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三峽工程建設致白鶴梁水下博物館 白鶴梁題刻 成典範

白鶴梁題刻未被淹沒前的原貌(圖片來源: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官網)

由於三峽工程的建設,白鶴梁淹沒在水中,為了保護這處文化遺產,建立了水下博物館。圖為近日,一位觀眾透過觀景窗清晰觀看保護罩內靜臥水中的白鶴梁題刻。(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2021年3月1日,《長江保護法》正式施行,其中提出要加強長江流域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繼承和弘揚長江流域優秀特色文化。位於長江重慶涪陵段的白鶴梁題刻原址水下保護工程,即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是長江流域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典範,讓我們走進“世界首座非潛水可到達的水下遺址博物館”。

1 延續千年的水文寶庫

巴國故都涪陵,古稱涪州,位於長江三峽庫區上游,長江與烏江交匯處,是一座古老而富有活力的濱江城市。

白鶴梁是涪陵段長江江心的一道天然石樑,長約1600米、寬約10米至15米,常年有白鶴群集樑上,傳說古代道士爾朱通微修煉得道,在石樑上乘白鶴而去,“白鶴梁”由此得名。

白鶴梁以14。5度北傾江心,傍水而存,隨波而臥。這道天然石樑由堅硬的砂岩和軟質的頁岩互動疊壓,220米長的中段巖面成為題刻的最佳選點,於是便產生了洋洋大觀的白鶴梁題刻。

涪州先民們以白鶴梁上雕刻的石魚為水標,觀測長江水位的變化,石魚出水則意味著一個少雨枯水週期的過去,豐收年景將至,當地有“江水退,石魚見,即年豐稔”之說。因而每當石魚出水,人們便奔走相告,觀魚者紛至沓來,或作文,或賦詩,記事抒情,弔古懷舊,“喜而記之”,刻於石上。不少細心的人還將石魚出水日期,石魚到枯水面的距離,觀魚者姓名等刊刻在石樑上,形成了極其珍貴的水文記錄。

白鶴梁上共有各類題刻165段,計有文字1萬餘字,高浮雕、淺浮雕和線雕石魚共18尾、觀音2尊、白鶴1只。題刻分佈於石樑的不同位置,常年淹沒於水位線下,只有冬季江水枯落時才顯露水面。

其中的108段提供了水文資訊,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時間最早、延續時間最長、數量最多的水文題刻,生成年代可以上溯到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前,記錄了距今1200多年間的72個枯水年份的水位,系統地反映了長江上游枯水年代水位演化情況,是一座舉世公認的典型的古代水文站。

最早鐫刻於樑上的兩尾石魚始刻於唐廣德二年前,現存一尾及隸書“石魚”二字。“蓋因歲久剝落,形質模糊,幾不可問”,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涪州知州蕭星拱重刻雙鯉,並題有“重鐫雙魚記”。這兩尾石魚是古人用以觀測長江枯水水位的獨特水標。每當江水枯落,石魚出水,人們透過觀察魚眼與枯水面之間的距離來判斷江水枯落程度,這和現代水文站所使用的“水尺零點”原理相同。

1963年,考古專家來到白鶴梁上考察,並對雙魚進行了精確的施測,驚奇地發現石魚眼睛的高程與川江航運部門涪陵地區的水位零點在同一水平線上,又科學地測定出石魚魚腹高程相當於歷年枯水位平均值。石魚眼睛作為零點水位標尺,比英國人在武漢江漢關水文站所設立的第一根水尺早1100多年。

白鶴梁水文題刻對於長江水利資源的開發利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特別是為葛洲壩水電站和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興建提供了確切可靠的科學依據。這種以歷史水文題刻為基礎的研究方式,可以說是世界水文史上的一大創舉。

2 多姿多彩的水下石刻

據記載,“值石魚出水,歷代文人雅士治舟來白鶴梁上,駐足流連,吟詩作賦,題銘江心”。最初以記錄水文資料為功能的白鶴梁題刻,在長江先民手中又發生著奇妙的變化。人們把水文觀測和記載工作藝術化,洋洋大觀的水文資料變成了中華藝術的寶庫。

白鶴梁題刻留下了唐、宋、元、明、清及近現代一千多年的字跡,由於常年處於水下,雖經數百年乃至近千年仍字跡清晰。題刻縱橫交錯,篆、隸、行、楷、草諸書皆備,如楷書“吳縝題記”,草書“劉鎔經題詩”,篆書“姚瑾元題記”,隸書“馮和叔等題銘”,尤以宋代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的行書題刻“元符庚辰涪翁來”最為著名。字跡之外,“張八歹石魚”“李寬雙魚”“董維祺石魚”“白鶴時鳴圖”等影象也都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故而白鶴梁題刻也被稱作“水下碑林”,是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

在白鶴梁上留題的人幾乎都是古代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官員,是古代社會的精英人士,可考姓名者有三百多人,部分題刻留下了他們愛國愛民的思想、擔當天下的抱負。

白鶴梁上題刻不僅有為官清廉的官員吳革;也有節用愛人的官員黃壽;還有興利除弊、賑濟災民的張師範,他離任時,老百姓泣送道旁,立祠來紀念他對當地所做的貢獻。

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吳革在涪州為官,其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深受人民愛戴。《宋史·忠義傳》中有吳革的傳記,主要記載的是他在北宋末年,佞臣張邦昌受金國扶持建立政權,吳革堅決反對,為其所執,從容就義。

吳革在白鶴梁刻下了一段話:“《易》以包(通庖,廚房)無魚為遠民,民固可近不可遠。餘牧是邦久矣,今歲魚石呈祥,得以見豐年,而知民之不遠也。”《周易》六十四卦有一“姤卦”,唐代經學大家孔穎達在《周易正義》中詮釋此卦時,說:“庖之無魚,則是無民之義也”。吳革的這段話表達了他親近於民,為民所想,辦民所需的情懷,同時也驗證了“石魚出水兆豐年”的說法。

明正德五年(1510年),涪州知州黃壽在白鶴梁觀石魚並題五言律詩:“時乎鸞鳳見,石沒亦是豐。時乎鴟鴞見,石出亦是兇。豐兇良有自,奚關水石蹤。節用愛人心,胡為有不同”。

他認為,如果老百姓遇到了清官,石魚沒有露出水面也是豐年,如國遇到了貪官,即使石魚露出了水面也是凶年。豐與兇跟石魚是否出水是沒有關係的,而與為官者是否關心百姓密切有關。因此,他奉勸為官者節用愛人,造福一方百姓。

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涪州知州張師範在白鶴梁鐫刻了一尾石魚,鐫刻技術精湛。時隔兩年(即1815年),他在石魚出水時又特意題詩一首:“石鯨自有形,躍入蛟龍宅。霖雨及時行,永顯濠梁跡”,表達了他希望及時雨能給涪州百姓帶來豐收的美好願望。

3 涅槃重生的長江明珠

由於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使得庫區水位發生改變,當三峽蓄水達到175米高程時,白鶴梁將位於40米深的水下,這些銀鉤鐵畫、瓊章玉句,面臨永久隱沒在江波之中的困境。如何採取有效措施對白鶴梁題刻本體和題刻環境進行保護,讓白鶴梁絕處逢生,成為三峽文物保護工作者的一道難題。

為此,國家特意組建了一支專家隊伍,其中包括多位科學院和工程院的院士。在長達十年的調研分析中,專家們創造性地提出了七大方案,考慮到白鶴梁無可替代的科研價值和藝術價值,無論轉移還是複製都將造成不可逆轉的巨大損失,所以專家們排除了將白鶴梁完整切割、轉移以及對原址不做保護、重新仿造的思路,而選擇在白鶴梁的原址上進行保護的做法。

2002年,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葛脩潤教授提出的“無壓容器”保護方案脫穎而出。“無壓容器”方案的原理是在白鶴梁上修建一座巨大的無壓容器作為保護殼體,並在容器內注滿過濾後的長江水,使保護體內部的水壓與外部長江水壓達到相對平衡。在容器內部,採用先進的裝置及技術對長江水進行沉澱、消毒、活性炭去淤等以減少對題刻文字的侵蝕,使得白鶴梁題刻安然地儲存在水中。

2003年2月13日,白鶴梁原址水下保護工程正式開工,整個保護工程由“水下博物館”、“連線交通廊道”、“水中防撞墩”和“地面陳列館”四部分組成。經過數年嚴謹施工,一道道技術難關被攻克,最終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在2009年5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

在地面陳列館展廳內設有“生命之水”“長江之尺”“水下碑林”“三峽明珠”等展覽單元,詳細介紹了白鶴梁題刻的科學價值、人文價值和保護歷程。而後,透過乘坐一條長達91米的隧道式自動扶梯,遊客可以進入水下參觀區,在70米長的環形參觀走廊中漫步於長江水下40米處,透過水下視窗近距離觀賞白鶴梁題刻,獲得穿越水下時空的體驗。截至目前,有接近兩百萬來自全球各地的遊客來到白鶴梁,欣賞這處獨一無二的長江文化遺產,感受到中國人對於長江文化遺產保護的用心良苦。

白鶴梁的保護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文化遺產保護理念,是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的典型範例,它不但實現了自身的涅槃重生,也給同類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巨大啟發。(楊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