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漲知識】為什麼熱兵器被髮明後的數百年時間裡,熱兵器無法取代?

冷兵器一般指不利用火藥、炸藥等熱能打擊系統和化學推進手段,在戰鬥中直接殺傷敵人,保護自己的武器裝備,廣義的冷兵器則指冷兵器時代所有的作戰裝備。

為什麼在熱兵器被髮明後的數百年時間裡,熱兵器仍無法取代冷兵器呢?

這是因為,冷兵器主要是以弓弩為主的遠端兵器的發展已相對完善,剛剛被髮明出來的熱兵器,如火銃之類的武器,不論是威力還是精準度都無法與傳統冷兵器媲美。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遠端冷兵器——弓與弩。

很多朋友都覺得,弓的種類比較單調,實則不然。按照材質來劃分,弓可分為硬弓與軟弓兩種,這兩種弓各有各的優勢。

譬如說,拉開軟弓需要的力量比較小,所以,軟弓的射速比較快。不過,拉力小也決定了軟弓的殺傷力和射程無法與硬弓相提並論。通常來說,使用軟弓的多為騎兵。相比之下,硬弓所需的拉力顯然比軟弓更大,不過硬弓的殺傷力和射程卻非常可觀。使用硬弓的,多為地面部隊。

當然,也有例外情況。在史料中,我們經常能見到武力過人的將軍喜歡騎馬使用硬弓。能在駕馭馬匹的同時拉開硬弓,這樣的力量著實令人驚歎。在部分歷史時期,我國古代士兵所使用的弓箭屬複合弓。尤其是在蒙元時期,複合弓可謂綜合了軟弓和硬弓的優點,所需的拉力不高,但威力和射程都非常可觀。

在我國古代弓箭的應用中,最大的閃光點莫過於蒙古西征。在這場為期上百年的侵略戰爭中,蒙古騎兵手中的複合弓給西方軍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弩與弓的構造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弩的零件更多,做工也更復雜。

嚴格來說,弩也算是弓的一種,不論是射程還是殺傷力弩都要高於弓。不過,弩最大的缺點就是極低的射速。在使用弩進行擊發之前,需用較長時間拉好弩弦,並裝備好弩箭。在絕大多數朝代中,弩是一種“違禁品”。因為,弩雖然做工複雜,但操作難度非常低。普通人根本不需要經過系統學習,就能輕而易舉地掌握弩的擊發、瞄準技巧。

在裝填弩箭的過程中,弩手需要先用腳部壓住弩的頂部,然後,用雙手握緊弩弦,將弩弦卡在發射機處。至於擊發的過程就比較簡單了,通常來說弩的後半部分會設有機關(與槍械的扳機類似),只需瞄準後擊發即可。傳說,我國東漢時期曾出現過一種殺傷力可怕的“諸葛連弩”,遺憾的是這種弩的製作工藝已經失傳,現代人想要了解這種武器只能透過想象。

說到這,可能有朋友會比較好奇,既然弩比弓的殺傷力更大,且操作更容易,為何它沒有取代弓成為遠端冷兵器之王呢?

弩只需事先上弦,然後,即可做到想什麼時候擊發就什麼時候擊發。相比之下,弓卻不能這樣操作。試想弩手可以手持已上弦的弩箭以逸待勞,只需瞄準敵人即可,長官隨時下令隨時擊發。然而,同樣拉力的弓卻無法讓弓箭手這麼輕鬆。弓箭手若保持上弦的狀態,無疑會耗費大量體力。

筆者認為,弩之所謂未能得到大範圍推廣,原因有二:

一是因為弩的射速是個大問題,與弩同樣拉力的弓,在相同的射擊時間內能射出更多的箭矢,而弩卻不行。以正常情況來考慮,在弓弩同時完成擊發後,弩的裝填時間已足夠弓箭手射出三四支箭了。這樣算下來,除了弩在首輪擊發時會佔些便宜,續航性完全不如普通的弓箭。

第二個原因就是弩的工藝比較複雜,古代沒有機械化的生產車間,不論是弓弩零件的製作均出自人工。弩校準起來的難度顯然要比弓更高,生產一把弩的造價也比弓高出不少。所以,古代統治者自然不會給全軍配備無法量產的弩。

不過,弩的對裝甲殺傷是弓無法比擬的。

也因此,在熱兵器出現之前,弩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在明朝第一批火槍產出後,弩便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雖然我國的第一批火槍射速同樣無法與弓相比,但它的射程和殺傷力已超越了傳統的弩。

或許有人會好奇,為什麼我國古代很少有手弩呢?

其實,並不是因為我國古代軍工不發達,而是因為我國古代的騎兵均裝備了實用性更強的弓。西方國家的重甲騎士因為盔甲所限,根本無法使用弓箭,所以,他們只能裝備手弩。

從射程上來看,手弩應該算是一種近戰兵器,跟我們今天所討論的弓弩不是同一種兵器。

參考資料:

【《天工開物》、《古代冷兵器之王——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