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商代青銅面具的神奇用途,竟然是用來做這個的,你知道是什麼嗎?!

提起殷商時期的青銅面具,大多數人想到的,可能是著名的三星堆中的縱目人面具以及黃金面具,在邊陲之地尚且有如此令人驚歎的存在,難道中原地區就沒有像樣的面具?如果有的話,這些面具最初又是作何用途?

目前發現的商代青銅面具的數量,雖不如其他青銅器那麼豐富,但也是有跡可循。有意思的是,我們從幾個地點出土的青銅面具上,不難看出殷商人塑造的面部特徵,有著高度的一致性:突出的眼球,整齊的牙齒,眼眶相連,倒是挺像猴子模樣。

第一件是西安老牛坡商代墓葬出土的3件人面具,這幾件人面具的形制都是一樣的,其五官與人面具相近,雙目內陷,眼球鏤空外凸,鼻子高挺,有兩個鼻孔,咧嘴露牙,兩隻耳朵中部鏤空,兩耳垂部各有一個圓孔,高6。5釐米,寬8。5釐米。

第二件是江西新幹大洋洲商墓的青銅面具,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件。這個雙面神的面具整體呈倒置的等腰梯形,兩面均有鏤空的眼睛,豎耳上尖,寬鼻子,高顴骨,口微張,嘴中的牙齒引人注目,上面四顆牙,下面八顆牙,除了下犬齒外卷似獠牙外,其餘均作長方形。在其頭頂正中有圓管,兩側各出一角,面具下端則有方銎。

第三件是城固縣的青銅人面具,形似人面,眼睛周圍凹陷,形成一個近似心性的圖案,眼球突出,中為圓孔,鼻子高聳有兩鼻孔,雙耳橫出,耳朵中部鑄有孔洞,嘴部大多鏤空並鑄有兩排牙齒,面具正面突起,背面光滑內凹,有的額頭和下巴處有一到兩個鑄孔。

第四件則是殷墟西北崗王陵區M1400墓出土的人面具,其出土於大墓的東側墓道處,通高22釐米,通耳寬24釐米,造型非常接近人面,面容平和,下巴略尖,眉毛彎且長,耳朵大而圓,塌鼻樑,但其眼部和口部均未作鏤空處理,耳部也未穿孔,在其頭頂有一高3。4;imitate的紐柄,可供懸掛或提拿。

從年代上看,新幹大洋洲面具處於殷墟二期,西北崗王陵區面具處於殷墟二期晚段,老牛坡商墓面具屬於殷墟四期,城固面具因為沒有地層,透過其他青銅器的比對,其大致年代約在殷墟二至三期。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按照年代順序將以上四種面具按早晚進行排列:

不難發現,新幹大洋洲出土的青銅雙面神面具,可以算得上是格外另類的存在,迄今尚未發現與此完全相同的器物,作為最早出現的人形面具,它卻有很多特徵被之後的青銅面具所延續,這便是外凸的眼珠,深陷的眼眶以及整齊的牙齒。

而西北崗王陵區的面具,則完全與其他三類格格不入,鼓鼻樑、高顴骨、小口尖下巴、吊眼,如此寫實的特徵,幾乎已經能夠從中辨認出其蒙古人種了。這表明,殷墟的青銅面具並非是其他方國的進貢之物,而是中原王朝自己製作的器物。

而城固出土的青銅面具則和之後的老牛坡面具幾乎如出一轍,只是老牛坡的面具尺寸要比城固小一些。所以,從時間上看,老牛坡的青銅面具極有可能是在城固青銅面具的影響之下產生的。

那麼,這些青銅面具在殷商時代,具體是做什麼用途?

中國歷史上存在一個漫長的巫術盛行的時代,從新石器時代就已經產生,而殷商更是一個瀰漫著鬼神崇拜的時代。

基於這個大的歷史背景,有學者提出了這麼幾種面具使用的可能性:

巫術本質上說,是人類企圖利用或戰勝“超自然力”的一種手段,而面具則在這個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工具和媒介作用,是巫師藉以通神的重要法器。在很多民族學材料中,他們認為面具正是神靈、鬼魂和祖先的化身和憑藉之物,巫師帶上面具,便成為鬼神的代言人,他既可以代表鬼神向凡人傳達旨意,又能代凡人相鬼神傳遞願望。

從原始社會後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私有觀念的產生,部落之間的戰爭日益頻繁。而青銅面具在戰爭中的作用就逐漸凸顯,比如,它既可以被用來保護頭和麵部u,也可以利用面具來改變自己平凡的外貌,使之證明恐怖、威猛兇惡,以此在戰場上威懾敵人,從而取得軍事上的勝利。這點,倒是和後世的美男子蘭陵王有點像了。

當然,還有其他的說法,比如將其作為盾飾、馬冠飾和車飾來看待。其實不論這些面具作何用途,其或多或少與超自然力量有關,因為將人的形象再現於物體之上,本身就是一種既危險又充滿誘惑力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