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八年安史之亂的摧殘後,唐朝憑什麼能再撐150年?

導讀:八年安史之亂的摧殘後,唐朝憑什麼能再撐150年?

如果你不知道安史之亂對唐朝統治帶來的衝擊究竟有多大,那麼歷史來告訴你。詩聖杜甫有一首詩就是專門來描寫安史之亂後中原地區黎民百姓,四周環境的真實寫照。

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裡百餘家,世亂各東西。

公元755年的時候,唐玄宗已經做了皇帝十四年,而那一年的12月16日,安祿山正式起兵準備推翻唐朝統治,自立門戶。安祿山在當時同時身兼范陽、平盧和河東三方節度使官職,當時的安祿山手中十五萬兵士,但可惜起義還是被鎮壓了,鎮壓過程中有一個小插曲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馬嵬坡楊貴妃之死。雖然安祿山身死,可是唐朝的叛亂並未結束,安祿山的部將史思明繼承了他,又接著起兵反叛唐朝。都說罪惡是滋生權利的溫床,反叛一旦開始,倘若不爭個魚死網破,哪有那麼容易罷手。秉著持久征戰的思想,這場安史之亂被雙方硬生生拉扯到八年之長。八年的戰亂,民眾最是飽受摧殘。房屋倒塌,民田殘毀,人煙斷絕,千里蕭條,民不聊生。而這個時候的唐朝,幾乎快被安史之亂給拖死。大家也都知道,自此一戰,唐朝往日的繁榮富裕都成了過往,唐朝也進入由盛轉衰的過程。

可是唐朝偏偏硬是撐到了907年,撐到了朱溫篡權,足足撐了150年才正式宣告覆滅。其中定是有非常重要的原因。

古代最重要的政治制度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這種制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侷限,但毋庸置疑它的確有助於穩固國家的統治。安史之亂從本質上講,不屬於外部少數民族入侵中原那般,也不屬於農民起義一類,而是統治階級內部的權利爭鬥。不管是安祿山還是史思明都屬於內部集團的一員,就如同後來康熙王朝時的九子奪嫡,只不過九子奪嫡是有血緣關係的明爭暗鬥,而安史之亂要透過戰爭的力量,再打著憂國憂民和奉密詔來討伐楊國忠的旗號逼迫君王讓位。所以說到底這種爭鬥並沒有動搖根本的君主專制制度,換言之也就是沒有動搖唐朝政權的合法性。唐朝政權的延續統治,加之歷代君王多有才能,如唐太宗、唐德宗、唐順宗、唐憲宗、唐武宗、唐宣宗等人充分吸收安史之亂的教訓,勵精圖治,關注恢復民生,排程得當,才使得整個國家安穩下來。

此外,唐朝能堅持這麼久也多虧經濟的支援。糧食和經費在戰爭中有多重要想必不用多說。安史之亂爆發後僅一年長安便被攻陷,巧了,唐玄宗帶著楊貴妃逃跑的方向正是西南四川方向。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具有天府之國譽名的四川有山險為御,有糧食做補充,加之幅員遼闊、繁華富庶的江南平原源源不斷地補充著軍隊,皇帝才有足夠的精力同敵軍對抗。後來安撫與恢復民生也更是離不開這兩處的支援。

即使苦撐150年也逃不過覆滅的命運,但是唐朝的確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貞觀之治,讓當時的人甚至後人看到了唐朝最繁盛的時期,君王有道,百姓同樂,這幾乎是此後朝代想仿效卻不成的模範。

作者:榆關(ps: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或是在下方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