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關閉Argo,福特與大眾自動駕駛各自打副本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賽博汽車,作者 | 章漣漪

自動駕駛汽車“明星公司”

Argo即將走向終點

10月27日,福特汽車釋出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企業淨虧損8。27億美元,其解釋稱,這是因為

企業對Argo的投資記錄了27億美元的非現金稅前減值

長期高額的投入,以及短時間內無法看到回報,福特終於熬不住了。在當天的電話會議上,福特汽車表示:

Argo將被“清盤”,而“才華橫溢的工程師”將獲得福特的職位

。位於匹茲堡的Argo另一位主要投資者大眾汽車公司也稱,

預計將從Argo招聘一些人員

實際上,儘管今年早些時候Argo在美國華盛頓地區的業務進行了一輪裁員,但

該公司上個月剛剛宣佈“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甚至計劃於2023年在拉斯維加斯進行更大規模的商業部署

此次福特與大眾的“官宣”,不可謂不突然。

01 員工將拿到遣散費,但核心技術未明確歸屬

“在股東協調後決定,Argo將不會繼續履行其作為一家公司的使命。”

當地時間10月26日,Argo舉辦了2000多名員工集體參與的全體會議,創始人Bryan Salesky表示,

01 員工將拿到遣散費,但核心技術未明確歸屬

公司中的一些人將收到福特或大眾的職位報價

不過,好訊息是,

目前尚不清楚兩家車企將僱用其中多少人,以及它們將分別獲得Argo的哪些技術

——年度獎金加上與福特和大眾達成交易時的交易獎金。而對於那些未被福特或大眾聘用的人,他們將獲得額外的解僱費,包括健康保險等。

Argo創立於2016年,福特讓其在一眾自動駕駛初創公司中脫穎而出。

正是Argo成立之年,福特對外宣佈,公司決定發展全自動駕駛,期望能成為革新個人交通工具的推手,並表示

所有的員工都會收到一份遣散費,其中包括保險和兩份單獨的獎金

於是,2017年2月,福特稱未來五年將向Argo 投資10億美元,彼時,後者僅僅成立了3個月。

彼時福特看到的肯定不止自動駕駛未來,還有Argo的創始人

要在2021年之前部署商用自動駕駛打車服務,實現方式是擴大其在加利福尼亞州帕帕羅奧圖的實驗室,以及大舉投資或收購初創公司以增強技術儲備

,都協助各自企業完成了第一代自動駕駛汽車路測。

時至2019年,大眾汽車向Argo投資了數十億美元,與福特擁有Argo相等的股權,二者意在建立一個類似於合資企業的實體,

Bryan Salesky和Peter Rander,這兩者分別是谷歌和Uber前無人駕駛技術的負責人

截止目前,福特和大眾各自持有Argo約39%的股份,網約車公司Lyft持有約2%,其餘由Argo的創始人和員工持有。

初步估算,Argo獲得了至少36億美元的投資,在巔峰時期,

雙方對自動駕駛軟體擁有同等的所有權

在拿到大筆投資後,Argo也被認為是自動駕駛領域頭部企業。

根據官網訊息顯示,今年以來,Argo各項業務都在持續向好。

該公司市值一度高達70億美元,團隊規模超過2000人

,在洛杉磯開設新的工程和開發辦公室,並不斷髮布招聘啟示;

一方面,進一步擴大了辦公區域

,自動駕駛版福特Fusion、新款福特Escape Hybrid不斷在奧斯汀、底特律、邁阿密和匹茲堡等地公共道路上進行測試,與Lyft、沃爾瑪等企業合作開展了幾個試點專案。

此外,就在上個月,

另一方面,則是加速落地測試

,包括車隊管理軟體、資料分析、高畫質地圖和基於雲的通訊工具,該系統允許車輛在沒有人類駕駛員的情況下在城市街道上導航。

這些似乎都在宣佈:Argo要已經開始商業化營業了。

但突然間,一切戛然而止。

Argo剛剛公佈了旨在支援商業交付和自動駕駛出租車運營的產品和服務生態系統

在談及為什麼會做出上述決定時。Jim Farley的回答很現實:把時間給更具價值的事情。

02 結局已定,福特和大眾開啟各自副本

他表示,無論是公司開發團隊,還是客戶,都對輔助駕駛有著極大的熱情。

對於

02 

,Jim Farley稱依然保持樂觀態度,但

結局已定,福特和大眾開啟各自副本

當下對於福特來說,開發強大且具有差異化能力的L2+和L3級自動駕駛系統更為至關重要

”。John Lawler補充說,“我們對L4級自動駕駛的未來持樂觀態度,但實現大規模盈利的全自動駕駛汽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不一定要自己創造這項技術。”

大眾汽車方面,對於自動駕駛也有著自身的考量。該公司表示,

更高階的自動駕駛技術

大眾商用車部門基於ID。 Buzz、2025年在漢堡實現自動駕駛運營的商業計劃保持不變,將與網約車企業MOIA合作。

乘用車方面,

福特不一定要內部開發,可以透過購買等方式獲取

大眾CARIAD成立於2020年,2021年初獨立運營。去年7月,大眾汽車集團釋出“2030 NEW AUTO”戰略,加速轉型成為軟體驅動型移動出行服務提供者。其中,

至少還需要5年

。【延展閱讀:組建1000人技術團隊,大眾中國軟體公司要做什麼?】

今年10月13日,大眾汽車集團剛剛宣佈,CARIAD將與地平線成立合資公司,並持有合資企業60%股份。此次合資合作,大眾汽車集團的核心訴求是:針對中國市場需求,加快高階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系統開發程序。【延展閱讀:大眾汽車集團與地平線合作解讀】

可以看到,

大眾商用車部門將尋求其他自動駕駛合作方;

在大眾和福特紛紛表態後,

將利用其軟體部門 CARIAD與博世一起推動高度自動化和自動駕駛的發展,並在未來與晶片公司地平線在中國展開合作

。它表示,Argo一直是一個很好的合作伙伴,

CARIAD將擔當起透過軟體將大眾從汽車製造商向智慧移動服務提供商轉型過程中的重要角色

。除了Argo,公司還與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tional和Waymo建立了合作伙伴關係,未來將繼續與其他合作伙伴合作,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的安全性和商業化。

就在今年早些時間,

對於自動駕駛技術的未來,大眾集團已有自我清晰的路線。這其中,不包含Argo

隨著股東們的紛紛表態,Argo結局已定。

“小股東”Lyft也釋出了一份宣告

儘管福特和大眾都沒有直接表達,但高額的投資,以及遲遲不見的回報,顯然也是他們選擇放棄Argo的重要原因。

畢竟,雖然Waymo和Cruise在不斷釋放落地訊息,但更多觀點認為:

Argo的變動不會影響Lyft 的自動駕駛戰略

破題的思路是什麼?是展開規模化運營,收集資料和場景,進一步最佳化演算法?還是等待路端基礎設施改造,用聰明的車+智慧的路來協同解決困境?

不論選擇哪一個路線,時間都是漫長的,成本都是高昂的。

因此,面對漫長賽道,

Lyft剛剛宣佈,計劃未來五年內在邁阿密、奧斯汀等多個城市推出至少1000輛自動駕駛網約車

一方面,

03 面對漫長賽道,多數企業選擇降維

小馬智行、百度、文遠知行、元戎啟行等Robotaxi主要玩家,以及阿里、上汽,和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宏景智駕、馭勢科技等都紛紛宣佈入局物流領域。

他們期待透過相對簡單的場景,加快實現更高階自動駕駛的落地,同時,Robotaxi和Robotruck被認為在底層技術上有超過80%以上是共享的,同時佈局在商業上來說或許是最優做法。

另一方面,

03 

小馬智行、輕舟智航、文遠知行、元戎啟行等都紛紛拐入ADAS賽道。在輔助駕駛市場滲透率不斷增加的當下,順應形勢、加快部分產品線落地不失為一種好的商業策略。

顯然,福特的選擇更徹底、更直接:

面對漫長賽道,多數企業選擇降維

畢竟,儘管大家都有預期,自動駕駛是一個長賽道,但是投資人、股東們對於資本回報並不是完全沒有期待。

當然,賽道還有堅守者,比如通用Cruise。

儘管有資料顯示,

Robotaxi前景依然不明朗。賽道選手們解決了99%的問題,但被1%的Corner Case絆住,陷入僵局

。但在今年二季度財務資料出爐後,通用CEO Mary Barra表示堅定地看好自動駕駛技術,並強調

一些企業選擇場景降維,一些選擇技術Level降維

在Argo宣佈即將關閉後,有國外專家認為,全球(自動駕駛技術領域)只剩下Waymo和Cruise之間的雙雄之爭。

但實際上,Cruise不僅要研發L4級以上自動駕駛技術,還

去年以來,物流場景正在取代Robotaxi,成為賽道玩家爭奪的焦點。

接下來,Waymo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