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車輛行駛中推“廣告”?背後是新造車“錯把車機當手機”丨壹觀察

文|宋慶文

伴隨著手機的進化,車機系統也在同步進化,二十年前車機的存在是為了顯示車輛資訊,十年前車機的存在是為了播放簡單的多媒體,而如今的車機不僅支援聯網,甚至可以刷抖音、訂外賣、互動聊天、控制智慧家居……車機的功能已經越來越接近智慧手機。

當然,此前也鮮有消費者認為車機接近手機有何不妥,直到近日發生在蔚來車機上的一件事。

據悉,一位蔚來車主在駕車過程中遇到車機彈窗推送,點選推送後對話方塊竟然擋住了導航介面,此事迅速在網路上引發了熱議,網友紛紛表示:“智慧車機開始學手機推送廣告了”;“智慧車機影響行車安全”……

的確,如今的車機幾乎已經被手機同質化,不僅是在功能層面,也包括操作方式,且彈窗推送、UI設計、選單邏輯皆是如此,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多數車機在開發過程中就是以手機為藍本。

問題來了,新造車企業在車機推送上照搬手機的推送邏輯合理嗎?

事實上,手機涵蓋了幾乎所有數碼產品的功能,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生活中最離不開的就是手機,早晨起床以後要先開啟手機,晚上睡覺前也要再看一眼才能入睡。

但車機卻截然不同,即便其功能再豐富,除了導航外多體現在娛樂層面,而多數情況下開車與娛樂是相悖的。

在《車壹條》看來,手機是生活中的必選項,而車機則是開車時的附加項,車機的地位遠不如手機。

不過站在消費者角度來看,本著多多益善的原則,車機的功能自然越豐富越好,所以車企也必須在車機上下足功夫才能凸顯出產品競爭力。但車企眼中的豐富和消費者想要的豐富似乎卻是不同的。

以此次網路上熱議的蔚來車機彈窗事件為例,或許在蔚來看來,這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升級推送,和手機一樣,是支援OTA功能的車機都會出現的現象,而對於駕駛者而言也不存在強制性,駕駛者可以點選亦可以不點選,若不點選則不會出現彈窗,也不存在影響行車安全的說法。

如何使用手機就如何使用車機即可,這個理由在邏輯上似乎無懈可擊。

但站在消費者角度來看,這是一輛關乎生命安全的車,所以車輛稍有不同都須一探究竟。而在行車過程中如遇推送,或許車主將在潛意識裡告訴自己,“萬一是車輛出現什麼狀況了呢”;“看一眼又不會怎麼樣”?

由此不難看出,雖然車企和廠家均十分看重車機的功能,但雙方見解並不同。站在消費者角度上,手機可以推送訊息,車機則不可以,尤其是和行車安全無關的訊息,起碼在行車過程中不能推送,車機的推送會令駕駛者分心,甚至影響行車安全。

之所以手機上常見的推送也被車機沿用,是因為車企沒有在開發車機時與手機劃開界限,手機端開放的系統、開放的應用被簡單改進後使用在車機上,讓開發變得更加簡單,隨之降低研發成本。

但也需要注意的是,拿來主義在部分情況下是弊大於利的。

一款旗艦手機的生命週期多為2—3年,而之所以擁有生命週期,是因為2—3年後手機開始出現卡頓,無法完成諸多操作。卡頓一般由幾個原因造成:其一,系統、軟體升級之後無法突破CPU瓶頸;其二,儲存器飽和,包括記憶體、外存;但最重要的當屬CPU效能衰減,通俗理解就是線路老化。

話說回來,手機出現卡頓只需買個新手機即可解決,如果車機卡頓了呢?不僅如此,儘管一輛車的生命週期要超過10年,但車機的生命週期卻比手機還短。

《車壹條》瞭解到,目前除蔚來、特斯拉外,大多數車機用到的處理器都非主流處理器,在效能層面落後於手機處理器數倍,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控制成本。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車機在短時間內迅速出現卡頓,甚至宕機。

既是如此,從生命週期角度來看,車機註定不應以手機為藍本。

要想避免車機出現卡頓,可以透過降低車機功能的方法,使得CPU長期低負載工作,減少損耗,但顯然,斷臂求生是很難吸引消費者的。

而另個一個正面應對的方法就是從源頭做起,將車機採用手機平臺的換為PC平臺。電腦與手機相比,最大的特點是擁有較強的拓展性,隨著軟體系統的升級可為其更換效能更強的硬體,若車機的CPU、記憶體、硬碟均為可插接式設計,那麼就能夠做到配合系統的OTA同步升級,而升級硬體的過程可看作成日常保養、維修。當然,這樣一來,開發不同的模具則會帶來又一筆不小的研發投入。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