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資料分析不落地?一個案例教會你

編輯導語:對於不少產品經理來說,掌握資料分析的核心能力並不在於瞭解豐富的模型和方法論,而是能敏銳的發現數據並且從中找出潛在規律。資料分析始終不能落地?這有一個案例,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你做的資料分析,一點都不落地!”

“除了寫數字,能不能有落地建議!”

“看了數,所以呢?要幹啥?”

這一類抱怨,經常在辦公室響起,讓做資料的同學很鬱悶。到底咋做算落地?今天透過一個例子,系統講解一下。

問題場景:某大型售後連鎖服務商,同時承接廠商、企業、個人的服務需求,由客服接需求以後生成工單,分配給自營的服務點或外包的服務商,上門完成服務。現在已定下,北極星指標是:實際完成工單件數,問:如何做進一步落地分析。

01 資料落地的常見錯誤

很多同學一看到問題,就說:老師,這題我會!工單=需求數*轉化率嗎,既然要提高完成工單件數,那要做的就是,把需求數和轉化率兩個指標:搞高!

所以資料落地的方式,就是:

一要多籤廠商客戶

二要多籤企業客戶

三要做大個人流量

四要提高客服效率

五要加強上門管理

六要提升師傅技能

你看,這建議多具體,多落地……

首先,這麼說確實沒錯,確實這些指標要搞高,確實這六條都是建議,問題是:這些都是正確的廢話,即使不做資料分析師,大家也“早就知道了”,那肯定要搞高呀,還能搞低不成。

從資料推導業務落地行動,核心是:

輕重緩急。

透過資料分析找到哪裡是重點,哪些是輔助,這才是資料計算的價值。如果不加計算,那人人都知道這也要加強,那也要加強。

1. 第一步:梳理業務流程

想落地第一步,就是

停止在資料層面:坐而論數,就數論數。

資料到底從哪個業務流程裡來,又受哪個流程影響,得先理清楚。業務層的梳理,一般

由粗到細

,剝洋蔥般層層深入。比如本案例中,雖然涉及業務的角色很多,但以客服收到線索為界限,可以劃分為:需求/供給量大部分。

如下圖:

目標是提高完成工單數量,第一級要做的輕重緩急判斷,就是:需求/供給是否匹配。

僅看單個月份/整體供需情況,可能有三個狀態:

第一級判斷,決定了後續落地方向:

需求≥供給,提升供給能力

需求=供給,持續觀察/降低供給成本

需求≤供給,發展客戶,擴大需求

這就是V1。0的落地建議。注意,真實建議不會給得這麼口語化,而是經過計算的:

這一步看起來簡單,其實也暗藏玄機:怎麼判斷到底哪頭大?

2. 第二步:樹立判斷標準

判斷標準,絕不是讓老闆拍個腦袋那麼簡單。需求≤供給相對容易觀察,比如售後師傅人均工單數少、平均工資低、人員流失多等等。

但需求≥供給,很有可能是沒有資料記錄的。比如個人客戶打電話進來,結果約不到師傅;企業客戶打電話進來,要排隊很久才能修理,但是因為籤的是年度合同,所以一時半會不會翻臉。

這些情況都使得評估供給能力存在困難,資料不真實情況。等企業客戶流失的時候才反應過來,已經太晚了。

因此,樹立標準最好單獨做分析。比如廠商/企業客戶,需要匹配合同簽約時服務條款(比如接單24小時內處理完畢);對個人客戶,需要看客戶發起需求後完成率,並且從完成率中,剔除客戶原因(詢價後嫌貴、上門找不到人、隨口問問等情況)才能算出來相對準確的數字。

這是

尋找判斷標準

的工作,建立標準工作後,還得跟各部門共識,才能達成一致認可。

這一步很重要,很多同學之所以難以落地,從第一步就是:

只有數字,沒有判斷

。或者判斷條件不嚴謹,導致後邊一深入,發現有很多業務上定義模糊,相互扯皮的地方。

這樣自然落不下去,如下圖:

3. 第三步:從短期到長期

注意:時間拖長,可能有季節性變化。比如特定裝置在夏季/冬季使用頻率高,更容易出故障。因此基於一個月份建立標準後,可以看一整年的情況,進一步鎖定問題。

比如整體情況是:需求≥供給,但是:

偶爾性(1、2個月)

經常性(連續發生大於3個月)

持續性(新上/臨近報廢)

季節性(特定季節發生)

對應的輕重緩急也是不同的,能引匯出的落地建議也不同,如下圖:

4. 第四步,找重點、抓重點

整體情況確定以後,再看區域性問題。比如在第一階段,鎖定了問題來自:供給端,就是供給不夠,那麼該怎麼進一步分析呢?

首先,業務有三條線,三條線誰是重點,要先區分出來。因為廠商/企業這種toB類客戶和toC類個人使用者,是根本兩個發展思路,不僅當前在工單總數中佔比不同,而且對未來發展重要性也不同,很有可能toB才是公司生命線。

在不同重要性影響下,即使當前資料相同,對未來發展的判斷也可能是不同的,要先做判斷,再往下細看,如下圖:

5. 第五步,從整體到區域性

其次,售後服務是分割槽域交付的,因此哪個區域特別嚴重,哪個區域例外,再分出來。這個相對容易理解,每個區域的客戶需求,門店/師傅配置都不同,很可能邊遠地區還是二次外包出去的,因此鎖定問題點,也有助於:

抓大放小

,先解決問題突出的地區。

這裡又有策略上差異:如果真看到某個地區需求特別旺盛,且都是外包在做,很有可能會選擇“更換掉外包,自己設一個服務點”而不是“該外包需保持業績發展趨勢”。在落地上,從來都

不是

哪個指標好了就保持,

也不是

哪個差了就改進的,很有可能有第三選擇。

6. 第六步,從區域性到細節

最後,售後服務是分2個環節執行的,到底是客服派單慢,還是售後執行差,再分出來。

這個分解最為複雜。因為客服派單派不出去,很有可能是因為該區域/該大客戶服務團隊的工作已經飽和了,或者是因為節假日等正常原因,或者是因為在等零件調貨等客觀原因,所以不拿到接到單以後的服務團隊/配套情況/節假情況等明細資料,很難說清楚到底是派單員的問題,還是服務的問題。

在考慮落地方案的時候,

越細節的問題,越放在後邊解決

。因為很有可能落到特別細的細節以後,你會發現根本沒有資料……手頭有啥資料就用啥,這也是分析的基本原則。

7. 第七步,從資料到管理

面對細節資料缺失,可以用管理手段配合資料建設。

比如要求客服在首次接單且售後無異常的情況下,接單30分鐘內完成分配,有異常就人工反饋標註。

還可以提前對各地區配件數庫存進行檢查,提前標註缺貨標籤,這樣分析的時候,能區分哪些因為等配件而延遲。還可以要求服務師傅上門前/服務完成後進行系統打卡登記,這樣統計師傅在崗情況,從而反推是否師傅已飽和。

注意,這些管理手段本身對業績也是有幫助的。可以提前發現配套問題,可以監控一線行為獎勵多勞多得,可以及時發現有增長潛力的地區。

所以,

用這些業務上利益點做誘餌,是可以推動管理手段落地的

,進而達到採集資料的目的,從而一舉兩得。如果沒有好的管理手段,很有可能資料都採集不上來,自然也無法落地。如果沒有業務上利益點,即使高層強力介入,強行把軟體推下去,業務不配合、亂填一通,資料還是一塌糊塗。

02 小結

想把資料落地,就是這樣一步步從粗到細,剔除各種異常,擊中要害,最後靠和管理手段結合落地。

而不是簡單地:

也更不是出一套“神威無敵大將軍模型”就能搞掂的。比如有的同學一看:誒呀!有客服派單!立馬條件反射般:我們效仿滴滴/美團,建立人工智慧派單模型。

那個,這是售後業務耶,機器的損壞率可不會像打車/外賣一樣天天持續,需求就那麼多。且上門還牽扯配件問題,哪裡能隨便亂套。所以想做的細,就得深入業務流程,耐著性子剝洋蔥。

#專欄作家#

接地氣的陳老師,微信公眾號:接地氣學堂,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諮詢顧問,在網際網路,金融,快消,零售,耐用,美容等15個行業有豐富資料相關經驗。

本文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