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這是柳永僅存詩作之一,原來除了填詞飲酒,他也關注民生疾苦

柳永,出生於官宦世家,在他家中,男子都是要學習之後去京城考取功名,他也不例外。然而,柳永卻多次沒有考中,他的詞作由於大多與男歡女愛有關,被皇帝不喜,說他作品是“浮豔虛美之文”,那一年進士放榜時,皇帝就引用柳永詞“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說:“既然想要‘淺斟低唱’,何必在意虛名”,遂刻意劃去柳永的名字。

柳永第一去京城考試時,就因迷戀美景與喧囂的城市,滯留杭州數年,終日沉醉於聽歌買笑的生活之中。到京城參加考試時,更是被汴京的繁榮吸引,皇帝不給他功名,他乾脆流連於城市中奉旨填詞。

柳永一生雖仕途不順,然而卻留下了許許多多的詞作,這些詞作多是描寫都市生活、男女情愛、羈旅苦悶,所以很多人認為,柳永的作品所展示皆是北宋的繁榮,似乎柳永看不見社會的另一面。

其實,大家都誤會了柳永,雖然柳永長期過著填詞飲酒的生活,但是他也看得見民生疾苦。柳永一生詞作頗多,詩作卻是極少的,在他僅存的三首詩作中,就有一首詩作是反應民生疾苦的,便是小佛今天要給大家聊的《鬻海歌》。

柳永寫這首詩的時候已經五十多歲,那時因為皇帝開恩,柳永有機會再次參加科舉,並及第進入仕途。寶元二年,柳永出任浙江定海曉峰鹽監,作《鬻海歌》。《鬻海歌》是一首古體詩,整首詩共分為兩層,前24句為一層,後8句為一層。

前24句主要寫以煮海作為生計鹽民的煮鹽艱辛,以及官府士紳盤剝之下的艱苦生活。柳永是鹽監,說直白點就是鹽場的監督官,自漢武帝起,鹽鐵都收歸統治者,而在鹽場從事鹽業生產的人被稱為鹽民。柳永任監督時對鹽民煮鹽艱辛深有體會,他們不同於農夫織女,要經過多種繁瑣的工藝過程製鹽,在這期間,常常匍匐在地刮鹽,制滷,還要早出晚歸去砍柴,利用熊熊大火將鹽從鹽滷中煮出來。

然而,製鹽歷經千辛萬苦卻還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那麼辛苦卻依舊被層層剝削,以至於“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緡往往十緡償”,交完賦稅還要還高利貸,週而復始的勞動卻依舊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雖作人形俱菜色”。

鹽民生活的艱辛讓柳永看不下去了,於是這首詩最後8句柳永用來抒發感慨,諷諫朝廷。每個王朝雖然都是鹽鐵收歸官有,但是在具體方面有不同。宋朝時期,鹽由官府統一售賣,然而從鹽民手中收購的價格卻非常低廉,官府是鹽業最大的受益者也是對鹽民剝削最深的。針對這樣的情況,柳永希望朝廷能夠提高鹽的收購價格,讓鹽民的生活能夠得到改善。柳永十分清楚,這樣的做法必然會降低朝廷的收入,於是進一步建議朝廷息兵戈,降冗費。(注:其實宋仁宗在慶曆年間曾實行新政,只可惜因各種原因未成功,三冗問題更加嚴峻)

除此之外,柳永還將希望寄託在宰相們身上,只要宰相們有能力,鹽民過上好日子指日可待。

原來柳永也能有如此關注民生疾苦的作品,是不是讓很多人意外,有人曾經認為,柳永這首詩開啟了文人對鹽民同情的先河,此後王冕的《傷亭戶》就是類似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