的網劇和電影也是大受好評。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卸嶺力士,搬山道士這些“專業名詞”也為人所熟知。

小說和影視劇中,墓主人所設下的巧妙而又狠毒的機關在現實中是否存在呢?

而在我國這些年來的考古發掘中,有沒有碰到過墓中機關,是否有相關人員因此受傷呢?

盜墓絕對是一件缺德的事情,挖人祖墳盜其財寶,打擾已故先人安息。說起盜墓的起源現已不可考據,但這無疑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職業之一。

因為古代皇帝擔心自己死後墓中無數金銀財寶遭人惦記,屍體被人打擾,因此對自己陵墓的保護工作,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後來厚葬習俗廣為傳開,隨之人們對自己墓葬的保護意識也逐漸提高,特別是達官貴人這類有錢有勢的人。

那麼古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墓葬都設立了哪些機關呢?

一,三合土。

宋、明以來,民間出現了一種以“三合土”整個澆築墓穴的方法,使墓穴被一層又一層的石灰糯米漿、三合土等緊密包裹,增強了墓葬的密封和防盜效能,這種方法在普通官僚士大夫階層尤其流行。

盜墓者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鑿穿好幾層發現仍舊離墓室遙遙無期,再也無力堅持下去,只好悻悻而去。

而考古工作者對這類墓進行發掘時,普通的鋼釺打禿了好多根,還是無法進入墓穴,最後是動用了鑽井機械才發掘成功。

這種機關沒有殺傷力,只起到保護墓葬作用。

二,弩弓。

盜墓影視劇中總會有弩箭機關殺掉一批炮灰盜墓者。而弩出現於春秋時期,能控制射擊的弩機已是比較靈巧的機械裝置。

在司馬遷撰寫的《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

“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傳詣七十餘萬人,穿三皋,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

聽起來似乎很先進厲害,但是實際上由於墓葬的防盜弩機是木質、骨質或者鐵質,經過長時間的氧化作用,就會因腐朽而失去作用。

三,連環翻板。

鑑於弩弓法有它的侷限性,歷代的工匠們在此基礎上,又發明了連環翻板等機關。

這種方法就是在墓道中挖掘深約3米以上的陷坑,而在坑中放置刀劍利器。坑上層平覆數塊木板,木板中間有軸,下綴一小型相同重量的物體,整個機關呈天平秤狀,板上有掩蓋物。若盜墓者踏上木板,板的一端隨之下陷,人必掉到坑內的刀錐之上,受萬劍穿心之苦。

這種方法的確有可能還會對今世的盜墓賊有一些殺傷力,但是現代考古可不是像盜墓一般,都是慢慢的將墓葬一層一層的剝開,這種機關在考古人員面前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

四,流沙墓。

流沙墓可以稱得上最為盜墓賊頭疼的墓冢型別之一了,主要是利用沙子的流動性,透過對挖掘的陵墓進行流沙封存,只要墓室被開啟,沙子馬上湧入,讓人無處可逃。

這種防禦方法就是以柔克剛,同時在考古發掘工作中,流沙墓也是考古工作者最頭疼的一種墓葬。

但是隻要不貿然進入,仍然不會對考古人員造成威脅。

上述如此多種類的防盜機關,對考古工作者來說,這些機關根本就傷不到人,而史籍中,也只有《史記》記載秦始皇陵內藏有弩箭,而其他帝王陵墓的史料,幾乎都沒有出現機關等陷阱的記載。

但是這並不代表發掘現場就沒有危險。考古最害怕的是塌方,因為很多工地都在地下深處。此外就是文物的安全,要時刻防止發掘過程中有二次破壞,因此現在考古工地的安全是重中之重。

可能很多人聽起來無趣,但是,在現代的考古發掘工作過程中,的的確確沒有發生過因古人留下的機關而致死致傷的情況,除非你相信古埃及法老神秘詛咒致命細菌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