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張角起義為什麼會失敗?他的家族是如何一步步被漢朝打得落花流水的

中平元年,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自稱“天公將軍”,率領群眾發動起義,史稱“黃巾起義”。

但不久,張角病死,起義軍也很快被漢朝所鎮壓。

這裡,“黃天厚土”不是成語,卻是黃巾起義者們的信仰。有這樣一群無產者,他們每天徘徊在溫飽線上,為了一口糧食奮鬥在田埂上。終於,他們受夠了剝削,決定逃離現實的奴役,在“三張”兄弟的帶領下,揭竿而起了。

我們無法考證張角的家世,但是,此人至少讀過幾年書,否則,也不會寫出《太平道》這種蠱惑人心的邪教典籍。

張角以黃天為至上神,認為黃神開天闢地,創造出了人類,又信奉黃帝和老子,認為黃帝時的天下是太平世界,是人類最美好的事情,在這個太平世界裡,人人自由幸福。並且,在此基礎上,張角還提出了“致太平”理想,這也是“太平道”的基本教義和宗教理想。

其實,早在靈帝時期,張角就帶著兩個兄弟四處傳道,沒過多久,他便拉攏了一大批信眾。嚴格意義上來說,張角並不是靈帝時期第一個造反作亂的起義領袖,只因,他是諸多起義勢力中最成功的那個,所以,才被後人銘記。

在張角未造反時,冀州百姓就已經與當地官兵發生數起摩擦,官民關係非常緊張。張角傳道之初,借濟世救人的名義,拉攏了一批教眾。後來,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巾當立”作為黃巾軍的“宣傳語”,打算推翻漢王朝的殘暴統治。

按照張角的構想,張氏三兄弟先在冀州發展教眾,隨後,向天下傳道,等到時機成熟後再豎起反旗。誰知,張角手下都是些烏合之眾,守不住秘密,沒過多久,這件事便被朝廷獲知,致使黃巾起義被迫提前展開。

雖說,黃巾軍給朝廷帶來了不小的困擾,在中原造成了嚴重的後果,直接導致群雄並起,天下大亂。

但是,從張角被迫提前起義的那一刻起,黃巾軍的失敗就已經註定。如果,按照張角的構想,先以發展“太平道”為基礎,在全國範圍發展信眾,在教眾遍佈中原時再興兵作亂,東漢的歷史也許會被改寫。按理說,黃巾起義的規模遠超陳勝起義,比之後世太平天國起義的規模不遑多讓,那麼,為何後人對黃巾起義的評價貶多於褒呢?

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是封建統治者們最喜歡聽到的一句話。東漢時期的劉皇帝們都認為,江山都姓劉,老百姓都是漢朝企業下的打工仔。張角歸根結底,只是個平民百姓,充其量讀過幾年書,修過幾年道,不論從血統上、道德上、能力上都沒有資格與皇帝叫板。

此時,張角興不義之師,冒天下之大不韙,無疑為同時期的野心家們找到了非常充分的理由,那些地方貴族,完全可以打著剿滅黃巾的幌子,組建私兵,成為一方土皇帝。

那麼,張角帶動了多少“民營起義家”的發展呢?

由於,儘快平定了這次的戰事,因此,中央下放軍權至地方,使得黃巾之亂無法快速的蔓延至全國,減緩了東漢覆亡的時機。但是,卻造成了地方輕視中央,使得具有野心的將領或是官員,藉著在黃巾之亂的兵力割據地方,為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揭開序幕。

當時,像劉備這種出身草根的勢力比比皆是,他們可隨意從地方徵兵,參與到剿滅黃巾的事業中去,最終,這種行為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可以說,也是張角給了曹操機會,讓他能公然組建“摸金校尉”,挖人家祖墳盜取財富。

同時,它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由宗教領導的農民起義,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它更是奠定了道教今後主要在社會下層傳播、發展的一個歷史格局。

史書中的歷史,多為勝利者們歌功頌德的華章,所以,不論哪路勢力摘取勝利果實,都會將他們共同的敵人黃巾軍視作罪魁禍首,給予張角不公正的評價。那麼,陳勝的起義為何會被歌頌呢?因為劉邦當年與陳勝站在同一戰線,所以,在成功後,自然會感激陳勝給他帶來的機會。

陳勝是民心所向,張角是全民公敵,兩人之間的境界差得太遠。

不論是史實《三國志》還是小說《三國演義》,裡面歌頌神權、君權的文字比比皆是,貧苦階級從來沒有自我選擇的空間。《三國志》替幾百個英雄人物立傳,可惜的是,這幾百個人裡沒一個勞苦大眾。

張角、張寶、張梁這哥仨被刻畫成叛亂分子,為東漢末年掀開新的一頁,卻不配留下列傳。《三國演義》對他們的汙衊更誇張,提及張角,總會有些賊、寇、匪之類的字眼,若非作者考慮文學性,恐怕會罵到張角的十八輩祖宗。

倘若,由東漢的百姓來寫史,那麼,這段故事會有不同嗎?我們不得而知,老百姓私撰的均為野史,這些野史又經過統治階層的篩選修正,真正敢記敘史實的估計都會被朝廷付之一炬。一個服務於帝王一人的封建統治,根本不會給老百姓說話的機會。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張不開嘴的壓迫感,讓東漢時期的老百姓希望透過宗教這種方式尋找自由,他們投身於張角的黃巾起義中,最終,根湮在歷史的煙塵裡。我們無法隔著時空聽到他們的吶喊,只能在勝利者的歷史中尋找他們存在過的蛛絲馬跡。

參考資料:

【《後漢書·皇甫嵩傳》、《太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