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歷史上的今天】南北朝時期的靜坐戰,竟然是一場奇怪的戰役?

靜坐戰,一般是指二戰初期,納粹進攻波蘭時,英法兩國在西線卻毫無作為,坐看波蘭滅亡的戰爭奇事。然而在歐洲靜坐戰的1400多年前,在中國的南北朝時代,也發生了一場奇怪的靜坐戰。

▲二戰時期著名的靜坐戰?

公元549年1月左右,被圍數月之久的梁朝首都建康臺城(今江蘇南京),終於盼來了救兵。臺城內外,都是南北朝赫赫有名的人物。圍城者是同時背叛東魏、西魏、南梁三個國家的侯景。被圍者,則是梁朝的開國皇帝、梁武帝蕭衍。侯景自北朝南逃後,本無意於再叛南梁,龜縮於壽陽城歇馬。

▲侯景畫像?

但因年邁的梁武帝處置失當,不小心把送侯景回東魏的訊息洩漏出去,侯景遂發兵南下直搗梁朝首都建康臺城(今江蘇南京)。梁武帝起初絲毫不把侯景放在眼裡,驕傲地說折根小樹枝就能把侯景拍死,因為侯景兵力實在太過寡弱,只有8000人。但是急轉直下的形勢很快讓梁武帝傻了眼。

▲梁武帝真像?

梁朝部署在淮南的五路圍剿大軍,居然沒有捕捉到侯景的主力,穿著青衣、騎著白馬、戴著獸面具的侯景指揮著叛軍,如鬼魅一般渡長江、入秦淮,打到了臺城之下。梁武帝是一刀一槍開國的雄武之君,雖然年已85歲,仍然亂不失智。侯景既然能夠長驅直入,臺城內2萬人的守軍絕非對手,梁武帝遂命大軍入城堅守,而後飛檄調各地駐軍入京勤王。蕭衍有十幾個子孫在外鎮將兵,掌握數十萬大軍,只要臺城堅持的時間足夠長,勤王大軍將會在秦淮河畔把侯景撕成碎片。

▲蕭衍劇照?

只不過蕭衍高估了他忠心的子孫和部將。蕭衍子嗣繁盛,他將大部分成年子孫都派到外鎮帶兵。其中尤以第六子邵陵王蕭綸、第七子湘東王蕭繹、第八子武陵王蕭紀三人為最,諸子孫所握之兵力佔梁帝國三分之一強。但他們個個自恃手中有兵有地盤,對太子之位頗多覬覦。侯景圍城之後,蕭繹等人竟然喪心病狂地想借刀殺人,待叛軍打破臺城、殺了梁武帝和太子,再收拾殘局爭奪帝位。

是以蕭氏子孫並沒有派出強兵援救臺城,聞檄勤王的都是各地異姓軍將。即便如此,梁朝援軍仍然達到15萬人,數倍於景叛軍。由於梁宗室諸王作壁上觀,十餘萬勤王軍缺乏統一指揮,諸部梁軍便公推雍州刺史柳仲禮為統帥,指揮諸軍合擊侯景。

柳仲禮素以梁朝當世第一名將自詡,他到達臺城後,立即指揮一部兵力進攻秦淮河青塘沿岸,企圖迅速瓦解叛軍的防線。侯景自忖臺城內梁軍已被長期的圍困挫盡銳氣,必然不敢趁勢出城夾擊,因而親率帳下主力突擊青塘,柳仲禮前鋒軍被整建制消滅一部,名士韋粲戰敗被殺,柳仲禮本人也在混戰中被擊傷。

青塘之戰雖只不過是場小規模的遭遇戰,但交戰雙方都是彼此的精華,柳仲禮一戰被打的膽氣全無,失去了和叛軍正面硬剛的勇氣。而梁軍諸部各懷鬼胎,不願出頭殺敵,都想先消耗別家實力,以收漁翁之利。於是乎,城外15萬梁軍便各自安營紮寨,眼睜睜看著叛軍圍攻臺城。而距離臺城最近的邵陵王蕭綸,雖然表面上積極要求柳仲禮發兵,自己卻懼怕侯景,不肯率先出兵。

梁武帝君臣父子在城內苦等來的勤王大軍,居然全無用處。梁武帝問老臣柳津(柳仲禮之父)怎麼辦,柳津說,陛下有不孝子蕭綸,臣有不孝子柳仲禮,還能怎麼辦?這場靜坐戰持續了兩三個月之久,梁軍勤王諸將居然一直老著臉皮,拒不發一兵一卒救臺城。直到侯景叛軍攻破城池,生擒梁武帝和太子蕭綱,諸軍將領見再沒什麼便宜可撈,於是大部分一鬨而散。

臺城陷落,彷彿開啟了潘多拉魔盒,梁朝丟掉的不僅是皇帝和首都,更重要的是丟掉了節操。東南半壁江山仿如玉璧墜地,從此陷入各自為戰的境地,在侯景之亂的狂潮面前,迎接梁朝的將是一場徹底的毀滅。這場戰役也驗證了那句老話:在德不在險。天下的險關要塞各有千秋,人心中的自私自利卻是別無二致。當人心離喪、世風敗壞,再堅固的城池,也挽救不了衰亡的命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