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這個國際排行榜,我們看了又憂又喜!

​(一)

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國際排行榜。

人工智慧專業機構AMiner,日前公佈了2022年度AI 2000人工智慧最具影響力榜單,並評出了全球十大網路研究機構,你知道都是誰嗎?

不用猜,猜了也不一定對,我告訴你答案:

谷歌、

LYNX、

麻省理工學院、

微軟、

卡耐基梅隆大學、

聖迭戈加州大學、

Forward Networks、

斯坦福大學、

密歇根大學、

阿里巴巴。

我不知道你看了有什麼感受,反正看完這個榜單,我的心情,又憂又喜。

先說憂。

憂的是,前九名,清一色是美國企業和大學。

‍谷歌、微軟是美國的公司,麻省理工、斯坦福、卡耐基梅隆等都是美國的大學。

這說明什麼?

充分顯現了美國超強的實力,尤其是科研領域的俯視世界實力。

要知道,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網際網路科技更是皇冠上的明珠。我們今天無法想象,一個網際網路不發達的國家,一個網路創新不積極的國家,怎麼參與國際競爭。

這不僅僅關乎國家,也影響到我們每個人。

在這個關鍵領域,美國全面領先,佔據了前十名的九名,我們必須冷靜,必須清醒。

當然,也有喜。

喜的是,中國也不是沒有機會,我們在前十強中,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那就是阿里巴巴。

這也是前十強中,唯一的非西方非美國機構。說句有點吹牛的話,至少在這個領域,中國是唯一一個還能和美國展開競爭的國家。

為什麼是阿里?

我不是專家,但從業務上看,世界三大雲計算服務商,亞馬遜、微軟,然後就是阿里,這或許與之有關。

更要看到,從2019年開始,阿里巴巴連續4年累計有16篇網路論文,入選網路通訊領域全球頂會SIGCOMM。而在2019年之前SIGCOMM近50年的歷史中,來自中國大陸的企業和高校,總共也僅有10餘篇論文入圍。

難得,這點尤其難得。

通常,我們想起網際網路公司,第一印象就是商業。但有些企業,我們更要看到他們在基礎研究領域的努力,特別是大量學術研究成果。

從這次排名看,過去10年,阿里釋出的論文已經超過了世界諸多鼎鼎大名的大學和科研機構,甚至在某些方面還有領先的技術代差,填補了國內研究機構的空白。

這也告訴人們,現在的科研創新,不僅僅靠大學,企業也是關鍵。

特別是科研與商業應用場景的結合,對於技術發展格外重要。阿里讓人刮目相看,應該就與其在雲計算領域的戰略佈局密切相關。

在萬物智聯的時代,無論是線上網路購物,還是數字中國建設,都離不開雲計算。

用專業人士的話說,要讓千行百業享受到無處不在的雲服務,首先需要一張網路,把數百萬臺伺服器及數十億部裝置高效靈活地連線起來,這張網就是虛擬的雲網絡,而云網路的執行依託於資料中心裡的基礎設施網路。

毫不誇張地說,誰在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網路領域具有技術領導力,誰就握住了算力、人工智慧及大資料技術的真正門票。

在基礎設施網路領域,長期以來,頭部玩家一直是西方公司及大學。如谷歌、微軟等雲計算巨頭,以及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等頂尖高校。

沒有云的藍天,毫無疑問是單調的。沒有云的網際網路,毋庸置疑是兇險的。

但很幸運,在今天的網際網路江湖,有一片雲,來自中國。

(二)

從某種程度上說,中國雲計算的歷史,也是阿里雲的歷史,更是中國自主研發技術的歷史。

今天的阿里雲飛天,能將遍佈全球的數百萬臺伺服器,連線成一臺超級計算機,單叢集可達1萬臺規模,10萬個程序達毫秒級響應,十億級檔案數,EB級別儲存空間。

目前“飛天”已遍佈全球了200多個國家,總使用者數達230多萬。

再看相關資料,有兩段話,是這樣說的:

在資料中心大規模部署 RDMA低延時網路技術實踐中,阿里雲網絡團隊提出了端網融合架構設計理念,在此基礎上自主研發了Solar-RDMA低延時網路協議及HPCC流控演算法,並透過自研網絡卡實現了協議硬體解除安裝,將網路擁塞延遲降低幾十倍至上百倍,目前已在AI大計算叢集內大規模應用,顯著降低機器學習等傳輸延遲。

在廣域網和無線網領域,2020年,阿里雲網絡團隊成功將NFC感應距離從20釐米提升到了 3 米,實現了“世界上通訊距離最遠的NFC系統 ”;2021年,阿里雲網絡團隊與淘寶推出多路徑QUIC協議“XLINK”,解決了“多路傳輸慢路徑阻塞”業界公認難題。

說實話,我也沒看懂。

但沒看懂沒關係,一個事實就是,

中國的雲計算,是真正的自主可控,在世界最尖端領域,中國企業佔據著一席之地。

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本不應該強調這些。但當下現實的嚴峻,迫使我們必須要有憂患意識,必須防止最糟糕的情況,必須將核心技術好好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樣的雲計算,對中國的網路安全和國家安全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

但這不是一條平坦的路。

在這10多年的自主研發過程中,經歷過失落、低谷、不被看好,但阿里雲最終堅持了下來,我們也就有了全球一流的雲計算公司。

在 2015、2016 年Sort Benchmark資料計算能力評測中,阿里雲飛天一舉重新整理了 6 項世界紀錄,並能處理2017年雙11期間破紀錄的每秒鐘32。5萬個訂單請求。

2018年1月,飛天獲得了2017年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特等獎,這是該獎項設立15年來首次頒發的特等獎。

正是有這樣紮紮實實的基礎,在隨後的國際創新競爭中,中國雲才有自己的獨特魅力和前景。

當然,

這種最尖端領域的創新,除了科學家的智慧,決策者的遠見,也需要大手筆的投入。

來自阿里巴巴的資料顯示,上一財年阿里巴巴的科技研發投入,達到了1200億元,研發投入相當於同期營業收入的14%,這一研發強度,已經超過了亞馬遜的12%。

這就是中國的企業,也讓人看到了中國的實力和潛力。

十年辛苦不尋常。十年才終於磨一劍。

(三)

最後,怎麼看?

還是粗淺三點吧。

第一,我們要清醒。

不管怎麼說,十大計算機網路研究機構,九個是美國大學和企業,而且佔據了前九名,可見美國超強的實力。我們不承認差距不行,我們洋洋得意更要不得。

怎麼辦?

那就必須認清形勢,紮紮實實苦練內功,然後努力趕超。

這個世界,每一步的邁出,需要每一滴汗水的付出。在科學上面,是沒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嶇小路上攀登不畏勞苦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

第二,我們還是要自信。

為什麼要自信?

畢竟,在這個排行榜中,我們還是展現了實力更看到了潛力,我們不是旁觀者,我們也有上榜的企業。

這說明什麼?

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今天的企業,不僅是技術的應用場,也可以成為原創理論和基礎科研的推進者。一個個企業的蓬勃發力,就是中國整體實力的提升。

不錯,目前美國是網際網路超級大國,但這個世界,僅次於美國的,不是歐盟,英國,不是日本,更不是俄羅斯,而是中國。

美國有亞馬遜、有谷歌、有臉譜、有優兔,有很多在全世界都有廣泛影響力的企業。但中國也有啊,中國有阿里、有騰訊、有百度、有美團、有滴滴、有拼多多……

更別提,在全球獨角獸領域,中國也是僅次於美國的存在。在全球900多個獨角獸企業中,美國佔了50%,不得不服;但中國也佔到了近20%,屈居第二。

所以,我們看到了阿里雲的厚積薄發。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湧現更多的阿里雲,將中國的科技推向新的高度。

行百里者半九十,有一點創新容易,難的是一直在創新。但不創新,在未來的競爭中,說得不客氣一點,真的是死路一條。

從這個國際排行榜,我們也可以看到,越是有創新力的企業,肯定是越佔據頂端的企業,也擁有更大發展潛力的企業。

我總覺得,中國人是最有創新基因的民族。過去2000多年,中國也應該是最具創新力的國家。只是到了近代,內外種種因素之下,中國落後了,我們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往事不堪回首。我們哀之更要鑑之。

所以,知恥近乎勇,不管是防患於未然,還是要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我們都必須以更明確的行動來鼓勵創新,鼓勵大學創新,鼓勵企業創新,不管是哪種市場主體,創新就是王道,同時,為創新者提供更寬容的環境,更優厚的待遇。

當然,我們也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創新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更要防止一些企業或個人,沒有金剛鑽,卻一定要攬那個瓷器活,弄虛作假,但真到關鍵時候,卻又掉了鏈子,誤人誤國也害人害己。

如此,未來的中國,必定是一個年輕的、充滿無限活力的、擁有無限可能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