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文史資料今天該如何編輯!

5月6日,行腳成都刊發了《讓人失望的<少城文史資料·人物篇>》一文,讓人讀了意猶未盡。

曾經各個地方編輯的“文史資料選輯”作為“信史”而存在,且有一定的編輯選擇,並不是把一些文字彙總在一起,就是一冊“文史資料”了。這是因為編者有對歷史負責的態度。

那麼,今天的作者回顧幾十年前的舊事,大多已經不是親歷者了,即便是聽說來的資訊內容,可能也是“二手資料”。在這種情況下,要求作者在寫作時應具有“三親”,似乎已經很難達到。但這不妨從相關史料和口述入手,選取一些可信的內容進行書寫。

無疑,“文史資料”不等於文學創作。不僅如此,即便是合理的想象,也是極其有限的,畢竟“文史資料”不是玄龍門陣,而是依據事實再創造。

這讓我想起前幾年流行的《炎黃春秋》雜誌,曾風靡一時,就是作者有認真創作的態度。後來這本雜誌改版之後,已經是江河日下,難以看到讓人信服的文章了。

說到底,今天的“文史資料”面臨的問題眾多,並不是簡單的創作或編輯的話題,而是涉及到透過“文史資料”留下怎樣的記錄問題了。

目前,成都的多個區縣也在編輯“文史資料”,有的做得精彩,當然這背後的原因有多種可能,但我想,倘若編者多一點負責任的態度,做一本不太難看的“文史資料”,應該不是有太大的難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