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這三種錯誤的紅茶沖泡方式,你還在堅持嗎?別讓好茶繼續受罪了

《1》

有位朋友,對茶藝表演情有獨鍾。

稍有閒空,便輾轉於各大會場觀看演出。

表演型茶藝,源於生活,但也高於生活。

在生活茶藝的基礎上,透過各種茶葉沖泡技藝的形象演示,藝術化的展示泡茶,飲茶過程。

再加入舞蹈、古箏、書畫等等要素,組成琴棋書畫詩酒茶。

自己從來都不排斥茶藝表演。

畢竟在那般精心營造的優雅環境氛圍下,能得到很好的享受。

但也要看適用場景,不推崇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效仿。

茶藝最本質的目的,應該是如何把茶泡得好喝,泡得出彩。

若是平日裡朋友喝茶,非要弄個茶藝表演流程,估計能喝到太陽下山。

消磨了耐心,等到真正品茶時,對香氣滋味的把握,便少了準確性。

泡紅茶,講究簡單,快速;而非複雜,緩慢。

專注於茶葉本身,才是正道。

既然提到紅茶,便來講述這些年所聽到過的錯誤沖泡方式,很多人依然在犯。

《2》

有位買了正山小種的茶友問,“為什麼按照你說的泡法,茶湯很澀,還有股水味?”

茶湯澀,可能是由於出湯太慢,或是茶葉內的澀味物質含量高。

但優質的正山小種來自桐木關,高山雲霧繚繞,地理位置優越。

良好的“溫、光、水、氣、土”,造就了正山小種的清甜鮮爽風味,且帶著一股清冽的高山韻。

那麼,問題就是出在了沖泡上。

原來,茶友還提了一個關鍵詞,水味。

於是仔細詢問了一遍沖泡細節,茶友答,“用蓋碗,快出水,用的是家裡淨水器過濾的自來水。”

問題,正是出在最後一句話——水質。

家用淨水器過濾後的自來水,依然是自來水。

但如今很多人存在著一個誤區,過濾之後,自來水就變為了純淨水,這是錯誤的想法。

純淨水的加工方式,必然是要經過特殊的機器裝置,達到標準要求。

而淨水器只能過濾掉自來水中的泥沙,大顆粒物質,雜質等。

卻並不能讓水質從自來水變為純淨水。

這純屬無稽之談。

之所以有水味,是因為自來水在運輸往千家萬戶之前,要經過氯化法消毒。

不可避免的,自來水中存在著部分氯氣殘留物。

即便是將水燒至沸騰,也很難保證其中的氯氣完全揮發,不留一點痕跡。

因此,有茶友發現用自來水泡出來的紅茶,有股奇怪的水味,原因正是在此。

並且,當自來水中的其它物質與茶葉相結合之後,發生了特殊反應。

還會讓茶湯變得澀口,少了紅茶原本的順滑醇厚感。

以自來水沖泡出來的紅茶,香型減少,少了鮮爽感和清新感,滋味寡淡。

獨有的“花果香,桂圓湯”也只能跌落神壇,讓原本風味出彩的正山小種,變得平平無奇。

想要泡出優質紅茶多變的層次香型,鮮甜的湯水,建議用純淨水沖泡。

純淨水,無任何新增與雜質。

因此,用它來泡茶,可以完整的展現出一款紅茶的真正面目。

用純淨水和自來水沖泡同一款正山小種,一個香氣清新,湯水淳和,另一個卻稀薄寡淡,茶香微弱。

好茶和地攤貨之間的距離,僅僅隔著一杯自來水!

《3》

不知從何時起,流傳起了一句話,“好茶不怕悶,怎麼泡都好喝。”

只想問,誰家的好茶捨得隨便泡?

花了大價錢買回來的紅茶,若是隨便沖泡,買好茶又有什麼意義?

反正都是悶一悶,好茶與劣茶之間的區別又體現在哪兒呢?

因此,這句話從本質上就是錯的。

但為何又有那麼多人推崇悶泡呢?

曾經有位茶友,在別家買到了一款紅茶,但回家沖泡之後發現,滋味很淡。

於是問賣茶的掌櫃,人家告訴他,“紅茶要悶一悶才好喝,味道才會出來。”

以往喝紅茶,可從沒遇到過這種情況。

依靠悶泡才能有味道,恐怕這款紅茶的內質十分空洞匱乏,才出此言。

好茶要悶泡,只不過是某些人為了掩蓋自家紅茶內質不足的缺陷,所編造出的藉口罷了。

優質紅茶,最怕的就是悶泡了。

毀掉一款紅茶,只需一招悶泡,就能讓好茶承受難忍的痛苦,香氣滋味面目全非。

以正山小種來說,即便原本的滋味是鮮甜的,但悶一悶,也會變苦變澀。

好喝與難喝,僅在一念之間。

用悶泡還是快出水,決定了這款紅茶最後所呈現出來的風味究竟如何。

對於經過揉捻的紅茶而言,幹茶條索的表面本就覆蓋著一層風味物質。

經過沸水的快速沖刷後,內質快速釋放到茶湯中,形成一杯清甜可口的茶湯。

幾衝之後,紅茶內的茶氨酸,可溶性糖,茶黃素等物質逐漸釋放,茶湯飽滿有韻致。

入口鮮爽,清新,甜潤,並伴有回甘,這都是快出水所賦予好茶的完美表現。

而悶泡,會提早消耗紅茶的內質,不僅又濃又苦,還會變得不耐泡。

讓原本至少衝泡10衝的紅茶,內質提前釋放大半,則在大約4-5衝之後,滋味就走向了下坡。

優質紅茶,需要一衝一衝細細品味,不到10衝不能滿足。

而悶泡,使茶湯滋味欠佳,一泡上等的紅茶只能草率收尾,實為一大遺憾。

《4》

這也是受茶藝表演影響頗深的表現之一。

提起水壺,將沸水倒入蓋碗中,且水柱只固定在一個地方,水滿則停。

用這種方法,可能會讓紅茶在碗中打圈旋轉,形成一個美妙的弧度,極具觀賞性。

但這樣沖泡出來的茶湯,卻缺少了一些韻味。

觀察正山小種的外觀,它的條索緊結,較為纖細。

可想而知,當沸水以定點注入的瞬間,幹茶便會由於重量過輕,漂浮在水面上。

如此一來,便只有與水接觸到的下層部分幹茶,才能釋放內質。

一般來說,110毫升左右的蓋碗,沖泡5克紅茶。

但在此情況下,卻只有3克,甚至2克幹茶在參與內質的釋放。

因此,茶湯中的內含物質析出有限,自然喝起來寡淡無味。

並且,在後續沖泡過程中,幹茶依然處於部分乾燥的狀態,未被充分打溼。

到了三四衝之後,所有幹茶才剛剛吸飽了水,開始釋放內質。

這種方式,只會讓紅茶的表現不夠純粹。

喝起來不淳和,不飽滿,不夠有“桂圓湯”之感。

原本滋味出彩的紅茶,因此而變得平庸。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環壁注水。

注水時,以畫圈的方式注水,且在過程中不斷縮小畫圈的範圍。

從開始注水直至結束,儘可能保證每一片幹茶都被水打溼。

這樣的茶湯,從第一衝起便是均勻的,全方面展示紅茶的香氣和滋味,讓眾人一品優質茶的美妙風韻。

喝一泡紅茶,自然是品味其中多變的香型,和鮮爽細膩的湯感。

表演型茶藝,並非適用於生活泡茶。

《5》

生活,並非表演。

若是以茶藝表演的方式泡茶,終究辜負了好茶。

正確的沖泡,於優質紅茶而言,是一種愛護,更是一種尊重。

沖泡與好茶,如同良師益友般的關係。

伯牙絕弦,只因鍾子期病故,知音難覓,終生不再彈琴。

而好茶,必然也需要善待。

加之正確的沖泡技巧,方能展現其中的無上風采。

否則,買好茶也失去了意義,淪為與劣茶同樣的境地。

驥不自千里者,待伯樂而後至也。

希望每款好茶,都能遇到自己的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