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鳳凰讀書計劃·耳畔書香經典文學,你不能只是路過南懷瑾、國學大師

鳳凰讀書計劃·耳畔書香

經典文學,你不能只是路過

南懷瑾、國學大師,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極傳播者。精通儒、釋、道等多種典籍。他的人生觀點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南懷瑾的著述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捷徑,對無法直接瞭解典籍的人作了一個重要引導,南懷瑾的言談生動有趣、通俗易懂、博大精深,可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忠實代言人,對中國傳統文化復興與普及的作用功不可沒。

代表作品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易經雜說》《莊子諵譁》等,其中刊正了許多以往對傳統文化的誤解。

寵,是得意的總表相;辱,是失意的總代號。當一個人在成名、成功的時候,如非平素具有淡泊名利的真修養,一旦得意,便會欣喜若狂,喜極而泣,甚至有所謂得意忘形者。

在清朝科舉時代,民間相傳一則笑話,便是很好的說明。有一個老童生,每次考試都不中,但已經步入中年了,這一次正好與兒子同科應考。到了放榜的一天,兒子看榜回來,知道已經被錄取,趕快回家報喜。他的父親正好關著門在房裡洗澡。兒子敲門大叫說:“爸爸,我已考取第×名了!”老子在房裡一聽,便大聲呵斥:“考取一個秀才,算得了什麼,這樣沉不住氣,大呼小叫!”兒子一聽,嚇得不敢大叫,便輕輕地說:“爸爸,你是第×名,考取了!”老子一聽,便開啟房門,一衝而出,大聲呵斥:“你為什麼不先說!”他忘了自己光著身子,連衣褲都還沒穿上呢!這便是“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的一個寫照。

對於勢利之交,古人有一特稱,叫作“市道之交”。市道,等於商場上的生意買賣,只看是否有利可圖。在戰國的時候,趙國的名將廉頗,便有過“一貴一賤,交情乃見”的歷史經驗。如《史記》所載:

廉頗之免長平歸也,失勢之時,故客盡去。及複用為將,客又復至。廉頗曰:“客退矣!”客曰:“籲!君何見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勢,我則從君,君無勢,則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廉頗平常所豢養的賓客們的話,一點都沒有錯。天下人與你廉大將軍的交往,本來就都是為利害關係而來的,這是世態的當然道理——“君何見之晚也”,你怎麼到現在才知道,那未免太遲了一點吧!

有關人生的得意與失意,榮寵與羞辱之間的感受,古今中外,在官場、在商場、在情場,都如在劇場一樣,是看得最明顯的地方。以男女的情場而言,眾所周知,唐明皇早先寵愛的梅妃,後來被冷落在長門永巷之中,要想再見皇上一面都不可能。世間多少的痴男怨女,因此一結而不能解脫,於是留下了無數飽含哀豔戀情的文學作品。宋代詩人便有“羨他村落無鹽女,不寵無驚過一生”的故作解脫語。無鹽是指齊宣王的醜妃無鹽君,她歷來是醜陋婦女的代名詞。

其實,無鹽也好,西施也好,不經絢爛,哪裡知道平淡的可貴;不經過榮耀,又哪裡知道平凡的可愛。這兩句名詩,當然是久歷風波、遍嘗榮華而歸於平淡後的感言,從文字的藝術性看來,的確很美,但從人生的實際經驗來講,誰又肯“知足常樂”而甘於淡泊呢!除非生而知之的聖哲,如老子等輩。其次,在人際關係上,諸葛亮曾有一則名言,可以作為人們學習修養的最好座右銘:

勢利之交,難以經遠。士之相知,溫不增華,寒不改葉,貫四時而不衰,歷夷險而益固。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