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明朝一窮書生,騎毛驢到街上買鞋,被人當眾痛打,卻因此成了大官

我們都說,“冤家宜解不宜結”、“要感謝曾經欺負過你的人”。相信這樣的話,讀者朋友們也一定聽說過,或者這樣的情節在現實中也遇到過。不過這些看似很有哲理的話語,可是在行動起來的時候,就顯得很難。沒有一定的度量,沒有一定的忍耐,那肯定是不行的。

畢竟我們人類多多少少還是會有“貪、嗔、痴”的本性,當我們被人欺負的時候,我們肯定會懷恨在心。要麼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恨透那個欺負過我們的人,要麼找機會好好教訓一下那個欺負我們的人,讓他們知道一下,什麼叫做尊重。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很不好,他欺負你,你報復他,他日後又會回過來報復你。就這樣一直往復的報復,何時才能終止呢?何不用以德報怨的方式,來達到和和美美的完美結局呢?

今天呢,小編就給大家說說發生在明朝初期的一件以德報怨的事蹟。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窮書生,因為一次騎毛驢到街上買鞋,不料因為一件事,被過路的官員痛打。於是他為了要報此仇,決定發憤圖強,鉚足了勁地讀書。結果經過一番努力,就成了一位大官。後來他“報復”那位毆打他的方式,讓人深感意外和感動。那麼這位窮書生是誰,他又是怎麼“報復”那位毆打他的官員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說來。

這位窮書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時期,錢塘(今浙江省錢塘江市)人士的一位窮書生,他叫方賓。據《明史》記載,方賓是一位窮書生,學業也很一般,整日裡渾渾噩噩度日。按照這樣的態勢發展下去,他恐怕就會與功名失之交臂,就別提什麼當上大官了。他之所以發跡,就是因為一次被毆打的經歷,激發了他的潛能。使得他奮發圖強,最後成了一位大官。

一次,窮書生方賓騎著一頭毛驢到街上的鞋墊買鞋。到了鞋墊店門口,他就隨便把毛驢給拴了一下,就進店而去。誰知他的毛驢因為韁繩沒被綁緊,沒三兩下就被掙脫了,然後沿街上撒歡跑來。恰在此時一個姓蔡的指揮使的儀仗隊伍從此間路過,而這位蔡指揮使是明朝洪武年間的三品大員。因為此時的軍人地位很高,因此這些軍官作威作福慣了,就橫行霸道。

而方賓的毛驢正好衝撞了蔡指揮使的儀仗隊,他的手下就將毛驢給拽住,然後對其一頓狂揍。痛得毛驢嗷嗷直叫,周圍的人見狀都躲得遠遠的。店裡的方賓聽到自己的毛驢如此慘叫,於是就顧不上買鞋,就跑了出去一看,發現幾個士兵毆打自己的毛驢。

方賓見狀氣不打一處來,上前就對幾個士兵開罵。馬車裡的蔡指揮使探窗一看,是一個窮書生。居然敢對自己的人這麼無禮,不就是對自己的不尊敬嗎?於是二話不說,就讓手下將方賓痛打一頓。蔡指揮使見差不多了,就讓他的儀仗隊伍離開。方賓怎能受此侮辱,於是就從腰間掏出皮鞭,朝路邊的柵欄狠狠甩去,結果斷成2截。並且朝著蔡指揮使的儀仗隊怒吼:我日後要是不報此仇,就和這皮鞭一樣的下場。說完就拉上毛驢回家去了。

至此之後,方賓再也不像從前那樣碌碌無為,而是閉門讀書,達到了茶飯不思的境界。就這樣持續了3個年頭,後來他以貢生的身份,考入了太學。被授予了兵部主事的職務。到了永樂年間,一次,明成祖朱棣和大臣們在觀賞元宵燈會。方賓當場寫了一篇《賦元日觀燈》的詩,聲情並茂,受到了明成祖的讚賞。

就提拔他為兵部郎中,後來因為功績不錯,又提升為兵部侍郎,再後來因成明成祖朱棣身邊的紅人。提格為二品大員兵部尚書,而當年羞辱他的蔡指揮使,還是停留在之前的三品官銜。當蔡指揮使得知,自己的上司就是當年自己欺負過的窮書生。嚇得兩腿直打哆嗦,不敢直接面見他,就拖方賓的朋友說情。方賓的朋友將來意說明,並且對他說了一通“冤家宜解不宜結”的大道理。方賓聽後覺得很受啟發,於是決定原諒了蔡指揮使,就讓朋友捎話讓其自己來見他。

蔡指揮使見方賓肯原諒自己,就帶了很多的好禮,上門謝罪。方賓見他態度如此誠懇,氣也消了。就對他說:我得感謝你當年的教訓,要是沒有你當年的教訓,恐怕我現在還是一個碌碌無為的窮書生呢。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快快請起,到屋中喝茶。就這樣,方賓因為自己的大度,贏得了人們對他的尊重而成了一時佳話。所以說,冤家宜解不宜結,成兩個和美之事,何樂而不為呢?那你是否該放下心中的怨念,原諒甚至感謝曾經欺負過你的人呢。

注:圖片來源於網路,與本文和本人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