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你有多久沒在App上K歌了?

前段時間,線上K歌產品“音街”APP宣佈將於2022年9月30日關停,這一訊息讓不少人發出疑惑,線上K歌賽道的發展,真的就這麼難嗎?現在又還有哪些線上K歌產品還“存活”著?本篇文章裡,作者就目前的K歌產品發展做了解讀,一起來看。

網際網路行業中有不少 App 即便背靠大廠,也難以擺脫“小透明”的命運,往往直到關停的那一刻才會收穫些許關注。

下面要說的這個 App 便是如此。

網易雲音樂旗下 K 歌 App“音街”釋出公告稱,因業務發展的調整,音街 App 將於 2022 年 9 月 30 日關閉。

“音街是什麼,為什麼要關停?”在社交平臺上,不少經常使用線上 K 歌平臺的使用者紛紛發出了疑問。

可見直到發出關停公告的這一刻,大量使用者才知道網易雲音樂旗下還有這樣一款可以線上 K 歌的產品。

這背後也揭示了這個細分市場中血淋淋的事實,線上 K 歌 App 這個賽道難再突圍,也更不會上新。

一、K 歌 App,涼了一片

試想一下,你能說出哪些線上 K 歌平臺?大部分人的答案或許只會是全民 K 歌和唱吧。

要知道唱吧最早上線於 2012 年,全民 K 歌誕生於 2014 年,四捨五入都是發展了約 10 年的老牌平臺。

除了這兩家之外,其實不少網際網路大廠都推出過類似的線上 K 歌平臺,即便你叫不上名字。

先來說說音街,這是網易雲音樂於 2020 年推出的線上 K 歌 App。和網易雲音樂一樣,音街在創立時也是以清新簡約的介面風格,吸引了一批年輕粉絲和網易雲音樂的K歌使用者。

但這也同樣是音街後續發展不被看好的理由。彼時業界觀點表示,音街看上去很小眾、文藝,但這樣的路線很難實現商業上的突圍。

音街似乎還承載過網易雲音樂的版權夢想,曾宣佈升級推出“星聲計劃 PLUS”,計劃投入 2 億資金和資源,三年內培養百位音樂新星。如若成功,無疑將對音樂版權上頗為受限的網易雲音樂帶來利好。

不過故事發展到現在,外界只等來了音街 App 關停的訊息。

2020 年 5 月阿里巴巴創新事業群釋出了唱鴨 APP,主打邊彈邊唱,多種樂器伴奏功能降低了“做音樂”的門檻,在 95 後年輕人群體中印發關注。

唱鴨 APP 負責人曾表示,現在的年輕使用者已經不再滿足於簡單的被動聽歌或者唱歌,他們最容易被忽略的需求是參與到音樂的創作中,因此滿足使用者的“泛創作”需求將開啟下一個藍海市場。

故事很美好,但沒能照進現實。發展了兩年多以後,唱鴨 App 也未能出圈,找到那個設想中的“藍海市場”。

在更早前的 2018 年,位元組跳動研發過的一款名為“音遇”的 App,因其“社交 K 歌神器”的新奇定位一度火出圈,上線初期便持續霸佔著 App Store 社交榜第一的位置,甚至被業界視為威脅全民 K 歌的存在。

與全民 K 歌、唱吧的傳統線上 K 歌模式不同,音遇透過勁歌搶唱、熱歌接唱和全民領唱等遊戲玩法來擴充套件 K 歌的趣味性。

上線後的第二年,由於客戶投訴平臺環境、內容稽核等問題,“音遇”遭全網下架。此外,曲庫版權問題讓使用者無法獲得良好的使用體驗,也成為了“音遇”沒落的一大原因。

快手也釋出過 K 歌社群產品“回森”和音樂 App“小森唱”。然而如今小森唱早已下架,回森也偏向於語音交友社群方向發展。

可見不止是網易,幾大巨頭多少都踩過獨立 K 歌 App 的坑。

但即便入局者眾多,在唱吧與全民 K 歌穩居行業頭部的多年曆程中,其他背靠大廠的 K 歌 App 們也未能成功突圍。

二、生意不錯,獨立 App 卻很難

屬於獨立 App 崛起的視窗期或許早在多年前就已關閉。

與網際網路眾多細分賽道一樣,線上 K 歌 App 領域也曾經歷過多家並起的發展歷程。

“唱吧”誕生於 10 年前,核心商業模式便是將 K 歌這項活動從線下搬運到了線上,也就此打開了線上 K 歌行業的市場。

線上 K 歌的新鮮感讓“唱吧”開局就自帶光環。首日註冊使用者數量突破 10 萬,5 天之內登頂 APP store 排行榜,上線一週使用者就超百萬。

不到一年時間,唱吧使用者數量便突破 1 億,其中月活躍使用者超過 3000 萬,企業發展前景一片大好。

就在唱吧一路高歌猛進之時,全民 K 歌的出現讓行業競爭出現了第一個拐點。

2015 年 4 月,全民 K 歌的 IOS 版本下載量和百度指數首次超過唱吧。依託騰訊強大的社交關係鏈,全民 K 歌很快就佔領了市場。

主打 K 歌工具屬性的唱吧,除了佔據時間先機外,實際上並未建立起強大的行業競爭壁壘,平臺只有單一的錄歌和釋出作品功能,入局技術門檻不高,加上受到音樂版權的限制,於是很快便被在音樂版權上更具優勢的全民 K 歌超越。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副總裁侯德洋曾表示,全民 K 歌之所以能快速發展,主要在於兩大核心競爭力:第一,全民 K 歌擁有海量的歌庫及高質量的伴奏技術;第二,傳承騰訊社交鏈,藉助微信、QQ,全民 K 歌在傳播上天然具有社交基因。

再加上被曲折的 IPO 所拖累,唱吧在進攻佈局上也變得保守了很多,比如在直播風口興起之時,一直在做與不做之間徘徊,導致錯失機遇,造成使用者進一步流失,存在感大不如前。

艾媒諮詢資料顯示,2022 年 7 月網路 K 歌類移動應用排行榜中,使用全民 K 歌的獨立裝置為 9825 萬臺,佔據著近乎 80% 的市場份額,第二名的唱吧 App 的資料也不過全民 K 歌的零頭。

唱吧的創始人陳華曾在採訪中提到唱吧發展受限的原因:“最重要的是自己把自己給限制住了,總覺得好像只能在 K 歌領域裡面深挖。”

陳華坦言,K 歌也是對的,只是說我們的使用者群體不只有 K 歌能力,還有彈唱、表演、上舞臺、創作歌曲等其他能力,但以前我們沒讓他們發揮出來,創新才是產品前進的推動點。

與陳華感慨不應只在 K 歌領域深挖所對應的,是短影片泛娛樂玩法迅速崛起的時代革新。

在眾多網際網路頭部娛樂平臺的花式“內卷”下,線上 K 歌的市場需求再次發生了改變,使用者不再滿足單一的 K 歌功能,市場上供給者們需要提供更多的理由和玩法激發消費者的興趣。

例如網易音街推出心情日記功能玩法,讓 K 歌具備了“音樂版 instragram”的感覺;抖音實現非同步同唱功能體驗,即粉絲可以在音樂 MV 中加入自己的聲音和表演,製作成為新的 MV 影片併發布,完成“同屏演唱”等等。

類似的多元化玩法和互動功能還有很多,可以說網際網路巨頭們在線上 K 歌市場中紛紛使出十八般武藝各顯神通,極大地豐富了 K 歌功能的使用者體驗。這也為行業的商業化發展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艾媒諮詢相關報告指出,技術加持下的線上 K 歌市場,也有著較大的發展想象空間。例如與車載端、大屏、智慧音箱等智慧終端聯動,拓展了線下應用場景與盈利發展空間。

另外隨著使用者多元化需求以及全民泛娛樂化等趨勢,線上 K 歌應用的產業鏈逐漸向休閒娛樂方面延伸,利用產品本身屬性進行玩法創新,推出歌唱類小遊戲、語音社交等互動玩法也是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

從行業整體來看,線下 KTV 雖然被不斷唱衰,但線上 K 歌的生意並不會步其後塵,依然是一個頗具活力的市場。

艾媒諮詢資料顯示,2021 年中國線上 K 歌使用者規模約為 5。1 億人,滲透率約為 49。7%。這意味著每兩個網民中,就有一個有過線上 K 歌的使用經歷。

艾媒諮詢指出,線上 K 歌具有更強的沉浸感體驗,多元的玩法也迎合了不同使用者群體的個性化需求,目前已經成為了線上泛娛樂領域的主要專案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網易音街的關停公告也僅僅說的是獨立 App,音街 App 的相關功能(K 歌、歌房)均可在網易雲音樂使用。

從字面上來看,網易雲音樂並未放棄 K 歌業務,而是收歸到了主 App 中,不再採取此前獨立運營專項 App 的模式。

這也是行業中頗具代表性的縮影。結合上述種種事實來看,涼的或許也不是整個線上 K 歌行業,而是難再出頭的獨立線上 K 歌 App。

作者:曾憲天;公眾號:ZAKER(ID:zakerhd)

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HNGRng_Vma_wNuQadKntdw

本文由 @ZAKER 授權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資訊儲存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