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他是最慘星二代,富二代卻被家人逼成了乞丐,最後卻. . .

今天被“最慘”的星二代重新整理了認知。

在傳統印象中,星二代就是富二代,他們含著金鑰匙出生,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受萬眾矚目。

但是,他,卻沒有享受過一絲半點“星光”照耀,反而,連父愛都沒,童年一直和媽媽相依為命,貧苦相伴。

他就是“名懟”李成儒的兒子,李大海。

說李大海之前,先說說他的明星父親,李誠儒的偉績豐功。

1954年,北京的11月已經邁入了冬,特別是對一個貧寒家庭,那日子過得如寒風般凜冽。

而李誠儒就在那個入寒的初冬,降生於貧苦的大家庭。

家中人口眾多,孩子就有11個,但是人多糧少,基本沒人能吃得飽,能保持不被餓死,就己是萬幸。

生活盡然已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可更讓他們家受重擊的是,家中頂樑柱倒了。

李成儒2歲的時候,李父親就撒手人寰,家裡11個孩子吃喝拉撒睡,全靠母親扛。

孤兒寡母的靠扛枕木、砸路釘、賣包子來維持生計,家裡揭不開鍋時,母親把家裡僅剩的桌椅、衣櫃都拉出去賣,但仍然吃不飽,李成儒就是在飢餓中長大的。

畢竟那是個集體貧窮的年代,鬧饑荒是常有的,李成儒家也不例外。

11個孩子中,有2個因飢餓導致營養不良而夭折,李成儒成了家中“倖存下來的九分之一”。

也許,被餓怕了,小小的李成儒就已十分渴望擺脫貧困。為了過上有飯吃的日子,李成儒6歲起就跟著哥哥唱京劇,那會兒他就會唱《李逵下山》。

瘦小的人兒,勁兒大,耍起把式來都是有模有樣,正經得堪比成年人,李成儒就在苦哈哈耍把式中度過了童年。

時光飛逝,李成儒長成了少年郎。

當年有一部紅透京城的戲,叫《針鋒相對》,李成儒對這部戲極度痴迷,天天看著就按捺不住,想自己上臺唱,無奈唱功不行,個人問題讓他很頹喪。

苦思冥想之下,李成儒想到了拜師學藝。他很快就找到了“目標”人物,將目光投向當時北京人藝的京劇老戲骨,董行佶身上。

“那種聲音,那種好聽,一定要跟這個人學!”

李成儒想要拜師學藝的心急如焚,卻又苦於既無引薦又無背景,他焦慮中想到了一個簡單粗暴的方法:

“攔截老師”。

行動主義的李成儒,想到做到。隔天,他像個超級粉絲一樣,蹲在京人藝的門口,等著出門的董行佶。

技高膽兒肥的李成儒,一見到董行佶,走到門口硬生生截住他:

“您是董老師嗎?”

“是啊,有事嗎?”

“我想跟您學!”

“有作品嗎?”

“有,我會兩篇散文。”

“好,明天下午三點半到人藝宿舍找我。”

就這樣,李成儒入門成功,成了董行詰的弟子。

但是,入門容易,學藝難。董老師給李成儒安排一週一節課,學朗誦,練聲音,練臺詞,一練就是整整10年,途中風雨無阻。

所以,李成儒在《演員請就位》上,底氣十足地問小鮮肉演員:“練過十幾年臺詞麼?”

李成儒自遇上董行佶,他那苦難多舛的命運,終於迎來了改變。

董行佶不僅分文不取地對李成儒傳授知識,並且幫助他順利考入了北影業餘表演進修班。

董行佶是李成儒人生中的一大貴人,有了他,李成儒蹉跎坎坷的人生路,變得越來越順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