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黃河幾字彎一帶上的中華文明史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遺產巡禮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小佘太鎮境內的秦長城烽燧(2020年10月16日攝)彭源攝

黃河幾字彎一帶,遠古時期就滋養哺育著人類文明。

徜徉歷史的滾滾長河,這裡既印刻著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又傳承著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佳話,是華夏農耕文明的沃土、中國早期畜牧文明的搖籃和北方馬背民族縱橫馳騁的遼闊舞臺。珍藏在黃河幾字彎一帶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將中華文明史書寫得璀璨奪目、熠熠生輝。

文 | 殷耀 張雲龍 朱文哲 於嘉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本文轉載自“瞭望”APP客戶端,原文首發於2021年3月20日,原標題為《從神秘久遠的河套人到民族交融的土默川》,原刊於《瞭望》雜誌2021年第12期。

河谷裡的人類文明搖籃

鄂爾多斯市南部一望無際的毛烏素沙地上,有一條深深下切的河谷。這條河名為薩拉烏蘇,蒙古語意為黃水,是黃河支流——無定河上游的一部分。千百年來,薩拉烏蘇河將所經之處切割成七八十米寬的彎曲峽谷。湍急河水侵蝕河岸,隨著河岸塌落,原本深埋地下的各類物質被撩開神秘面紗。

鄂爾多斯市烏審旗文物專家白慶元說,1922年,法國地質古生物學家桑志華在牧民旺楚克的帶領下,來到薩拉烏蘇峽谷,採集了許多哺乳動物化石、人工打製的石器和3件人類股骨化石。1923年,桑志華邀請學術上更勝一籌的法國地質古生物學家德日進在薩拉烏蘇進行更廣泛系統的調查研究和科學發掘,清理出200多件人工打製的石製品和骨角製品,特別是發現一枚幼兒的左上外側門齒。這是中國境內發現的第一件有準確出土地點和地層記錄的人類化石,在中國乃至整個亞洲古人類學界舊石器時代考古學研究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考古學家裴文中先生首先使用“河套文化”和“河套人”這兩個名詞。“河套文化”由在鄂爾多斯薩拉烏蘇文化遺址和寧夏水洞溝古人類文化遺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存共同構成,而“河套人”就以那顆牙齒為代表。

鄂爾多斯博物館副館長甄自明說,多位地質學家研究認為,河套人生活年代應為14萬年至7萬年前,是目前中國乃至亞洲發現的時代最早的晚期智人(即解剖學上的現代人)之一。

在薩拉烏蘇文化遺址,中國專家細緻研究河套人狩獵、用火、石器和骨器製作等,發現狩獵不但是當時人類生產生活的最重要活動,而且是人類最早改變全球環境的開始。

長城與黃河的握手

位於河套平原的巴彥淖爾因為擁有宜居富饒的環境,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了人類活動。在黃河北岸的陰山岩壁上,遠古人類磨製鑿刻出千姿百態的巖畫,有象徵天體崇拜的太陽神、月亮神,有人物舞蹈、穹廬氈房,還有記錄戰爭的騎士列隊、刀槍旗戟。而數量最多、鑿刻最精緻的當屬虎豹龜蛇和騾馬牛羊。給今人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

除了巖畫,蜿蜒在陰山主脈上的秦漢長城也蘊藏著黃河幾字彎的歷史滄桑。巴彥淖爾市文物專家胡延春說,全市境內有4條長城,最南側的陰山山脈烏拉山段南麓一帶土夯長城是戰國趙長城;向北至陰山主脈上有幾段用石料壘砌的長城為秦長城,後被漢代加固、修繕和延伸;再向北延伸至廣袤牧區,有兩條並行的長城,均為漢代修築,稱為“漢外長城”。這4條長城的總長度超過1000公里。

記者前往烏拉特前旗小佘太鎮的陰山腹地時,看到整段長城所用石料基本是人工敲砸而成的條狀和長方體石塊,間雜少量自然石塊,採用層層交錯疊壓的方法壘砌,內外壁面規整。

依託長城,巴彥淖爾市境內還分佈著雞鹿塞、高闕塞、受降城等重要遺址,曾是連線北方草原與中原地區的關鍵紐帶。在雞鹿塞,隋煬帝楊廣留下詩句:“鹿塞鴻旗駐,龍庭翠輦回。氈帳望風舉,穹廬向日開。”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中,黃河幾字彎和陰山一帶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地區之一。在陰山以北的草原牧區與陰山以南的農耕地區之間,人們常常商貿往來,以滿足對差異化產品的需求。

黃河幾字彎和陰山一帶還是重要的國際貿易通道。隋唐時期,陰山山脈大青山段是突厥牧產品與中原農產品的交易地點,並形成一定規模。一直到清末民初,這裡還是草原絲綢之路、萬里茶道的交通要道。

如今,黃河北岸的巴彥淖爾成為華北溝通大西北、貫通大西南、連線蒙古國的交通樞紐,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包頭的城市建設疏朗大方、氣度不凡,包鋼集團產出的高鐵鋼軌長度超過1萬公里。呼和浩特作為自治區政治文化中心,正在用匯集大資料、智慧應用等技術手段的“城市大腦”為各族群眾提供更便利的服務。

民族交融的前沿

在呼和浩特,常見以“板”命名的村莊。比如,位於呼和浩特市東南的和林格爾新區,就有公佈板、姑子板等村莊。事實上,“板”是“板申”的蒙古語音譯簡稱,含義是房屋。這些村莊名稱體現了蒙漢民族交融的特點。

明朝嘉靖年間,蒙古土默特部首領阿拉坦汗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一帶的土默川遊牧並崛起。為發展農業生產,他招納漢族從事農耕,當地出現許多蒙漢雜居的村莊和集鎮。數年間,土默川上開田萬頃,數百板申相連。到萬曆初年,進入土默川開荒種田的漢族達10萬人。他們聚居於板申,在生產生活、文化、醫藥等方面廣泛交流,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

1572年,阿拉坦汗和王妃三娘子在土默川主持修建一座城池,明政府提供了部分建築材料。城池建成後,明政府賜城名為“歸化”,就是今呼和浩特舊城區前身。修建歸化城時,阿拉坦汗老病纏身,築城之事主要由三娘子運籌謀劃,因此,許多當地人親切地把歸化城稱為“三娘子城”。當時,三娘子一直維護著土默川的和平局面,當地出現各民族“醉飽謳歌,婆娑忘返”的景象。

古老的歸化城如今成為日新月異的草原現代新城呼和浩特。作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擁有伊利、蒙牛等企業,是當之無愧的“中國乳都”。當地還依託氣候冷涼、地質穩定、電價優惠等優勢,建設大型雲計算資料中心,吸引數百家大資料應用企業,在智慧城市、電子商務、資訊惠民等領域進行深度應用開發。

對生活在呼和浩特市及周邊地區的漢族而言,他們的先人有不少是透過走西口來到這裡的。走西口人帶來了別具一格的曲藝和美食等特色文化。在內蒙古沿黃河兩岸農家做客,常會吃到用糜米制作的酸粥。相傳,酸粥最初流行於山西河曲,不少走西口人把它引入包頭、呼和浩特、鄂爾多斯、巴彥淖爾等地。走西口對晉陝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產生影響。晉西北人愛喝磚茶,煮磚茶時加點鹹鹽,大碗喝烈性酒,大塊吃牛羊肉,多是從生活在西口之外的蒙古族那裡習得的。

人口流動帶動了文化傳播,拉近了地區和人與人間的距離。走西口促進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與其他地區的交流,增進了蒙漢民族之間的感情,對國家的繁榮穩定產生了積極影響。

延伸閱讀

今日黃河幾字彎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黃河兩岸風光(2017 年 7 月 30 日攝) 連振攝

文 | 殷耀 張雲龍 於嘉 朱文哲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本文轉載自“瞭望”APP客戶端,原文首發於2021年3月20日,原標題為《今日黃河幾字彎》,原刊於《瞭望》雜誌2021年第12期。

千百年來,綿延萬里、奔流不息的黃河,哺育著中華兒女,孕育了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從上游進入中游,黃河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等地如弓般拉出一個全長830公里的幾字彎。黃河九曲,這一最大的幾字彎物阜民豐、文化燦爛,經濟總量佔內蒙古自治區六成以上,發展前景廣闊。

遠古時期的黃河幾字彎就哺育了人類文明。這裡的文物古蹟印刻著東西方文化碰撞的痕跡,流傳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故事。這裡既是農耕文明的沃土,又是馬背民族縱橫馳騁的遼闊舞臺。各族人民在這裡安居樂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諧發展之美。在長期交往中,晉陝一帶漢族民歌與蒙古族傳統音樂融合發展,形成迴盪在黃河兩岸的漫瀚調。隨著生活越來越好,人們在傳承弘揚這些優秀文化藝術的同時,不斷豐富精神家園。幾字彎附近的草原上,一些牧民不僅讀書、藏書,還寫詩、出文集,就連蒙古族祭祀的敖包也有以書為主題的。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正在這裡散發出璀璨的光芒。

天下黃河,唯富一套。在幾字彎頂部的巴彥淖爾市,既能看到鬱鬱蔥蔥的良田,又能欣賞流金溢彩的向日葵花海,還有各具風情的田園鄉村佈局在城邊。過去,農業初級產品多,農牧業企業和品牌小而散,農牧民生產方式傳統落後,很多產品“養在深閨人未識”。

近年來,當地依託發達的灌溉農業,夯實特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礎,打造“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探索具有河套灌區特色的農牧業現代化之路,向生態優先、綠色高質量發展目標加速邁進。

幾字彎沿岸,還分佈著“中國乳都”呼和浩特、“草原鋼城”包頭、“煤海”鄂爾多斯等城市,它們構成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核心區,擁有裝備製造、現代能源、農畜產品加工等產業。

“一煤獨大”“傻大黑粗”“高耗能”“高排放”“低端”“初級”曾是這些產業的代名詞。隨著對新發展理念的深刻領悟和全面貫徹,幾字彎沿岸重點城市正著力轉變傳統觀念,向高精尖與精細化努力,延長產業鏈,豐富供應鏈,部署創新鏈,提升價值鏈,在努力守護好“綠色”這一最大財富的前提下,走一條符合戰略定位、體現地方特色,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蘆葦蔥蘢的溼地、雄渾巍峨的峽谷、生機勃勃的綠洲、廣袤無垠的沙海……生態資源豐富的黃河幾字彎,關乎我國北方生態安全。然而受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這裡生態環境比較脆弱。

為科學有效保護和修復生態,沿岸地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一些地方已從昔日風沙源頭變為重要生態屏障。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在這一戰略下,幾字彎地區的發展藍圖已經繪就。當前,各地正著力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守牢生態環境安全底線,努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高水平保護、文化事業進一步繁榮、群眾生活更加美好,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