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泌嘗取松】枝以隱背,名曰養和,因以獻帝,四方爭效之

泌嘗取松樛枝以隱背,名曰‘養和’,後得如龍形者,因以獻帝,四方爭效之。——《新唐書·李泌傳》

眾所周知,樹根本是一種平凡之物,環視我們身邊,隨處可見,似乎並無特別之處。實則不然,樹根妙在它本身的神韻,透過匠人手中的錘子與刻刀,成為巧奪天工的藝術品,被賦予新的內涵,造就其獨特的藝術美和觀賞價值。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放眼於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很多老手藝正在被工廠的流水線一點點的取代,手藝人與工匠精神少之又少。當下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我們接受著碎片化的文化,藝術被炒作為商品,手藝人步履維艱。

根雕藝術簡言之就是以樹根、樹身等的自身形態進行創作,因勢造形,透過賦予定義、加工處理後創作出來的作品。根藝起源很早,早在隋唐時期,根雕就在民間被廣泛流傳,也得到皇室貴族的喜歡,韓愈的《題木居士》有描述,《新唐書》也有記載。根雕藝術在宮廷和民間同時發展,技術愈加成熟。

根雕藝術在我國的發展起起落落,清朝曾出現過一大批根雕藝術家,根雕創作也因此到達新階段。藝術家們繼承根藝的優良傳統,創作出有價值的作品,促進根雕工藝水平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的故宮、頤和園等地方都存放著許多清代的根雕珍品。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迅猛發展,帶動文化的發展,根藝事業煥發出蓬勃生機。根雕藝術走上了更正規化之路,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福建、浙江、安徽等省的根雕遠近聞名,根雕藝術廠家不斷增加,根雕生產形成了相應的規模。除此之外,廣西桂林也是許多根雕愛好者所到之處,此地在巨型根雕市場上赫赫有名。根雕藝術七分天成,每一個藝術品都是不可複製的存在,收藏價值不言而喻,從事根雕的師傅數不勝數,主人公龍從海就是其中一員。

男子造根雕500羅漢,吸引來許多收藏者,有富豪開價100萬後又反悔,現今爛在倉庫長出蘑菇,結果讓人意想不到,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要提到的龍從海,是一位傾其一生與樹根相伴,視樹根為生命之人。作為巨型根雕師傅中的他,在15歲那年,初中畢業之後就毅然決然放棄學業。深知通往成功的道路並非只有一條,他從此踏上學習根雕之路,一心撲在根雕上。學徒期間真的非常辛苦,手不知道受了多少傷,龍從海為心中的熱愛和理想,願意過截然不同的生活。

根藝創作從選材、製作到命名,歷時不少,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作為手藝人,必然擁有一雙心靈手巧的手,年紀輕輕的他靠著雙手和簡單的工具,逐漸在根雕創作上得心應手。人們常說“朽木不可雕也”。但是對於根雕藝術來講,“朽木”可雕,且更能突顯藝術家的手藝。在樹根上“作畫”,為朽木賦予靈魂,將作品表達的淋漓盡致,他用雙手換取到第一桶金。

龍從海一直很喜歡佛像雕刻,對根雕除了熱愛和專注,還有虔誠和敬畏,在他的手上,各種佛像被塑造得神態迥異、各具特色,誰還會想起它們當初只是普通不過的樹根。2017年,龍從海憑著賣力的付出,用多年積攢下來的錢開了自己的根雕廠,依靠自己,在創業之路上奮力前行。隨著自身技術成熟、能力提升,龍從海在巨型根雕的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醉心雕刻佛像,體會生命的輪迴,他不會為一個根而毀掉一棵樹,仔細觀察樹根本身的形狀,一切尋找都是隨緣。一把刻刀,一個樹根,在一片空間,追尋內心,塑造出佛像的模樣。然而萬萬沒想到,市場行情會瞬間出現鉅變,根雕的價值暴跌,市場一片慘淡,以前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像是突然間消失了一般。完成的作品不再有人過問,車如流水馬如龍的繁榮場景不再,龍從海一下迷失掉方向。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該何去何從龍從海必須要給自己一個選擇,在選擇中尋找機會。

對於當前市場形勢,龍從海沒有選擇退路,他遵循自己內心的想法,想傳承並弘揚手工創作,他決定雕刻500羅漢。試想一下,500羅漢原材料得是多大的樹,才能成就最終的作品,壯觀的作品定能帶來視覺上的衝擊。木材遠遠不夠符合要求,為了木材要東奔西跑,前前後後得搭進去數不盡的時間和金錢。

對於根雕藝術家來說,心中的天地多大,創造的作品就會有多厚重。可很多同行的師傅都覺得不可思議,他們心裡都明白龍從海這樣做的風險和挑戰有多大。即使這樣,龍從海依然堅定自己的想法,他要用雙手錶達崇高的意境,創造出具有象徵性的作品,實現自己的心願。

拿出身上最後的錢,龍從海咬牙買了一根完整的巨型烏木,計劃用兩三年時間雕刻出500羅漢。隨著作品初見雛形,精美的手藝和獨特的造型引來各地收藏家的目光,很多人慕名前來參觀,藝術家本人也一下子受到眾多的關注。木頭之美,在於發現,在於構思,在於雕琢。面對將來會面世的根雕500羅漢,有人願意花巨資支援龍從海,因為好的作品值得擁有,錯過就會絕代。有富豪開價100萬訂下來,還預付了定金,距離完成自己的心願又近一大步,龍從海的有說不出的喜悅。

無奈富豪反悔,事情發生反轉,寧願不用退還定金,買家也不購買500羅漢,烏木的結局是現今爛在倉庫長出蘑菇。由於市場的變化,買家擔心根雕變得不值錢,沒有價值,自然選擇放棄。而走投無路的龍從海沒有放棄,在保證基本生活之外的所有時間,都獻給了根雕。一個人默默堅持,承受心酸,他的願望十分強烈,一定要完成它。經過日復一日的磨礪,龍從海最終雕出來了這尊500羅漢。

根藝作品雖無聲卻能表現出藝術的感染力,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源於自然卻高於自然,源於生活亦高於生活。但我國根雕市場早已不如從前,大家不再關注根雕藝術,他的作品自然無人再問,就只有被遺忘在倉庫。倉庫中長出蘑菇的木頭,是藝術家視為珍寶的東西,卻因為市場轉移而黯然失色,木頭還是木頭,變得是人心和人的選擇。吹捧的時候,再普通的根雕作品都願意再多看兩眼;光鮮不再的時候,它們只是長出蘑菇的木頭。

根雕是從古人那裡傳承下來的技藝和文化,經過歷史沉澱,流傳至今。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我們在繼承時講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根雕藝術是自然韻味與古人智慧的完美結合,是留給我們的珍貴財富,卻因為少數人的炒作讓其陷入窘境實在可惜。手工創作的作品永遠不會過時,我們應該正確認識文化的寶貴之處,用心感受安靜之中蘊藏的美好。它靜靜擺在那裡,就是一種藝術,就是一種美麗,無需多言。我們期待,在不遠的將來,根雕藝術依舊鮮活,無數熱愛藝術本身的人能夠默默奉獻,再現根雕藝術獨特魅力。

參考資料:《漫談根雕藝術》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