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邢窯博物館:千年邢窯浴火重生

邢窯,因地處邢州而得名,歷史上窯為名窯,瓷為珍品,大多數文獻都有記載。它是我國古代最早燒製白瓷的窯廠,也是唐代七大名窯之一,距今約有1500餘年的歷史。邢窯創燒於北朝後期,歷經隋、唐、五代、宋、金、元各朝代,爐火延續近八百年,在盛唐時代達到頂峰。

邢窯博物館

邢窯博物館位於內丘縣城西北部,邢瓷大街與北環路交叉口西側。總投資1。5億元,佔地面積53畝,總建築面積1萬多平方米,建築高度22。5米。邢窯博物館是集收藏、展示、研究為一體的專業性博物館,由中國建築設計院設計,在設計上藉助唐代邢窯白瓷“盈”字款含義和圓形器物弧線“圓”的象徵,具有圓滿吉祥的寓意。博物館由總序廳、公共區域互動區、臨展廳和兩個基本陳列組成,它由7個大小不一,高低錯落有致的碗形空間組成,其中兩個大碗作為展廳,其他5個碗作為輔助建築,具有采光的效果。

鎮館之寶之黃釉印花鴛鴦系扁壺

雖已退休,賈城會依舊對鎮館之寶黃釉印花鴛鴦系扁壺念念不忘。賈城會是內丘縣文保所原所長,雖然博物館的寶貝不少,但他認為這扁壺的歷史價值應該更大。“印花圖案在隋代瓷器的出現,是個大發現。”

記者觀察到,該壺高21釐米、口徑長5釐米、足徑14釐米。口、頸、腹、底均呈橢圓形,寬唇扁嘴,束頸,圓形腹,足平底外撇,壺肩置一對鴛鴦系。兩腹滿施印花圖案。外飾聯珠紋,內飾葡萄靈芝紋,中間一對舞人,通體施黃釉,釉下掛白色化妝土,胎體厚重,較粗糙。施釉至足,有明顯垂流,釉厚處呈褐棕色。

據專家介紹,邢窯黃釉瓷是在北朝青釉瓷基礎上逐漸創燒出來的。入隋後,不但燒製青釉瓷還出現了黃釉瓷。黃釉瓷大多細膩而有光亮,呈色出現淡黃色、深黃色、黃中泛青等。該扁壺在釉下施白色化妝土,使黃釉顯得更加亮堂。

根據陰陽五行學說,五行中的土,相對應的顏色為黃色,代表皇權地位,唯我獨尊。據資料顯示,自隋代始,君王對黃色格外器重,寓意君主坐鎮中央,指揮四方,為此成就了黃顏色被歷代帝王推崇和崇尚。同時黃色也影響到制瓷業,據調查,在隋代邢窯遺址出土了較多的黃釉器物,如碗、缽、瓶、壺、盤等日用器物。有研究者認為,在隋代,工匠們多使用黃色釉色當與迎合時代潮流和市場所需有關。

據悉,該件器物於1985年5月在內丘縣城禮堂北遺址出土。

鎮館之寶之“翰林”款白釉罐

在邢窯八百多年的燒造歷史中,唐代最為鼎盛。陸羽《茶經》對邢窯白瓷評價:“邢瓷類銀,越瓷類玉”。唐李肇《國史補》中寫道:“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在唐代,陶瓷業在技術上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陶瓷的產量和質量都有了很大提高。

由於整個制瓷業技術的提高和改進,出現了大量瓷窯,而在所有的窯口中,以南方燒製青瓷的越窯和北方燒製白瓷的邢窯最受人們推崇,大體形成了邢窯白瓷“南青北白”的局面,越窯的青瓷和邢窯的白瓷代表了當時瓷製品的最高水平,同時著稱於世。

這件“翰林”款白釉罐是邢窯瓷器中的代表性器物,其通高25。5釐米、口徑10釐米、底徑8。7釐米。短頸,圓肩,收腹,平底。胎白質堅。除底部,器內外均施白釉,釉質瑩潤。底部刻寫“翰林”二字。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件器物於1987年在南賽鄉集上賽唐墓出土。墓葬出土的較為完整,其他遺址出土則更多的是瓷片。

據悉,“翰林”“盈”字與唐代宮廷設定的翰林院及大盈庫(百寶大盈庫)有關,署這兩種款識的白瓷是唐代邢窯專門為宮廷燒造的貢品,其年代當在開元以後,唐朝滅亡後不復燒造。其燒造地點在今內丘縣城關一帶。“翰林”“盈”字款白瓷是研究唐代邢窯生產性質及唐代社會政治、經濟的重要實物資料。

另悉,1984年春,在內丘縣城西的西關村和中豐洞村窯址採集到帶“盈”字銘文的細白瓷殘器和瓷片,從器物造型、款字風格等來看,與西安唐大明宮遺址出土的“盈”字款瓷如出一轍。帶“盈”字款的瓷器,應為唐代宮中大盈庫的定燒器,專供皇帝宴飲賞賜之用。故可以說,邢窯是我國古代最早的官窯之一。

鎮館之寶之白釉黑彩鵝形柄三足爐

追本溯源,鵝的造型應用在器皿上歷史久矣。最起碼在商周時期就出現了玉鵝,戰國漢代出現了鵝形陶盒、鵝形青銅水注、鵝形三足青銅鐎鬥等。隨著祭祀活動興起,作為祭祀燃香用具的香爐便隨之出現。

自北朝邢窯誕生後,陶瓷業發展迅速,隋唐時期邢窯白瓷舉世聞名,不但生產了各種獸類和禽類的白瓷,還生產了白釉、青釉、綠釉、黑釉、醬釉、黃釉、三彩等三足器物,主要有爐、罐、盂、粉盒等器物,唯獨鵝形三足爐造型十分罕見,引起古陶瓷專家學者廣泛關注,並嘖嘖稱讚。

這座存放於邢窯博物館內的白釉黑彩鵝形柄三足爐,高17釐米、口徑14。5釐米。圓唇,折沿外侈,沿面內曲,直腹,圓底,腹側置曲形鵝首柄,似引頸高歌,頭略傾斜,與對稱的另一埠沿部附六瓣葉形裝飾,象徵鵝尾,尾上端置圓環,已殘。底附三個高扁蹄足,亭亭玉立。白灰胎,堅緻,通體施白釉,白釉泛灰黃、木光,嘴、額及眼點綴黑褐彩。

該爐為傳統拉坯成型,其中鵝頭、頸、尾及三足均為模具製成,再手工貼上於爐身,造型特別傳神。

鵝,古代又稱為舒雁,《爾雅·釋鳥》雲“舒雁,鵝。”看來我國養鵝的歷史已有6000多年。因鵝有靈性,人們倍加喜歡。在唐代古詩詞中關於鵝的詩句亦有很多。隨著歷史的變遷,鵝不僅僅是一種普通的家禽,它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符號。在隋唐時期佛教盛行,曾將鵝作為神物,據《央崛摩羅經》記載:“爾時,世尊猶如鵝王,庠行七步。”

邢窯工匠藉助白瓷的特性,選擇鵝的造型,滿足佛教用品,迎合市場需要,尚用黑褐彩點綴,更顯鵝的神韻。這件鵝形白釉三足爐的出土,為研究唐代佛教興盛及邢窯造型藝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在漫長的浩瀚星河中,這三件器物或許只是滄海一粟。但其背後所呈現的那場土與火的相灼,卻讓後人們感喟至今。據悉,邢窯的範圍和與其齊名的越窯一樣,跨州連郡,是一個龐大的窯區。在這個區域內,窯廠林立,窯火通紅。運輸燃料、瓷土和精美瓷器排成的長隊,宛如一道綵帶,飄落在邢襄大地。曾有觀者感慨:看到那一件件文物,彷彿又看到了車水馬龍的運輸隊伍、星羅棋佈的窯廠作坊和繁忙火熱的生產場景。“我們不得不感嘆先民們的智慧,正是由於他們的發明創造而成就了中華瓷國之美譽,開創了世界瓷器時代之先河。”

(燕都融媒體記者 張會武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