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白居易在霜降時節寫的《歲晚》,道出人在晚年的頓悟,哲理深刻

人們一提起唐朝最著名的大詩人,便會脫口而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白居易被人們譽為“詩王”,他是在唐朝留下作品最多的詩人,其文學藝術上足可以與李白和杜甫相媲美。

白居易的長篇詩《長恨歌》和《琵琶行》一舉奠定了他在中唐時期文壇霸主的地位,如果細細品味他的詩歌,會發現白居易的創作題材相當廣泛,而且通俗易懂,難怪深受百姓喜愛,他的作品甚至一度流傳到國外。在白居易眾多的詩歌中,有描寫對茶酒生活的享受,有描寫對人生的頓悟與覺醒,更有對窮苦百姓人生百態的深刻描寫。

在白居易已逢歲暮的時期,曾寫下了一首《歲晚》,雖然這首詩並不為常人所見,但是其對人生的感悟與心態卻值得稱頌,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冉冉歲將宴,物皆複本源。何此南遷客,五年獨未還?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彌安。亦嘗心與口,靜念私自言:去國固非樂,歸鄉未必歡。何須自生苦,舍易求其難?

在霜降時節,萬物蕭條,歸於沉寂,江水也失去了往日的洶湧,不再肆意地奔流,而是緩緩地迴歸到深壑。林中的秋風逐漸停止,樹木也不再狂舞呼嘯,萬物歸於平靜。

時光荏苒,轉眼又是一年,時逢歲暮,一切似乎都需要重新調整一番,休養生息,世間萬物都重新回到本源。

大自然如此,秋冬春夏,週而復始,遵循著天定的規律。人,更是如此,人生在經歷了童年、中青年後,轉眼便到了老年。生老病死人人如此,不會因為你的富與窮,貴與賤而有絲毫改變。

人到了老年,便會更有一種孤寂之感,白居易被貶謫後,來到江州,很長時間內,他都是一個人獨處,無法向朋友傾訴心中的感受與人生的不平,對於何時返鄉,更是成為了人生的問號。

每個人的命運不同,有的人天生富貴,有的人出生貧賤,這些早已被註定,無法改變。但是如果每個人都能坦然面對人生之路,心態便會更加平和,這應該便是老子清靜無為的思想。

有的人天生喜歡挑戰,有的人則天生喜歡安逸,但無論如何,只要遵循內心的感受,一切皆可。

詩人最大的優勢便是將心中所思所想用筆紙描寫下來,白居易到了老年,一切看得更加淡然和開明,雖然此時遠離故土,自己也不大樂意這樣的生活,但是轉念一想,有朝一日返回家鄉,難道就一定會滿心歡喜嗎?

可以說,白居易的這一點顯露出他在人生磨難中修煉的一種心境,失意,是人生常有之事,如果無法改變現狀和主宰世界,那就改變自己的心情和心境,之後會發現,一切不過如此。

在現實生活中同樣如此,人生苦短,面對敵人的誹謗和詆譭,如果一直周旋於這些苦惱中,晝思夜想,豈不是跟自己過不去,最終受傷的還是自己。

名和利,固然重要,但比這些更重要的是生命的過程和內心的安寧,可以說,白居易真正成為人生的贏家,名利在時固然欣喜,失去名利,那便隨遇而安,絕不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