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清代奇案兩夫爭一妻,知縣有智慧讓妻裝死

在清代的一本古籍中,有采蘅子曾記載過這樣一樁有趣的案件。

一天,一個名叫賈萬里的男子突然來到官服裡告官,他要告一個姓俞的裁縫,說他公然住進自己家中,並霸佔了自己的妻子。在古代封建社會中一直都是男尊女卑,一夫能有多妻,但一妻能有多夫?還實在是令人前所未聞。

事件的原委到底如何,知縣大人又將如何將這樁奇案化解的呢?

一樁奇案

事情原來是這樣的,在十幾年前,這個叫賈萬里的男子本來與他的妻子共同生活著。卻突然不與妻子辭別,就離家沒了音訊。妻子對此無可奈何,只能一個人在家中苦苦等待。

沒想到,一等就等了十年,一個女子獨自在家,又沒有什麼收入來源,實在難以生活。於是,她就招了前文裡提到的俞裁縫入贅家中。之後,她便和俞裁縫一起開了間裁縫鋪子,生意紅紅火火的,日子也過得安穩了許多,本來可以就這樣一直生活下去。

但沒想到半年後,賈萬里竟然回來了,看著家鄉景象的面目全非,但更沒想到家中自己的妻子竟然有了另一個“丈夫”。

面對自己的妻子和其他人住在一起,賈萬里實在無法忍受,他和那個俞裁縫理論無果,又在街坊四鄰里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和俞裁縫的來歷後,於是就把俞裁縫告上了官府。瞭解完了事情的大概,知縣大人犯了難。

在古代,男女成親並沒有什麼法定的登記程式,但如果之後想要離婚,就必須要由男子寫一封給妻子的休書後,才算是正式離婚,也就是休妻。由於封建社會男女很不平等,女子並沒有自己離婚的權利,只有男子休妻一說。

但丈夫想要休妻也不是全然自由的,在《禮記 本命》中記載了丈夫休妻的幾種合理的理由,也就是婦有七去。

一是不順父母去 ,只妻子不孝順自己的父母,可以休去。二是無子去,指妻子沒有給家裡生出孩子。三是淫去,只妻子不守婦道,與其他男子有染,可以休去。四是妒去,指妻子妒忌心太強,不允許丈夫納妾。

五是有惡疾去,指妻子患有嚴重並且難治的疾病,丈夫也可以因此休去妻子。六是多言去,指妻子經常愛說些閒言碎語,以至於影響到家人間,甚至是鄰里間的和睦關係。七是竊盜去,指妻子未經丈夫同意,就私自拿用家裡的錢財,相當於竊盜,丈夫可以休掉妻子。

而在這個案件中,賈萬里並沒有休去妻子,他與妻子還是夫妻關係,而妻子後來又招贅了俞裁縫。一女有二夫,按現在的話來講,這位妻子是犯了重婚罪。

巧妙化解

知縣又把俞裁縫叫到了官府,兩人在官府大堂上爭爭吵吵,各有各的理由,都在說對方的過錯,爭說這女子是自己的妻子。趁兩人爭吵的時候,知縣叫來公差,讓他把那位女子也帶到官府,但是要先讓她躺在木板上,再用席子給遮蓋好了,再抬進公堂。

不一會兒,公差便按照吩咐辦好了,把那位女子抬到了公堂前。知縣立馬謊稱這女子因為不忍受你們爭吵,已經自殺身亡了,屍體就在那公堂前,問他們誰願意把那女子領回去安葬?

首先是俞裁縫說話了,他說賈萬里不管不顧自己的妻子,離家了十幾年,自己入贅那位女子家,已經養活了那女子半年了,不願意再安葬她,想把那名女子推給賈萬里來安葬。

賈萬里想到自己當年的不辭而別,丟下妻子十幾年,一個人孤獨生活,也等了他十年之久,後來苦於生活又招了其他男子,也算是有情可原。現在妻子自殺身死,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於是他表示願意好好的安葬妻子,讓妻子早日入土為安。

看到現在這個情形,知縣大人又再三的確認兩人的選擇後。讓人把草蓆掀開,兩人這才發現女子竟是假死。俞裁縫反應過來後,後悔莫及,但也再無話可說。賈萬里忙謝過知縣大人,心滿意足地帶著妻子回家去了。

此處必須誇讚知縣的智慧,兩夫爭一妻,其實三個人都有錯,又都沒錯,知縣令妻子裝死所為便是測試兩位丈夫對妻子的心意,最終的結果,也算盡善盡美。

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中,男權至上,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女子卻只有三從四德、三綱五常。一個個封建王朝的建立,朝代的輪轉,中國古代女性的悲慘命運也在不斷地重演。即使是在唐朝這樣開放的朝代,女性的地位也沒有太大的提升。

楊貴妃這位曾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女子,杜牧的詩中曾寫到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她喜歡吃荔枝,唐玄宗便讓人快馬加鞭,日夜不停的從嶺南送過來。由於愛屋及烏,唐玄宗連她的家人親戚也都個個封官加爵,楊家一門都跟著輝煌了起來。

但到最終,安史之亂,皇帝慌忙出逃,面對禍亂,楊貴妃成了眾矢之的,被說成是禍國禍民,難逃被賜死的命運。

楊貴妃

到南宋,著名女詞人朱淑真,是唐宋一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她出生於官宦之家,自小就很聰慧,喜愛讀書。

長大後被父母逼著嫁給了一個小官吏,剛開始她還對這個丈夫抱有希望,還曾寫詩勉勵他“美璞莫辭雕琢器,涓流終見積成淵”,但越相處越覺得心如死灰,這個丈夫不僅懶惰,毫無進取心,還整日流連在妓院裡,夫妻感情也一直不和睦。

正由於這樣悲慘的婚姻和命運,最終導致一位才女抑鬱早逝。

朱淑真

自古至今,像她們這樣可憐的女子數不勝數,她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婚姻,更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在這個案件中的這位女子也是如此,丈夫突然離去,苦苦的等待,生活的苦楚,又有誰能知道?

所幸,這個知縣大人靠自己的機智和果斷,不僅巧妙地為自己化解了一個難題,更幫助了這位女子,讓她看清了這兩個男人之間的差別,替她做出了一個選擇,也給了這個故事一個圓滿的結局。

古人以筆墨為光陰著色,透過書畫刻下歷史這隻龐然大物的足跡,讓後人對流走的時代與世事有可追尋。但這些描摹的足跡中交雜著作者的個人觀點與目之所及的有限認知,完整的、真實的歷史到底是什麼模樣,需要更宏大的視野才能窺度。

《資治通鑑》就是史書中的拓寬器,教人以更深、更廣的視角明鑑更真實、更準確的歷史,助人培養全面、客觀的大智慧。

縱觀過往與未來的毛潤之就對《資治通鑑》格外鍾情,多年間書不離手,晚年時床頭最醒目的仍是翻爛的《資治通鑑》著本,貼身護士孟錦雲對毛潤之與之熱情討論書中觀點的情境一直記憶猶新。

《資治通鑑》裡有不可錯失的大智慧,值得一讀,也值得深解,為此我們真誠向讀者推薦這本書。但我們不推薦市面上的釋義、標註版本,那些經過所謂學者添油加醋、被錯亂的現代新式思想曲解的《資治通鑑》已失去本身的深度與意義。

我們推薦僅配字譯的原本,只有這樣最原汁原味作品才能保留真實的歷史和深刻的哲思,才能將想象空間留給讀者,才配得上真正的史學愛好者。

這部原本《資治通鑑》已熱銷1。8萬部,剩餘數量不多,現在活動價只要38元。愛書的書友不可錯過,點選下方連結即可檢視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