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張即之:南宋著名書法家,書法水平堪比唐朝詩人,卻被後世低估了!

南宋有位書法家,你可能很少聽見他的名字,但一旦欣賞過他的書法,一定會對他獨特的風格印象深刻,一眼就能認出他的字來。

他就是張即之。無論在當時的政治圈還是書法圈,張即之都是響噹噹的人物。張即之生於名門官宦家庭,是唐朝中期著名詩人張籍的八世孫,參知政事張孝伯之子,愛國詞人張孝祥之侄,不僅在書法上頗有成就,在政治上也很成功,官至太子太傅。

宋朝,是文人的黃金時代,但在南宋做書法家是一件尷尬的事情。論法,唐人已經登峰造極,論意,也被蘇黃米蔡四大家玩到極致。在楷書衰退的南宋,張即之力挽頹勢,以中楷書寫的佛經作品數量最多,算得上是中興楷書之舉。

就是在這樣的窘境下,偏擠出一個巨人張即之,南宋文化崇尚理學,而張即之寫字可以說是不講理學。張即之以行書和楷書聞名於世,在書法上有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對後世的趙孟、王文治等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張即之的大字,爽!

先來看他的一幅字吧,無款,被人稱為亂碼,一經展出,強力吸睛。全文共10個字,標價30萬-45萬,一個字價值4萬5!

“將茅草益人常住庵鎮在”這是什麼意思,簡直是一堆亂碼啊!其實,它來自於唐代禪師石頭希遷所作的《草菴歌》的第一段,原偈是:

吾結草菴無寶貝,飯後從容圖睡快。成時初見茅草新,破時還將茅草蓋。

住庵人,鎮常在,不屬中間與內外。世人住處我不住,世人愛處我不愛。

張即之呈現的亂碼狀態,應該是作品受到一定程度的損毀,失掉了部分字,後人用現代藝術,修改成了一段能通順理解的文字。正確的斷句是:“將茅草益,人常住,庵鎮在。”再結合上文中的草菴歌,是不是就容易理解了?

張即之尤其擅長大字榜書,像關西拍賣的這件,用禿筆書寫,結體粗闊嚴正,筆劃筋骨雄健,張即之的大字榜書氣象正大,看似不拘小節,卻筆筆又都在法度之中,很多筆畫像是掃出來的,不見得都是中鋒用筆,然而依然力屈千鈞,頗有意趣。

他的大字,是不是看著特別爽,大氣迴腸的感覺!

再來一副大字,感受一下張即之書法劍走偏鋒的酷帥力量感!

如果你認為張即之只會寫大字,就錯了,他的小字也能千嬌百媚。

有人說張即之的華嚴經殘卷,如美人呼吸,繚繞眼前。他寫小字的牽絲,這種細如髮絲的連線之筆,是不是有種氣息繚繞、吐氣如蘭的感覺?

張即之書宗唐人,結體嚴謹,筆法險勁,潑辣蒼勇,對當時書壇影響很大,南宋著名的禪師無準禪師的大字,就是學自張即之。金人尤喜其墨,視以珍奇,北方金人亦多效其體。值得一提的是,張即之在世時,他的書法已經傳到了日本。京都東福寺藏的“方丈”題詞,為張即之所寫,是由寺廟開山祖師專門去南宋所求,這件作品和側峰筆法非常相似。

張即之的書法,在網路上受到一致好評:網友說的他的字像罩著霧浮出水一樣。

讚歎其神奇的控筆運墨能力,表示想學。像刷子寫出來的一樣,不是所有大字,都有張即之這般力量!張即之的字貴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