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旅遊

親兄弟, 明捅刀? 深陷俄烏戰場的俄羅斯為何會遭中亞各國的背刺?

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曾說過:“俄羅斯只有兩個盟友,那就是陸軍和海軍”。

雖然聽起來霸氣側漏,但也凸顯了幾百年來俄羅斯形單影隻的尷尬境遇。由於繼承了蒙古“噬土成性”的擴張基因,再加上大行其道的“大俄羅斯”主義思想,俄羅斯的領土雖然不斷擴張,但朋友卻始終寥寥無幾。

但俗話說“秦檜還有仨朋友”,俄羅斯再形單影隻,也還是有若干朋友並結成了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誼,這就是俄羅斯主導的獨聯體。

蘇聯解體後,因為同在蘇聯大旗下戰鬥的革命友誼,於是除了“天生反骨”的波羅的海三國和喬治亞,其它11國決心凝心聚力、永不分離。因為俄羅斯面積最大、實力最強,所以當仁不讓地成為獨聯體的老大哥,而獨聯體也成為俄羅斯對抗西方國家圍追堵截的重要依靠。

對於俄羅斯而言,獨聯體內的中亞各國因為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從沙俄時期就是俄羅斯無可取代的“軟腹部”,是俄羅斯在歐洲全心全意對抗西方國家“東擴”的後院。

然而,就在俄羅斯與烏克蘭打得難解難分之時,俄羅斯卻遭遇了後院起火的尷尬局面。伴隨著吉爾吉斯斯坦國防部突然宣佈取消原定於10月份舉行的,由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塔吉克、亞美尼亞及吉爾吉斯斯坦參加的名為“牢不可破的兄弟情-2022”的聯合軍演,俄羅斯與獨聯體尤其是中亞各國牢不可破的兄弟情似乎也不可避免地“破了防”。

那麼,為何俄羅斯與中亞各國的關係會如此尷尬,靜夜史認為這個問題一言難盡具體來說就是:

1、中亞得天獨厚的地緣位置

由於地形相對平坦且位於亞歐大陸腹地的草原帶上,中亞自古以來就是各方勢力東去西走、南來北往的必經之地,而經過各方勢力上千年的縱橫捭闔,這裡也成為“泛伊斯蘭主義”和“泛伊斯蘭主義”的溫床。

由於中亞同時毗鄰東亞、西亞、南亞、北亞及歐洲,所以自古以來“得中亞者得天下”,中亞更是成為各方強權拼命爭奪的地區,從中原王朝到波斯帝國,再到阿拉伯帝國和沙俄,中亞就在各方勢力的群雄逐鹿中城頭變幻大王旗,浸潤了各方勢力的痕跡。

而今,中亞在繼續作為俄羅斯南下印度洋的跳板以及伊朗對抗美國後方的同時,也成為我們“一帶一路”倡議的必經之地和美國威脅中俄的新陣地。

所以,在域外勢力始終風起雲湧的情況下,中亞各國的蠢蠢欲動也就不足為奇了。

2、俄羅斯頤指氣使的殖民歷史

相比於伊斯蘭宗教勢力和突厥民族勢力,俄羅斯代表的斯拉夫勢力雖然來得最晚,但對中亞的影響卻最深。

18世紀準噶爾汗國滅亡後,清朝與沙俄基本完成了對蒙古地域的“瓜分”,此後沙俄開始從19世紀開始加緊對中亞的蠶食,在利用技術優勢霸佔哈薩克草原後,沙俄繼續南下陸續征服了浩罕、布哈拉和希瓦3個汗國,更進一步控制了土庫曼,與從南亞北上的英國私分了帕米爾高原,完成了對中亞的征服。

征服中亞後,沙俄的高壓統治激起了此起彼伏的反抗。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後,俄國境內風雲激盪,中亞地區暗流洶湧,“泛伊斯蘭主義”和“泛突厥主義”死灰復燃。

為防止中亞“得而復失”,蘇聯在1924年於中亞推行“民族識別”,人為創造了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土庫曼和吉爾吉斯5個全新的民族,並將各民族的勢力範圍劃分得犬牙交錯,從而徹底壓制了沉渣泛起的“泛伊斯蘭主義”和“泛突厥主義”,隨後中亞五國陸續升格為蘇聯加盟國。

由於中亞各國遊牧民族起家,又經歷了千百年的廝殺,經濟基礎不是一般的差,所以一直需要蘇聯的救濟,這也是蘇聯解體時中亞各國對蘇聯戀戀不捨的重要原因。

但問題是,蘇聯解體時的俄羅斯一心擁抱西方,對中亞“包袱”避之不及,中亞只能被迫獨立。而此時的美國,在東歐步步緊逼還不滿足,中亞很快成為圍堵中俄的新天地,於是伴隨著美國勢力的趁虛而入,大量NGO組織落地生根,成為攪動中亞風雲甚至挑起“顏色革命”的罪魁禍首。

而因為蘇聯解體後斯拉夫勢力的全面退潮,土耳其成為“泛突厥主義”的領袖,再配合枯木逢春的“泛伊斯蘭主義”,中亞成為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三股勢力的樂園,這也是上海合作組織橫空出世的重要原因,而上合組織也成為俄羅斯維繫與中亞各國關係的新紐帶。

3、普大帝損人害己的戰略短視

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再也不復超級大國之勇,也失去了看住中亞場子的能力,所以連土耳其這樣的二流角色都敢撒野,俄羅斯的“軟腹部”越來越危險,可以說如果不採取手段,俄羅斯將因為失去中亞徹底陷入被動,

事實上俄羅斯也確實努力了,比如在哈薩克被顏色革命折騰得內憂外患時,俄羅斯主導的集體安全組織果斷出手幫助穩定了局勢。

但問題是,這種“穩定中亞,保家衛國”的操作,始終被俄羅斯認定為對哈薩克的救命之恩,這就讓哈薩克越來越不爽。

所以,託卡耶夫很快選擇“忘恩負義”,比如在俄烏對抗爆發後,託卡耶夫當著普京的面拒絕承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是獨立國家,烏東4地區“公投入俄”後哈薩克更是帶頭反對,並且針對普京對納扎爾巴耶夫的熱捧,託卡耶夫也選擇了反攻倒算,甚至連首都名稱都改回了阿斯塔納。

託卡耶夫的一系列動作令俄羅斯相當不滿,於是普京掐斷了哈薩克的石油出口管線,但託卡伊夫很快就宣佈要建立繞過俄羅斯的心通道,公然不給普京面子。

而至於烏克蘭駐哈大使攻擊俄羅斯,扎哈羅娃指責哈薩克沒有驅逐的行為,哈薩克更是進行了強硬且嚴肅的迴應,迫使俄羅斯認識到:你是哈薩克的哥,不是爹!

哈薩克如此“大逆不道”,其它中亞國家也就更沒什麼好氣了。尤其是塔吉克,當年為防範東方鄰國的影響力西進,俄羅斯硬是壓著中吉烏鐵路20多年,讓本就家徒四壁的塔吉克長期一貧如洗。如今因為俄烏對抗的壓力,普京高抬貴手,中吉烏鐵路才破土動工,你讓塔吉克如何對這遲到了20多年的“恩情”感恩戴德?我頂你個肺好嗎?

而就是這樣吝嗇的“偏愛”,同為俄羅斯中亞小弟的吉爾吉斯斯坦也享受不上,誰讓你不像塔吉克一樣挨著阿富汗,方便俄羅斯繼續南下印度洋呢?

所以,挨著我們的三個中亞國家,對俄羅斯都很有意見。拋開永久中立的土庫曼,烏茲別克雖然因為不挨著中俄與俄羅斯保持了相對友好的關係,但蘇俄民族識別,對這個人口最多中亞國家的打擊可想而知。

4、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見縫插針

所以,中亞各國對俄羅斯的“叛逆”絕非偶然,俄羅斯實力在蘇聯解體後的一落千丈則是中亞地區見異思遷的根本原因。

對於俄羅斯而言,因為實力的力不從心,最好的辦法就是借力打力,畢竟美國才是當前俄羅斯的最大敵人。

但從幾百年來的歷史發展來看,俄羅斯對東方鄰國的戒備深入骨髓,時至今日依然不敢開放遠東。而中亞地區作為俄羅斯的“軟腹部”,就更不敢輕易放手,可以說所有的讓步都是建立在俄羅斯面對西方壓力的背景下。

在這樣的背景下,俄羅斯除了在中亞的吃相越來越不好看,更被美國等西方國家輕易利用。畢竟,只要殺入中亞,就是圍堵中俄的又一次重大勝利,美國不在乎中亞到底是誰主導,最好是看著兩個大國打下去。

而這種情況對於俄羅斯而言勢必越來越不利,畢竟,沒有哪個小弟願意“共苦”幾十年看不到“同甘”的希望,更不想在嚴絲合縫的圍追堵截中陪著俄羅斯成為眾矢之的。

所以,只要俄羅斯一天不認清自身越來越力不從心的現實,不能同東方鄰國保持密切合作,那麼美國等西方國家勢力的滲透就會越來越肆無忌憚屆時不僅東方鄰國受到嚴重威脅,俄羅斯也將腹背受敵、痛不欲生。

但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讓俄羅斯放棄高高在上的姿態難於登天,所以俄羅斯與中亞國家的關係也就難以轉圜。再加上俄羅斯在烏克蘭一系列能在中亞“推己及人”的操作,中亞各國與俄羅斯越來越離心,甚至背刺俄羅斯也就不足為奇。

所謂“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中亞各國與俄羅斯的鬥爭,似乎也逃不過“烏克蘭第二”的尷尬命運。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