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稷山有個圪塔廟,為啥尊稱崑崙山,五十年間攝影師只登過三次!

記憶中,出稷山縣城,西北方向有兩座土丘圪塔,大一點叫大圪塔,小一點叫二圪塔。大圪塔,當地老百姓喜歡稱它“圪塔廟”,還有一個大氣磅礴的名字尊稱“崑崙山”。

傳說,隋唐時,王母娘娘為傳道,啟駕祥雲,遊歷全國。一日,來到稷山地界,見大圪塔一地瑞氣升騰,便在此定居傳道。王母化祥雲甘霖,治病解危,送子添丁,賜福呈祥。大崑崙山是西王母的化身,王母娘娘駕臨大圪塔,大圪塔因此成名崑崙山!

五十年前,第一次上圪塔嶺的情形如今歷歷在目。大約是在城關西校讀四年級的那一年,有過一堂軍體課,名曰防修反修大拉練,目的地是圪塔嶺下一片沙場,任務是每個學生娃用書包背一袋沙子返回學校,注入操場上兩個新挖的跳遠池。又累又餓,所以印象深刻。故天將降大任於紅小兵(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也許,不是也許。

千禧年,土圪塔舊貌換新顏,縣城有了民樂園。城市化程序作用下,縣城像攤煎餅似的四溢瘋漲,地盤拉大框架擴張,圪塔嶺一攬入局。城西,一下子有山有水有了綠地,縣城有了園林,市民休閒有了去處,老百姓口口相傳有個好地方:民樂園,為政以民為本,名字不賴!

十年前,在外工作的老寧攝影因一次公務活動回鄉,飯後受邀以遊客身份去過一趟民樂園,施政者總是喜歡展示好看的一面,民樂園是件看得見為民辦的實事。那個晚上夜燈華麗,崑崙岡上居然有那麼多跳舞的人,跳舞者的精氣神十足飽滿,勁頭比崑崙山岡更高大,縣長民樂園與民共舞也是當年小城佳話。

本土詩人有《昆倉山》詩云:“昔日疙瘩廟/風起塵土飄/草黃半尺高/幾隻瘦羊跑。今日崑崙山/翠綠水潺潺/冬去春來到/夜晚人如潮。”

辛丑年,夏至時,再次相遇崑崙岡。這次,走的很近,觸控的更真實,用朋友的話,這回真歇下來了,能在八旬雙親跟前多待些日子了。於是,頻繁進出於崑崙岡對面的那個康寧小院,倚窗而立,開門見山,抬頭對望,看到的全是圪塔廟的樣子,從早到晚滿眼是繞著圪塔嶺在健身步道上的行人。

據說崑崙岡很有人氣顏值,因毗鄰縣城、風雅獨當、香火旺盛,一年四季,人流不絕。每年的三月十五廟會,更是盛況空前。這一天,山下是車水馬龍,山上是人海潮湧,還有七村八社的鑼鼓、花鼓、高蹺、高抬,耍獅子、跑旱船等等,大張旗鼓,浩浩蕩蕩,熱鬧非凡。

又據說,清朝咸豐年間,山上曾經有十六間的四合院學府,取名崑崙書院,在院外砌造有一座寓意奮發向上、鴻志凌雲的文峰塔,可惜都毀滅於戰亂浩劫。試想,這等文脈遺存如能有心恢復,稷山教育勃興鼎盛可期!

老寧攝影 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