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深度好文】為什麼古人祭祖要選擇死後才能下葬?原來是這個原因!

原始社會,

我們的遠祖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弱肉強食、生死存亡間,

為了活下去,

他們選擇了聚在一起,

共生共死,福禍相依。

這便是“祖”最初的真諦:

告誡後人要相互扶持,患難與共。

對著先人的靈位、矗立的墓碑,你有想過一個問題嗎?中國人祭祖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曾聽說,人會死三次。第一次是心臟停止跳動的時候,在生物學上他死了。

第二次是他下葬的時候,朋友和親人來參加他的葬禮,懷念他的一生,然後他在社會中死了,世界上不再有他的位置。

第三次是最後一個記得他的人把他忘記的時候,那時候他才真的死了。

“我的夢想全部交給你了,你就是我存在過的證明。所以,誰是你存在過的證明呢?”

先人已逝,如何讓他們生活過的世界、他們的生活理念、他們的生活故事、他們的精神繼續存在呢?也許正是源於這樣的思考,才有了祭祖的開端。

截至目前,關於祭祖活動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商代的甲骨文。在商代,祭祖是源於對祖先靈魂的敬畏。

當時的人相信,靈魂是可以脫離肉體而存在的。

而且,祖先的靈魂令人畏懼,它們經常製造各種災禍,所以為了防止祖先作祟,商人要定期舉辦祭祀活動,透過奉獻犧牲等方式來取悅祖先的靈魂,從而免除災禍,祈求幸福。

周代用祭祖禮儀的差異來區分身份和地位

,《禮記》中記載“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庶人祭於寢。”

對各層級人群的祭祖地點做出了嚴格限制。

在漢代,儒生將祭祖禮儀和孝道結合了起來

。賦予了祭祖緬懷先人、延續先人血脈的涵義,也寄託了一種希望先人靈魂保佑一切順利的美好願望。

漢代之後,祭祖禮儀繼續與孝道文化緊密融合,並逐漸擴充套件到平民百姓的節日生活中。從先秦到隋唐時期,祭祖禮儀長期是一種貴族的特權,庶民雖然也祭拜祖先,但只能算是一種民間習俗,沒法登上大雅之堂。

然而,從宋代開始,隨著科舉制度日益完善,社會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

士族和庶人之間的界限不再涇渭分明,祭祖終於成為了全社會共享的權利。

但隨著時光的流逝,為了種種目的,歷朝歷代都往裡面塞進去了越來越多的附加品。到了後來,

祭祖逐漸淪為一種功利性的“作秀”,或者一種追求“投資回報率”的迷信活動,甚至不惜為此“亂認祖宗”。

其中最無恥、最荒謬的要數袁世凱。眾所周知,袁世凱做夢都想當皇帝,而效仿古制立天子七廟是稱帝必不可少的一項。

但是,由於嫌棄自己的祖上不露臉,袁世凱指示自己的手下找一個名聲顯赫的人當祖宗,於是便

找到了明代名將袁崇煥,硬說他是袁世凱的七世祖。

為了把兩人扯上關係,袁世凱的班底宣稱其祖籍並不是河南項城,而是廣東東莞。還說在當年,袁崇煥被崇禎皇帝冤殺了之後,袁家的後人就跑到項城避難,這才有了袁世凱這個當世奇才。

為了稱帝,袁世凱也迫不及待地認同了這個說法,追尊袁崇煥為所謂“肇祖皇帝”,並大張旗鼓地對他進行祭拜,從而引出了一場鬧劇。

相對古人,今天的我們終於摒棄了祭祖的鬼神迷信、政治性和功利性,而今我們祭祖現實意義

一是追根溯源

,瞭解自己從何處來,終將到何處去,這樣我們才能擺脫生命中的虛無感,從而在生活和工作中充滿動力。

其次,

祭祖也是我們告慰先人的一種方式,是孝道的表現

,是對孝文化的一種傳承。

最重要的是,祭祖是我們的一個心靈寄託。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那些為自己遮風避雨的親人終將遠去,而自己也將成為為下一代張開保護傘的人。

從此,我們心底對“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呼喚,將再無回聲,這種無言的心痛該如何消解?便

唯有祭祖,是我們可以面對已故親人,最後一個能將這種無處安放的情感卸下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