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古代長城防禦匈奴為什麼不是最好的方法除了防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長城,這個名字作為每個中國人都不會陌生,這個誕生於古代的偉大軍事工程今天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圖騰,蜿蜒盤旋在中國北方的崇山峻嶺之間。

從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所建長城來看,除了春秋戰國時期楚、齊、魏、中山等各列國之間所建長城是用於防範鄰國之外,那個時候的秦、趙、燕國建設的長城已經用於防範北方草原上的匈奴、胡等遊牧民族了。在那之後的時間裡,秦漢王朝建長城防禦匈奴,北朝時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建長城防禦柔然、突厥、契丹,隋長城防禦突厥、契丹、吐谷渾,明朝建長城防禦蒙古、女真。

戰國時各國所建長城簡圖

綜合了以上各朝代的長城,可能會發現,建設長城就是中原王朝用來防範來自於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威脅,所以在很多人的所知裡,在長城內外就是“中原對草原、農耕對遊牧”兩種形態。其實,在我國曆史上還有長城內外“遊牧對遊牧”的第三種情況。

這兩個勢力就是金朝與蒙古,兩者之間的長城就是金代為了防禦蒙古而建,也稱“界壕”,此外界壕還有壕塹、壕障、界牆等諸多稱呼。歷史上,由於金滅了遼,並且把宋朝打的落花流水,還把徽欽二帝擄走造成了“靖康之恥”,在隨後的時間裡,還隨時給南宋政權帶來著強大的軍事壓力,因此它給中原人帶來的就是“談金色變”。但是由於金佔領了中原的淮河以北之地,資訊隔絕,當時很少有人知道就在差不多徽欽二宗被擄走的稍往前不遠的時間裡,金朝已經開始“後院起火”,

金取代遼之後的形勢圖

金朝是由女真族建立的。開始女真是在遼的控制之下,遼代晚期政治腐敗、朝政混亂,女真倍受壓迫,在首領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起兵反遼。經歷了十年的伐遼之戰,女真族建立的金終於在公元1125年將遼滅掉。之前由遼控制的蒙古族自然也由金繼承管理。此時蒙古族經過不斷的發展已極有實力,雖然名義上受金朝控制,但已有不臣之心,不向金朝進貢,並且還有一些遊騎時不時的騷擾金朝控制的區域。後來還發展到金不能將蒙制服,兵敗議和,甚至允許蒙古自立的地步。

金朝的統治者素有大志,一直想南下消滅南宋和西夏,統一全國。但身後的蒙古族卻成為了心腹大患,為了解除後顧之憂,全心全力的攻略中原,下定決心在金、蒙的勢力交匯之地修建界壕,防禦蒙古族的襲擊。

金代修建界壕始末

金代界壕修築的最早記載是由遼安帝五世孫、平章事“婆盧火”在駐守泰州(位於今天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德順鄉洮兒河北岸)時所建。《金史·地理志》記載:“泰州婆盧火所浚界壕”,但這時的界壕僅僅是在重要隘口構築的一些邊堡、邊城,主要目的首先是方便軍隊、牧民生活,因此建設的位置選擇上就並不一定是需要防守的要地,不僅不利於邊防的守備,也沒有構成防禦體系,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到了金太宗天會年間,隨著金朝和北方的蒙古等諸部矛盾越來越大,為了防範這些部族,經常需要南兵北調,嚴重影響了金朝南侵大略。為此,到了金世宗大定五年(公元1165年)五月,開始正式將修建界壕作為國家重大的戰略設施進行修建:“詔泰州、臨潢(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南郊)接境,設邊堡七十,駐兵用萬”。

對界壕的修建情況及質量標準,金朝皇帝也是極為重視,派重臣時刻檢查監督,比如在大定二十一年(公元1181年)三月:“世宗以東北路招討司十九堡在泰州之境,及臨潢路舊設二十四堡障參差不齊,遣大理司直蒲察張泉媽等往視其處置”。在這一年四月,經檢查發現有的地段被沙雪所掩埋,不能再抵禦外敵,於是下令再“增築泰州、臨潢府等路邊堡及屋宇”。

金章宗明昌年間(1190—1195年),金朝因為章宗的“明昌之治” 女真社會完成了封建化,國力達到了頂峰,經濟發達、人口增長、府庫充實。但此時的蒙古族的勢力也是越來越強大,面對這一情況,金朝統治者決定完善、提升興建於大定年間的界壕,以進一步提高防禦能力。主要包括兩項內容:

一是增加界壕功能、提高防禦能力,比如大定年間的界壕“工役促使,雖有牆隍,無女牆副堤”,在大定時候修的界壕因為工期、人力等原因,只有牆和障礙,但沒有女牆和副堤(此兩項設施後文會提及),於是將界壕提升至了“沿徼築壘穿塹,……,營柵相望,烽堠相應,人得恣田牧,北邊遂寧”,經過提升,城牆、堡壘和塹壕相連,防守計程車兵營帳相鄰的堡壘之間互相都可以看到,烽火臺也能互相呼應,在城牆的保護下,人們才可以放心的進行耕作放牧,北方的邊防得到安寧。

衛星圖片上的金長城

第二是增加了界壕的長度,《金史·完顏襄傳》就記載了這麼一件事情:在朝堂上金朝君臣商議用步卒建設從臨潢左側到北京路(約今天內蒙古赤峰、河北承德和秦皇島、遼寧錦州一帶區域)的界壕,因為大家的意見不一,於是皇帝就問作為丞相的完顏襄,他回答說如果花100萬貫建設了這一段界壕,雖然花費巨大,但建成後卻可以使邊防鞏固,守衛計程車兵減半,每年卻可以節省300萬貫,還可以節約運輸費用,從哪看都是非常有利的。正是有了這樣的認識,臨潢左界到北京路的界壕順利完成,並且還帶動了其他地方的效仿,都開始建築界壕和堡壘。

金代界壕規模有多大?

金代的長城“界壕”有南、北兩條。

北長城(界壕)東起我國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呼倫貝爾盟根河南岸,向西至額爾古納河東岸,向南經滿洲里之北,在俄羅斯、蒙古國境內一段,經烏勒吉河與克魯倫河之間,直至肯特山東南麓,長約700公里。

南長城(界壕)在大興安嶺南麓,東起內蒙古莫力達瓦尼爾基鎮北約8公里的嫩江西岸,西止於今天內蒙古自治區武川縣附近的大青山,這條長城經歷了大定、明昌、承安、泰和四個時期才修建完成,並且是分三段修建的,雖然各段之間並不銜接,但相距不遠,仍可看作是一個整體。

金界壕各段示意圖

界壕的組成結構

界壕是由壕溝、主堤、副堤、關隘、壕堡以及邊堡、烽堠等組成的防禦工程體系。壕溝和主、副堤是防禦工程的主體,擔負防禦戰斗的主要任務。烽堠是瞭望報警設施。城堡和邊堡是防守士兵屯住的場所。

一段完整的界壕工程示意圖

壕溝和主牆(堤)。是界壕的主要部分,在主牆外有長方形深溝,主牆寬度為8—15米,高度6—8米,頂部平坦。主牆主要是黃土夯築,在山谷或者石頭多的地方,則用石塊包砌。壕溝寬10—60米,壕溝底部到壕主壁頂部高11—12米,相當於一般城牆的高度。壕溝是防止騎兵的主要障礙。主牆上構築有女牆、馬面、甕門等,馬面比主牆稍高,間隔60—150米,多設在險要地段。馬面上建有板屋,供守衛人員休息。

副堤(牆)位於於主牆和壕溝外的兩個馬面之間,與壕的主牆平行而築。副牆主要用於兩個方面,一是戰鬥,可提高主牆防禦力,它比主牆射擊更能向前延伸,使敵人不能接近主牆;二是可以防止風沙積雪淹沒壕溝。

壕堡是設定在主牆內側的方形城堡,堡牆周長約100米,高度與寬度與主牆相同,堡內有營房供守兵居住。壕堡的位置多在谷口或重要道路附近,堡與堡之間的距離不等,近的相距約3—7公里,遠的約7—11公里,鄰近壕堡可以確保互相支援和策應。

界壕,壕堡衛星圖片

邊堡,和壕堡一樣是用於戍守士兵居住,不過規模更大,因此在建設時就選擇在要害的地方,還要水草便利,才能滿足屯守大量士兵的需要。邊堡設在壕塹的內側,距離壕塹距離從幾米到上千米不等,每隔10公里設定一個邊堡,便於互相支援,互通情報,首尾相接。

壕堡、邊堡衛星圖

烽堠即烽火臺,也稱為烽燧,在金長城的主牆或者單線牆外建有烽燧臺,伸出牆外4—5米,高出牆頂,烽燧之間的距離從500米到2500米不等,多於河口、谷口、對著山崗和長城轉彎處建造,用於瞭望示警、左右相顧、傳遞資訊。

金界壕的優點

金代長城(界壕)的工程設施與我國曆史上其他朝代長城相比更加完備和適用:

1、壕牆並列,有利於阻擊敵軍;

2、壕塹之設除對敵可作一道防線外,還利於士兵隱蔽調動;

3、在長城牆上設馬面和烽燧,加強了長城自身的防禦作用;

4、沿牆密置堡壘,有利於就近駐防、互相支援;

5、掘壕築牆,省工省料,事半功倍。

界壕的缺點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金代長城的建設正因為採用的是掘壕築牆的方式,雖然省工省料了,但也為建築質量埋下了隱患。和秦、漢、明的長城主要選擇建造在山脊上不同,金界壕在建設之初是在平緩的草原地帶,後來大規模建設也多選擇的是山地的緩坡和平地,透過山樑也選擇的是較低的山坳,很容易造成界壕被風沙掩埋。

即便不是自然力量,就是蒙古的鐵騎在突擊時採用柴草和沙土就可填平一段界壕,使障礙不再成為障礙,起不到阻擋騎兵的作用。最終耗費大量國家財力、人力建設的防禦工程發揮不到應有的效果,國家在蒙古騎兵的強大攻勢下很快就土崩瓦解覆滅了,成為一個有著曇花一現輝煌時光的短命王朝。

現代的公路、鐵路穿過古老的界壕

雖然金代的界壕沒有完全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但金代這種系統化建設界壕的作法,在我國其他朝代並沒有被發現,也沒有被明長城所沿用,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創舉。金代界壕的遺蹟可查的已近五千公里,這還沒有把副線和壕塹工程包括在內,僅此就已經可以和秦、漢、明代的萬里長城相媲美,足可列入我國古代偉大的軍事工程,值得後人引以為豪。

您瞭解的情況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