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國博·熱點】一張紙值多少錢?現代一張a4紙需5分,古代一張宣紙

一張紙值多少錢?現代一張A4紙需5分,古代一張宣紙只需5個銅板。但是,國家博物館中藏有的一張紙,我們卻無法估算出它的準確價錢,它究竟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為何它能成為珍貴文物的呢?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

國家博物館簡稱“國博”,它是一座歷史與文化並重的綜合性博物館。提到“國家博物館”後,相信有很多讀者會想到後母戊鼎、明孝靖皇后鳳冠、四羊方尊等珍貴文物,但它們並不是這篇文章的主角。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件文物,它長48。3釐米,寬45。3釐米,只是薄薄的一張紙,名為“門頭溝煤窯執照”。

這張營業執照已經泛黃,在令牌形狀的邊框中標明具體內容,有些字跡已經變得模糊不清,但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窯照”二字,共蓋了三個印章。

“門頭溝煤窯執照”是乾隆四十九年,政使司頒發給窯商徐友松的營業執照(徐友松是清代民辦煤窯的大老闆)。在清朝時期,煤窯的營業執照並不難辦,為何這張遺留下來的煤窯執照卻成為珍貴文物?其實,真正的原因有兩點,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揭秘一下:

一、揭秘了清代煤炭資源開採的艱難過程

無論是在現代還是在古代,煤炭都屬於不可再生資源。煤礦不斷增多,礦產資源不斷被開採後,煤窯的經營成本開始上升。我們舉一個例子:窯工挖掘的坑道長度是一公里內的煤礦,我們假設每名工人每日可以挖十擔,隨著坑道增長,開採難度大,挖掘煤炭的距離變遠,十擔減少為三擔,產量下降後,成本必將上升,因此,大量的煤窯只能關門大吉。

大量的煤窯關門,導致京城的煤炭供應就緊張,這就倒逼著清廷需要儘快想辦法,解決老百姓的燒火的大問題。

二、記錄了清代對煤窯進行統一管理的辦法

王寶強曾參演一部電影《盲井》,講述的是礦井下發生的故事。在古代社會中,也會有類似的事件發生。煤窯以豐厚的待遇(其實是一分銀子都不會給)招聘大量的窯工後,便將窯工整日鎖在煤窯中進行開採,相當於坐“黑牢”。正因如此,各家煤窯貼出招聘公告後,百姓非常惶恐,工薪再高,也無人敢去應聘。

古代社會煤炭資源比較豐富,商人們看到有利可圖後,開始瘋狂湧進煤炭行業,形成了私自開採的局面。大量的煤進入市場後,直接影響煤炭的整體價格。私自開採的煤窯成本低,只要賣得出去,就能賺錢,面對這種情況後,大煤窯面對煤炭價錢過低的困境,必定導致虧本 ,大煤窯只能選擇停閉。

清朝政府看到“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後,當即採取一系列辦法,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釋出“門頭溝煤窯執照”,整頓市場秩序。沒有執照者,不得進山開採,有執照者必須在官府指定的煤窯開工。除了維護經營者權益外,政策還照顧到礦工的權益,不得剋扣工錢,不得凌虐窯夫。每月月初,窯主必須將招募工人的基本資訊上交給官府,方面統一管理。

“門頭溝煤窯執照”記錄著煤窯經營的發展史以及官府對礦工的維護辦法,這都是促進煤炭產業發展的措施。別看人家只是一張紙,可是記載的歷史內容,卻非常了不起。如今,門頭溝煤窯執照被收藏在國家博物館中,成為非常重要的一件寶貝,各位讀者,你若有時間去國博,一定要親眼看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