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久病床前無孝子,有誰知道他的下一句才是精華,字字戳人心房!

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蘊,很多歇後語、成語及俗語等流傳下來,這些俗語我們大多耳熟能詳,但其中寓意卻道盡世間滄桑。特別是古人總結出的很多俗語,它們言簡意賅,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反映了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諸多經驗和願望,需要我們更多地繼承和傳揚。大家都知道“久病床前無孝子”,但是又有誰知道他的下一句才是精華,字字戳人心房!

上句:久病床前無孝子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是古人對一種比較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的現實總結。意思也很直白,就是當一個人年老生病後,如果生活不能自理,且病情較重,長期無法治癒,久而久之,即使本來十分孝順的孩子也會變得不勝其煩,甚至有可能棄之不顧。

儘管中國古代封建社會都崇尚“百善孝為先”,但隨著王權鞏固,土地兼併日趨嚴重,而人口卻不斷膨脹,失地農民日益增多,普通百姓本來就家境貧寒,在贍養父母上就更是有心無力,很多地方甚至出現“老人洞”,讓老人自生自滅。而在古代北方少數遊牧民族習俗中,如果趕上糧食短缺,無法越冬,為延續部落香火,也會決定留下青壯和孩子,讓老人自行離開。

下句:久窮家中無賢妻

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女子要嚴格遵守“三綱五常”,一旦成婚只能終身相守,而男人卻可以“三妻四妾”,甚至可以逛青樓、養外室。古代的“貞節牌坊”,就是用來表彰一些死了丈夫或長年不改嫁,或自殺殉葬的女性,而為她們興建的牌坊建築。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女人的一生幸福就取決於能否嫁一個好郎君。

但如果夫君沒能力,又好吃懶做,成天吃喝嫖賭坐吃山空,必然導致家境每況日下,而原本非常賢惠的妻子,即使一時能夠咬牙堅持撐起一個家,但畢竟獨木難支,時間久了,也會變得性情粗獷、舉止粗鄙,這也是被生活所迫啊。

老祖宗流傳下來這些俗語老話,就是要告誡我們一個簡單而樸素的道理:倉廩實而知禮節,美好的願景需要堅實的物質基礎,更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這些有的言簡意賅,有的晦澀難懂,有的字字戳心,有的意味悠長,但都飽含了智慧和期望,是對人世百態的總結和提煉,雖有危言聳聽之嫌,但也有醍醐灌頂之效,多讀讀這些俗語,對我們今後的人生道路會有很大啟迪和幫助。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有任何想法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