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重大考古發現!石家河遺址發掘玉器,與三星堆出土青銅器驚人相似

眾所周知,湖北地處江漢平原,被稱為“荊楚之地”,悠久的歷史在這片土地下留下大量古墓遺蹟,而天門市更是有著史前文明中心的美譽。天門因境內西北有天門山而得名,古稱“竟陵”,有著2000多年的建城史,境內的石家河遺址更是有著5900年的歷史。考古資料表明,以石家河遺址為中心,僅湖北境內就有多達十幾處城址,大約距今有四五千年的歷史。這一時期,石家河遺址整合文化與資源,引領長江中游向前發展,成為中華文物起源的重要區域,與黃河流域文化共同構建了燦爛的中華文明。

20世紀50年代中期,湖北天門和京山修建石龍過江水庫乾渠,考古隊員們沿渠道進行調查,在天門石家河和京山屈家嶺發現多處古遺址。為了配合水利基礎建設,當地文物部門決定對幾處遺址進行考古發掘,但由於種種原因,以上考古資料沒有及時發表。1987年6月,湖北考古研究所聯合荊州博物館成立石家河考古隊,並從當年秋季開始,對石家河遺址群進行有計劃的考古調查和發掘。發掘的主要地點有鄧家灣、譚家嶺、肖家屋脊和土城等,其中肖家屋脊、鄧家灣遺址的發掘面積最大,收穫也最豐。

據考古專家介紹,石家河遺址歷經五年先後進行了8次發掘。第一次發掘的主要收穫是初步掌握了遺址的地層堆積情況,並發現墓葬15座、甕棺葬1座和灰坑39個,其中M7隨葬品甚多,是石家河文化中已發現的最大一座墓葬。第二次發掘主要收穫是清理了墓葬12座,其中9座屬新石器時代,3座屬東周時期,同時發現灰坑12個。第三次發掘主要收穫是清理土坑墓20座,並在同一地點發現甕棺葬12座,還出土大量精美玉器。第四次發掘主要收穫是發現甕棺葬16座,灰坑12個。第五次發掘主要收穫是清理灰坑203個、房址4座、土坑豎穴墓3座、甕棺葬46座、窯2個。

第六次發掘主要收穫是清理甕棺葬3座、灰坑86個。第七次發掘主要收穫是發現灰坑134個、房基5座、土坑豎穴墓2座、甕棺葬10座。第八次發掘主要收穫是清理土坑豎穴墓19座、甕棺葬1座、灰坑31個。此後,石家河遺址考古一直處於停滯狀態,直到20多年後的2014年才重啟石家河遺址考古。第二年考古人員在石家河古城中心區域的譚家嶺遺址尋找大型建築遺蹟時,意外發現了9座甕棺葬,其中5座中有玉器陪葬,共計出土各類玉器多達240餘件。此前,石家河遺址群曾出土過兩批201件玉器,其中有很多被博物館收藏,此次出土的玉器有玉佩、玉如意、連體雙人頭像、鬼臉座雙頭鷹等。

據考古專家介紹,考古界普遍公認史前玉器有兩大高峰,一是遼寧的紅山文化,二是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譚家嶺遺址發掘出土240多件玉器,距今大約4000多年,其造型別致,生動形象,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此次,石家河遺址發掘的玉器,其工藝水平已經超過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被專家認為代表了當時中國乃至東亞玉器加工工藝的最高水平,代表了史前中國玉器加工工藝的最高峰,一舉改寫中國玉文化的歷史。考古專家在研究玉器的造型時發現,它們有的竟然與三星堆遺址出土青銅器形象相似,難道這兩處遺址存在某種聯絡?有待考古專家進一步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