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夏侯惇的戰績已經夠慘了,其實還有一人可與其相比,他就是諸葛瑾

東漢末年,天下動亂,妻離子散對世人來說如同常事。而諸葛家也是這個情況,曹操屠戮徐州的時候,諸葛家被迫南逃,這其中就有我們熟知的諸葛亮。在他的兄弟中,有一人在戰亂的時候與其分離,他就是諸葛瑾,諸葛亮的大哥。

諸葛瑾是三國時期的吳國重臣,官至大將軍。在演義中關於諸葛瑾的故事是少之又少,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但在歷史上諸葛瑾在吳國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雖然他的戰績可能有點慘不忍睹。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諸葛瑾這個人,看看諸葛亮的大哥和他弟弟相比如何?

諸葛瑾的經歷

在記載中,諸葛亮和諸葛均被叔叔帶到了荊州,以躲避北方的戰亂,但在這個過程中,卻沒有出現諸葛瑾的名字,根據當時的情況來看,諸葛瑾很肯能先諸葛亮他們一步南下了,也有可能是諸葛瑾在南下的過程中走丟了。離開北方後,諸葛瑾被人推舉給了孫權,而孫權見過諸葛瑾後,也覺得他是個人才,便留在身邊給予重用。

《三國志》——孫權姊婿曲阿弘諮見而異之,薦之於權,與魯肅等並見賓待,後為權長史,轉中司馬。

後來曹操結束了北方的戰事,轉頭開始南下,劉備因為實力有限,被曹操打得不要不要的。就在他準備南逃到蒼梧的時候,東吳來了一個使者,這人就是魯肅。在他的努力推動下,劉備才決定和江東聯合,並準備與曹操決一死戰。在這期間,諸葛亮一直陪在劉備的身邊,魯肅自然也發現了他,並告知了諸葛亮:“你哥哥諸葛瑾和我是好朋友”,而後諸葛亮出使江東。

諸葛亮出使東吳的目的當然不是要見哥哥,他此行的主要目的則是進一步落實孫劉聯盟的成立,不過順便當然要看一下哥哥。要是兩人之前因為戰亂被迫分離,那這一次見面無疑不是一件人生喜事。但諸葛亮早就知道他哥哥在江東任職,並且一直有聯絡也是有可能的。

關於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的行為

諸葛亮到達江東之後,孫權曾經讓諸葛瑾說服諸葛亮,讓其留在江東為自己效力,但被諸葛瑾否決了。同時他向孫權表明,諸葛亮是不會背叛劉備的,就像自己不會背叛江東一樣,孫權聽完這句話後倒是非常高興。加上諸葛誕的情況,人們得出了一個結論,諸葛一家子是在分開下注,以此來保證家族興旺。

但這種說法其實並不符合現狀,諸葛瑾是被舉薦到孫權身邊,記載中並沒有諸葛瑾主動找孫權的意思。而諸葛亮加入劉備的時候,劉備只是附屬在劉表身邊的一個小勢力,根本看不出什麼前程,諸葛亮要是想分開下注,他有的是好選擇。

再看諸葛誕,他是諸葛瑾和諸葛亮的堂弟,而且歲數指定比他們要小不少,幾乎都不是一代人,在他得勢的時候,幾已經進入到了三國的末期。另外,諸葛家族在當時並沒有實力,能做出如此大的手筆,所以這種說法完全就是瞎編亂造。

屢敗屢戰的諸葛瑾

要說起三國時期最能打敗仗的將軍,肯能很多人會想起夏侯惇,其實諸葛瑾的戰績完全不輸於夏侯惇,甚至還略勝一籌。在早期,諸葛瑾並沒有參與過多的戰事,這其中的原因很明顯,江東人才輩出,完全沒有諸葛瑾上場的必要,而且和劉備的戰爭中,因為諸葛亮的關係諸葛瑾並不太好出面。

《三國志》——建安二十年,權遣瑾使蜀通好劉備,與其弟亮俱公會相見,退無私面。

在劉備的威脅解除後,孫權開始狂妄自大了起來,逐漸疏遠曹丕,因此引來了曹丕的三路大軍。此時諸葛瑾是公安都督,見此情景,諸葛瑾帶兵支援江陵等地,但很快就被夏侯尚所擊敗。還好曹軍遭遇了瘟疫,自己退回了北方,諸葛瑾藉著這個機會到是追擊了一波敵軍,但效果並不顯著。

《江表傳》——曹真、夏侯尚等圍朱然於江陵,又分據中州,瑾以大兵為之救援。

失敗一次不要緊,公元226年曹丕病逝,年輕的曹睿成為了魏國的新主人。對於蜀漢來說這是一個好機會,對於東吳同樣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於是,孫權起了多路大軍進攻曹魏,諸葛瑾也是其中一路,但很快就被司馬懿擊敗,司馬懿正經八經是個將才,諸葛瑾被打敗其實也沒什麼丟人的。

公元234年,孫權再一次對他念念不忘的合肥發起了攻擊,諸葛瑾和陸遜從江夏領兵向襄陽進軍,這一戰諸葛瑾倒不是很慘,不過和陸遜相比,諸葛瑾確實差了一點。後來曹叡去世,年紀更小的曹芳繼位了,面對這個大好機會,孫權再次舉兵北伐,而諸葛瑾也不出所望的兵敗了。

關於諸葛瑾的問題

縱觀諸葛瑾的戰績,確實是悽慘了一些,但孫權對其的態度卻一直很好,甚至還頻繁給諸葛瑾賞賜。這種反常理的情況,倒是和曹魏的夏侯惇很像,但夏侯惇和曹操畢竟是親戚關係,夏侯惇又是曹魏的元老人物,諸葛瑾可沒有這些有利條件,那孫權為何如此看中諸葛瑾呢?

相比於其它人,諸葛瑾確實沒有出彩的地方,但這一點卻不能證明諸葛瑾就是一個能力有限的人,尤其是在人才匱乏的後期,諸葛瑾的重要性就進一步被被提升了。而且孫權對諸葛瑾的信任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這一點在多個地方都有體現。

另外,諸葛瑾所面對的敵人可從來不是簡單的敵人,就不用說司馬懿了,夏侯尚也是魏國後期數一數二的人物,這樣一看,諸葛瑾也算是雖敗猶榮吧。

參考文獻《三國志》、《江表傳》、《後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