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上游夜雨丨“牛滾氹”裡的“何神仙”——記川劇人物國畫家何意富-賴永勤

“牛滾氹”裡的“何神仙”

——記川劇人物國畫家何意富

賴永勤

國畫家何意富原本是以版畫見長,他的版畫作品屢次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美術大展,其突出的藝術成就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曾引起不少專家學者的關注。他將自己的畫室取名“牛滾氹”,畫友們戲稱他為“何神仙”,“牛滾氹”裡的“何神仙”,享譽重慶畫壇。

作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水彩畫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的他,舉辦過5次個人美展,10次入選國家級美展,30餘次獲重慶市、四川省金、銀、銅、優秀作品獎。出版畫冊有《對印版畫》《勾刻水彩畫》《凹刻水印紙版版畫》《何意富版畫》等。個人小傳收入《中國水彩畫史》,版畫《山妹子》入選中國百年版畫展並收入《中國百年版畫集》。

近年來,他又頻頻活躍於國畫畫壇,特別是他的川劇人物畫,其誇張的人物造型,鮮活的人物形象,灑脫的筆墨意趣和獨有的川劇神韻,不僅為美術界特別是國畫界所矚目,在川劇界也享有極佳的口碑,紛紛贊雲:“何意富的川劇人物能夠從畫中走出來。”

這些評價讓人想起我國著名美學家,前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王朝聞先生那篇有名的《川劇藝術》,對國畫和川劇都頗有研究的王朝聞先生,認為川劇藝術“既細膩又深刻”;“既講究塑型美又講究節奏感”,他將川劇藝術概括為“它是戲劇的,也是詩的。”重溫王朝聞先生對於川劇藝術的論述,再來讀何意富的川劇人物畫,不難發現,何意富的川劇人物畫之所以經得起長久地回味咀嚼,正是抓住了川劇藝術的特點和精髓。

中國古代人物畫一直強調“神似大於形似”,恰如元代文人畫家倪雲林所云,“逸筆草草,不求形似,以形寫神,神形兼備。”長期在畫壇耕耘的何意富更明白此理。他在創作中,既能夠把握實與意的關係,又善於處理粗與細的關係。在該省略的地方,他敢於大膽地舍取,而在關鍵的細節之處,他做到了精心佈局細心著墨。在人物造型上,他把川劇藝術的幽默誇張靈活地運用在自己的作品裡,讓作品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在風格上,他從佈局、設色到整體結構,都嚴格遵循川劇藝術雅俗共賞的特點,其作品散發出的市井味讓人感覺格外親切。

如川劇人物畫《十五貫》,何意富選取了偷油賊婁阿鼠去算命這一最有戲劇衝突的情節,做賊心虛的婁阿鼠去算命時,卻不知算命先生恰好是由審判官況鍾喬裝打扮。如何處理好這一正一反的人物關係,使之成為兩個立體鮮活的藝術形象,何意富沒有對人物進行簡單的臉譜化處理,而是把重點放在了兩個人物的眼和手之上。婁阿鼠的手欲伸又縮,況鍾則捏住婁阿鼠的手緊抓不放;婁阿鼠的眼斜視窺探,況鐘的眼則尖銳凌厲。何意富讓兩個戲劇人物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其詼諧幽默的意趣不僅讓人忍俊不禁,其深刻的寓意更是發人深思。凡是看過這幅作品的人,無不稱讚何意富既抓住了川劇藝術的精髓,又深得國畫藝術之要領。此類畫作不勝列舉,只是限於篇幅,不便一一列舉。

廣泛流行於川渝黔滇的川劇,擁有一億多觀眾,深受大眾喜歡,並誕生了許多經典藝術作品。它雖然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在卻處於發展堪憂的瓶頸狀態。從小為川劇藝術所薰陶的何意富,深深地酷愛著這一古老藝術。為喚起更多的人珍惜川劇、熱愛川劇,他把他的才情融入到他的川劇人物畫中,以其獨特的方式為川劇藝術樹碑立傳,彰顯了一位故鄉赤子的誠摯。

(作者: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