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雍正年間圈禁過的十四位王爺,他們的地方都在哪裡?為什麼這麼說?

作為康熙年間“九子奪嫡”事件的後遺症,在四阿哥胤禛勝出成為雍正帝后,先後圈禁兄弟五人,加上他父皇圈禁的大阿哥胤褆、廢太子胤礽,共有七位皇家兄弟在雍正朝時失去自由。

康熙和雍正年間對皇族的“圈禁”地點,一般都選擇在其自己府邸或宗人府以及京城指定地點,只有九阿哥胤禟被圈禁在了保定直隸總督府衙。

那麼,現今這些曾圈禁過滿清皇家王爺的地方都還在不在、在哪裡?

說“圈禁”,就得先說說清代的“宗人府”。

人們在影視劇中常可看到,皇族成員一旦惹事犯錯,皇帝都是下旨將其送往宗人府嚴加管束。

宗人府這個機構,是朱元璋的明朝發明的,當時是為了管理龐大的朱家皇族宗室而設立。

清朝入關後,滿清皇族繼承了這個制度,也用宗人府專門來管理皇家宗室,管理的物件,當然是與清太祖努爾哈赤有血緣的嫡系後代。

清朝宗人府正式設置於順治九年,地點位於今天的北京東交民巷一帶。

明、清兩代,北京東交民巷為朝廷“五府六部”所在地,衙署、府第及祠廟較多。除了宗人府,還有吏、戶、禮、兵、工等部、鴻臚寺、欽天監和太醫院等,為朝廷對外國和對邊疆少數民族聯絡的活動中心。

宗人府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冊,當值官吏按時撰寫帝王族譜,記錄宗室子女嫡庶、名字、封號、世襲爵位、生死時間、婚嫁、安葬、諡號的事。

平時宗室成員有陳述請求,宗人府負責向皇帝呈報;還負責在宗室成員中選擇推薦賢才,記錄罪責過失、圈禁罪人及教育宗室不肖子弟等。

清代的皇族當中,有兩種稱呼。一是努爾哈赤以及他親兄弟的後代,叫“宗室”;另一個是努爾哈赤父親那一輩的兄弟旁支,叫“覺羅”。

清代需要圈禁的宗室大臣,一般會在宗人府管轄下建立的高牆空房圈禁。

被譽為勤政清廉鐵腕皇帝的雍正,搞權勢鬥爭還是比較有手腕的。他深知自己上位會有一些兄弟不服,尤其是“八爺黨”。

因此,收拾這夥政治對手,他略做了一些緩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即位伊始,雍正即下了兩道諭旨:

第一,封八阿哥胤禩為廉親王,總理朝中大事;第二,召十四阿哥胤禵回京奔喪,命貝子延信馳驛赴甘州掌撫遠大將軍印信,軍中一切事務交給川陝總督年羹堯辦理。

隨後,雍正帝以遵循舊制、派遣王公往赴軍前為名,將“八爺黨”的首席骨幹九阿哥胤禟派往青海前線督軍,讓其遠離京師,進而瓦解“八爺黨”的勢力。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已經基本坐穩皇位。為了鞏固皇權,他開始打壓“八爺黨”勢力。而且毫不手軟,可謂雷霆嚴酷。

(胤禩劇照)

雍正帝之所以對自己的兄弟如此無情,也是被逼無奈,事出有因。

因為八阿哥胤禩在雍正上位之後,多次策劃散佈胤禛繼位不正統的謠言,以致野史至今還在對雍正“篡改詔書”津津樂道。在電視劇中,還再現了八阿哥操縱的“鐵帽子王逼宮”一幕。

因此,雍正的反擊也自在情理之中了。

下面來說說被雍正圈禁的諸位阿哥的具體情況:

(1)雍正四年正月初五,廉親王八阿哥胤禩被削爵,由宗人府除名。

正月二十八,雍正又將胤禩之妻革去“福晉”,休回外家。二月初七,將胤禩圈禁於宗人府,圍築高牆,身邊僅留太監二人。

三月初四,命胤禩改名為帶有侮辱的“阿其那”。五月十七日,雍正召見諸王大臣,以長篇諭旨,歷數胤禩、胤禟、胤禵等罪。六月初一,雍正將胤禩、胤禟、胤禵之罪狀頒示朝野,議胤禩罪狀四十款,議胤禟罪狀二十八款,議胤禵罪狀十四款。

八阿哥圈禁在宗人府,猜測待遇很差,因為圈禁幾個月他就病倒了。隨著病情加重,最後吃不下飯。九月初八,胤禩因嘔病死於監所。圈禁時間才七個多月。

有史料說,關於八阿哥圈禁的地方,說是宗人府,也有是在“姜家房”,因為在《皇清通志綱要》中,記載八阿哥病逝於“姜家房”。因此認為“姜家房”才是圈禁八阿哥的地方。

而這個“姜家房”,是否就是宗人府內的一個地點,尚不得而知。在《清實錄》中並沒有記載八阿哥更換圈禁地,因此八阿哥應該一直圈禁在“姜家房”直到病死。

後來,八阿哥胤禩的府邸,有一部分劃給了雍和宮,他的廉親王府,現今位於北京臺基廠王府大街,臺基廠頭條。

(2)九阿哥胤禟,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受封固山貝子,封入正藍旗。他為人慷慨大方,重情重義,是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的鐵桿支持者,也最被雍正帝忌恨。

雍正三年初,雍正帝以胤禟在青海前線縱容下人,騷擾民間為由,命都統楚宗前往約束。胤禟得知楚宗抵達,未照接待欽差大臣之例,出迎請安。雍正帝對此怒不可遏。

(九阿哥劇照)

雍正四年正月,胤禟被革黃帶子,削除宗籍。三月被雍正改名為塞思黑,意為討厭之人。他的兒子們也被分別改名,所用之字皆為貶義。

這年四月,胤禟身縛三條鐵鎖,由楚宗等押解赴京。據稱,其一路“無改悔戒謹之意,談笑如常”。或因終得進京,仍心懷僥倖。

豈料中途又接到雍正聖旨,命其留住保定圈禁,五月十五日抵拘禁地。

當被押入保定直隸總督衙門四面加砌高牆,重兵把守的囚室時,胤禟這才震驚不已,一再要求時任直隸總督李紱及楚宗等人代其陳奏,均遭拒絕。

雍正帝特降旨李紱:“除下賤飲食”以轉擁送人外,“一切筆、墨、床、帳、書、字、便冰一塊,湯一盞”,亦不得給予。

時值酷暑,保定總督衙門的拘禁地牆高房小,九阿哥胤禟鐵鎖在身,酷熱難捱,時常昏迷,其家人用冷水噴漬,逾時方醒。

不久,跟隨他而來的4個家人被隔離關押,胤禟的處境更為不堪。雍正四年六月,諸王大臣議奏其罪狀28條,包括行止惡亂,希圖儲位,奪據各處貿易,貪得無厭等項。諭令頒示中外。

九阿哥胤禟在備受煎熬,徹底絕望中,度過人生最後時光,歷時三個半月,被折磨而死, 年僅43歲。

(直隸總督署衙門)

直隸總督署,又稱直隸總督部院,位於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裕華路,是目前國內儲存較完整的一所清代省級衙署。

直隸總督署大門以外,清代曾建有轅門、照壁、旗杆、樂亭鼓亭、一對石獅、東西班房,以及西轅門外專供每日報時及拜發奏摺之用的炮臺等附屬建築。給人以森嚴神秘、望而生畏的感覺。

原建築始建於元代,明初為保定府衙,明永樂年間改做大寧都司署,清初又改作參將署。雍正年間經過大規模的擴建後正式建立總督署。歷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八帝,算得上是清王朝歷史的縮影。

雍正帝曾評價說,胤禟不知感激朕恩,肆行傲慢,全無臣下事君之禮,且稱出家離世等語。其意以為,出家則無兄弟之誼,離世則無君臣之分。如此荒誕不經,朕不解其胸中是何意見也,···使朕心力俱困。

後期令人很震驚的訊息是:末代皇帝溥儀在其自傳《我的前半生》中,明確提及他在養心殿東偏殿內,曾發現一處隱秘壁龕,內中儲存著數封密詔,其中一則竟是宗人府毒殺胤禩、胤禟一事的奏報,而且同時跟隨在宮中的溥儀之弟溥傑也親眼目睹此密詔。

此訊息一出,立刻轟動了史學界。一位清史學家聞訊,專門拜訪溥傑諮詢此事,也得到溥傑十分詳實地描述。

最終經過考證,學者將此事整理收錄,確認了胤禩、胤禟曾被盛傳毒死的傳說 。

(3)十阿哥胤?,生於康熙二十二年,其母為溫僖貴妃鈕祜祿氏,太師遏必隆之女。

胤?在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封敦郡王,後來成為八阿哥胤禩一夥成員。雍正二年四月,被雍正帝圈禁革爵。

為了對付十弟胤?,雍正也費了一番心思。就在雍正找不到藉口時,恰巧前來京城參加弔唁活動的蒙古王爺死了。雍正利用蒙古王身死的這件事,給十阿哥冠上罪名收監受審。為了避免落人口實,他還讓當時在職並與胤?交好的八阿哥允禩來做主審官。

史料對這件事的記載說:雍正元年,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詣京師,謁聖祖梓宮,俄而病卒。雍正遣送靈龕還喀爾喀,命十阿哥胤?齎印冊賜奠。胤?卻託疾不行,旋稱有旨召還,居張家口。復私行禳禱,疏文內連書“雍正新君”···。此舉為雍正所知,斥為不敬。兵部劾奏,命胤禩議其罪。四月,奪爵,逮京師拘禁。

最後,十阿哥胤?不但被革去官職,還被抄了家,永久圈禁在他自己的府邸裡。

雖然沒有了自由,但食物和生活用品予以供給,還能正常生活。

胤?最後也熬出頭了,乾隆繼位後,將他這位十皇叔釋放,還封了輔國公。乾隆六年(1741年)九月59歲時死去。照固山貝子禮殯葬。

十阿哥胤?的敦郡王府。現在位於北京西城區什剎海南官房衚衕西口路北。亦稱“十王府”

(十阿哥胤?府邸)

(4)三阿哥胤祉,是雍正帝異母兄長,生母榮妃馬佳氏。

胤祉無論是文學還是書法,或是武功騎射,在康熙眾多皇子裡,都是很出色的,備受康熙喜愛。康熙三十七年,受封誠郡王,後來晉封和碩誠親王。

雍正即位後,將其改名為允祉,以他與廢太子向來親睦為由,發配到遵化的馬蘭峪為康熙守陵。胤祉心中不滿,私下多次發牢騷。

雍正六年六月,胤祉向蘇克濟索要賄賂,事發之後,有人在雍正帝面前彈劾,雍正責罰胤祉無人臣之禮,議罪被奪爵,圈禁在他自己的府邸,降為郡王。之後,又因胤祉對怡親王胤祥之死缺少哀悼親情。雍正震怒,將胤祉奪爵,幽禁於景山壽皇殿永安亭。

雍正十年五月,胤祉病死於禁所。清廷以郡王例將其安葬。

雍正曾說“朕止此一兄。朕兄弟如胤祉者何限?皆欲激朕治其罪,其心誠不可喻”。

圈禁三阿哥胤祉的永安亭,是北京景山壽皇殿內的一個小院落,後來不復存在。

(4)十四阿哥胤禵,是雍正帝的同母弟弟,從小聰明過人,才能出眾。九阿哥胤禟曾評價:“胤禵聰明絕頂,才德雙全,我兄弟皆不如也”。

胤禵曾為父皇康熙帝所寵愛,從少年時代起,就頻繁地扈從康熙出巡,日常生活中,也往往被給予一些特殊優待。

胤禵從小與才華橫溢、為人謙和的異母皇八哥胤禩情投意合,反而與同母四哥胤禛不親。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當康熙帝怒斥八阿哥胤禩妄蓄大志、企圖謀害太子胤礽時,胤禵挺身而出,跪奏曰:“八阿哥無此心,臣等願保之!”氣得康熙帝“出所佩刀欲誅之”。經眾人求情,被責打二十大板。

但這件事情後,康熙帝又感覺到十四子對兄弟有情有義,並對他心直口快,表裡如一的品質,有了進一步認識,反而更加寵愛他。

康熙晚年派胤禵西征,不僅賞賜給他10萬兩銀子,還將他的幾個兒子時常帶在身邊,並多加賞賜。

這期間,朝中許多人猜測,康熙可能讓十四子繼位,八阿哥胤禩等人也以此大做文章。

康熙駕崩,胤禵聞訊回京城奔喪,抵京後,在景山壽皇殿拜謁乃父靈柩時,見到已經繼位的四哥雍正,竟然不肯下跪行君臣之禮。殿前侍衛拉錫見此,連忙拉他向前。他大發雷霆,怒罵拉錫,併到雍正面前,斥責拉錫說:“我是皇上親弟,拉錫乃虜獲下賤,若我有不是處,求皇上將我處分,若我無不是處,求皇上即將拉錫正法,以正國體。”

恰在這時,八阿哥胤禩從賬房中走出,“向胤禵說,汝應下跪”,胤禵“寂然無聲而跪”。

後來,這件事情成了胤禵的一大罪狀:“阿其那見眾人共議允禵之非。乃向允禵雲,汝應下跪。便寂然無聲而跪。不遵皇上諭旨。止重阿其那一言。結黨背君,公然無忌。”

此後,胤禵被軟禁於河北遵化清景陵附近的湯泉讀書,不許返回京師,並命馬蘭峪總兵範時繹監視他的行動。不久,孝恭仁皇后去世。雍正在慰“皇妣皇太后之心”名義下,晉封胤禵為郡王,但未賜封號和俸銀,註名黃冊仍稱固山貝子。

雍正三年,胤禵被革去王爵,降授固山貝子。雍正四年初,固山貝子也被革去,諭令押回北京,圈禁於景山壽皇殿內。

胤禵在景山壽皇殿內,也還能正常生活。

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帝去世,其子乾隆即皇位不久,便下令釋放自己的十四叔胤禵和十叔胤?。

乾隆二年(1737年),胤禵被封為奉恩輔國公,乾隆十二年封為多羅貝勒,不久晉為多羅恂郡王,並先後任正黃旗漢軍都統、總管正黃旗覺羅學。

圈禁十四阿哥胤禵的壽皇殿,現今保留在北京景山頂上,居京城中軸線正中。

它是景山正北面的一組小型建築群,有正殿、左右山殿、東西配殿,以及神廚、神庫、碑亭、井亭等附屬建築。垣牆呈方形,坐北朝南。

壽皇殿初稱“神御殿”,在清代時內部靠後分有隔間,常年懸掛並供奉著自康熙帝起的歷代皇帝肖像,為安放先朝帝王御容、牌位,是歲時祭祀的處所。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順治帝去世。在乾清宮停靈期滿後,棺木即移至壽皇殿暫安。百日後,在壽皇殿前舉行火化儀式,骨灰繼續停放在壽皇殿,直到康熙二年四月,同孝獻皇后董鄂氏及孝康皇后佟佳氏的骨灰一道,自景山移往遵化清東陵的孝陵安葬。

1900年8月,八國聯軍攻佔了北京城,隨後各國軍官便在京城尋找住所。景山壽皇殿一度成為法軍司令部。

這群強盜進入壽皇殿後,任意破壞殿堂的格局,殿中供奉的皇帝和帝后御容像及印璽、法器等寶物遭到搶掠。1901年八國聯軍撤走時,壽皇殿已滿目瘡痍,雖然清廷對部分建築進行了修葺,但境況已大不如前。

上世紀二十年代,故宮博物院成立後,景山壽皇殿內尚存的文物及陳設被先後移入故宮博物院收藏。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華北防空司令部曾在此佈置防空設施。1954年以後成為北京市少年宮使用的的場所。

2013年11月,為了恢復壽皇殿古建築群風貌,北京市少年宮從此地騰退,政府隨後開始了保護與修繕工程。目前,壽皇殿正殿已區域性還原清光緒年間情景,供中外遊人參觀。

最後說說在雍正年間一直在圈禁中的大哥胤褆和廢太子胤礽的情況:

康熙帝病危時,曾囑咐四阿哥胤禛,要善待廢太子與皇長子。胤禛正式登基,並沒有忘記父皇囑咐的話。雍正元年十二月,雍正帝冊封廢太子的兒子弘晳為多羅理郡王。

@大阿哥胤褆,是康熙帝下令圈禁的,雍正予以為維持未變。

胤禔一直被圈禁在他自己的王府,活動限制在王府範圍內,在清代屬於“房圈”之列。

胤禔的直郡王府,是世襲遞降郡王府,現在位於北京西城區西直門內前半壁街。

此處府邸主要建築有:面闊3間的正門,面闊5間的正殿,面闊5間的後殿,面闊2間的後寢,面闊11間的後罩房。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命令貝勒延壽,貝子蘇努等20餘人並護軍參領及護軍近百人“更番監守”,嚴格將大阿哥胤胤禔幽禁在他的府中。

(大阿哥劇照)

胤褆是康熙的惠妃納蘭氏所生。惠妃不算出名,但他哥哥納蘭明珠是個名人,當年就是他力主撤藩滅掉吳三桂的。

胤禔在康熙四十七年被圈禁。失去大自由時37歲。但他在王府生活如常。被囚禁在高牆內二十六個春秋,生養子女29人,於雍正十二年63歲時死去。

@廢太子胤礽,是康熙帝皇后赫舍裡嫡生兒子。赫里舍產子時受了驚嚇,難產而死。胤礽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公開封的皇太子,也是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太子。

他因從小即受父皇寵溺,長大後飛揚跋扈,奢侈驕橫。更不甘心做了三十多年的皇太子。最終在康熙四十七年和五十一年兩度被廢。

被廢后,他一直被圈禁在紫禁城鹹安宮。

原址位於壽康宮後、長庚門內的鹹安宮,為明代建築,天啟年間,皇帝乳母客氏曾居住過。清康熙二十一年改建。

乾隆十六年(1751),鹹安宮改建後稱壽安宮,為皇太后、妃等居住之所。

民國初的1912年,鹹安宮被大火燒燬,後民國政府撥銀建造古物陳列所在鹹安宮舊址上,取名寶蘊樓,作為文物庫房。今僅存南向宮門3楹,匾曰“鹹安門”。

雍正元年五月,雍正帝命胤礽的兒子——理郡王弘晳,攜家屬遷移至京郊昌平鄭家莊居住。

雍正二年十二月,聽聞胤礽病重,雍正諭大臣安排後事。十二月十四日,胤礽病逝於鹹安宮,終年51歲,雍正帝親往五龍亭哭奠。

胤礽死後被追封為和碩理親王,葬於天津薊縣黃花山理親王園寢,諡曰密。

乾隆四年,胤礽之子多羅理郡王弘晳被控結黨營弘、居心叵測。乾隆帝怒將弘晳革去親王爵位,限定於鄭家莊居住,不許出城,後改禁錮地至景山東果園內,除宗籍,改名叫四十六。

有人認為,此事件仍可謂康熙朝爭奪儲位鬥爭的最後餘波。

胤礽兒子的理郡王府,如今在北京東城區北新橋三條衚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