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為何古代打仗都跑襄陽來渡江長江那麼長,別的地方不能過河嗎

說到長江在古代戰中的地位,人們通常會想起“天險”兩個字。在我國五年前歷史長河之中,許多國家就是憑著長江天險據守不出,才得以在江南地帶延續。古今多少懷著壯志雄心的英雄人物也都因為這條長江打斷了一統江山的霸業。

說到這,或許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長江從西向東貫穿中原大地,難道就沒有從其他地方可以渡江的嗎?

其實,長江雖寬但也不是那麼難以被征服。單純的從理論上理解,只要有一隻小船就足以渡江,然而這些只是理論。在實際的軍事層面上來看,不管是南方的政權渡江北伐,還是北方政權的揮師南下。現實情況是江對岸的守軍絕不會眼睜睜看著你渡江。

當然了,如果是極少數人完全可以從防守薄弱的偏僻的渡口偷偷過去,因為人數少,在古代通訊和偵察不發達的情況下是難以被發現的。然而在古代戰爭當中,既然要渡江攻討,必然要有雄兵百萬的支援。一條長江能阻隔的從來都不是士兵的路線,而是戰爭後續補給,所以這就給那些企圖渡江長期作戰的部隊造成了巨大的困擾。

想要完成真正軍事戰略意義上的渡江,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作為北方的陸地兵種,渡江要從造船開始。由於北方大多是平原,北方軍隊之中就沒有水軍,也就沒有必要用到船,所以想要渡江,第一步就是造船。

只有足夠數量的船隻,才能將動輒十萬百萬的兵力運輸到南方。雖然這樣來想,造船似乎並不是什麼難事。然而你要在長江以北大造船塢,南面的水軍勢必會發現,南方素來以水系發達著稱。

所以南方的軍隊中有一半都是水軍。和北方的陸軍比起來,這些水軍機動性強,能適應在水中作戰,一旦發現北方有造船渡江的企圖就會立刻前來襲擾。

船隻在北方軍隊眼中只是用來運輸的工具,不善水性的北方士兵在船隻上戰鬥力大打折扣,更別說和南方的水軍一較高下了。所以在造船這一渡江的第一步就不會那麼順暢,有時南方的水軍故意不去進攻,而是等船隻幾乎全部造好之後突然襲擊。這樣一來辛辛苦苦大半年造出來的船隻等於便宜了他人。

所以渡江的艱難之處從來都不是說這條長江有多寬,浪有多大。而是長江這條作為南方勢力安身立命的屏障,勢必會以重兵把守。以水軍作為優勢的南方勢力根本不想和對面在陸地上交鋒,而往往是在這條長江上就困住敵人,逼迫這些北方部隊只能在江面上與他們作戰。

即便你僥倖擊破了江面的部隊,接下來要面對的才是渡江最難以逾越的核心難點——那就是沿江而造的城市。這些城市既可以發展人口和農業,為前線提供後勤的補給,又能在防守時成為一座座堅固的堡壘。

在古代戰爭之中,最為我們所熟知的幾個大型戰役中,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和東晉時期的肥水之戰,這兩個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以少勝多為結果,也都是以長江為天險,將沿江城池作為銅牆鐵壁,憑藉著這些絕對優勢,將北方高於自己數倍的雄兵打得丟盔棄甲。

面對著如此險要的長江,作為北方政權,在長期的與南方政權交手的歷史歲月中,也逐漸地總結了一些經驗。雖然直接渡江無疑是死路一條,但在長江的中下游,與平原接壤的地區有著發達的支流。這些支流不光在南方深入發達,在北方也是如此。

在古代戰爭之中,有幾個為我們所熟知的城市,例如襄陽、揚州、合肥等地就是倚長江支流而建的北方城池,這其中屬襄陽尤為重要。向北是豫州要地,向南則是順著漢水就能直抵荊州腹地。

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一旦掌控了襄陽城也就意味著掌控了南北大戰的主動權。所以襄陽成了可攻可守的軍事重地。

結語:從古至今,圍繞著襄陽展開的戰役有很多,不論是襄樊之戰,關羽水淹七軍;還是後來的蒙古進軍南宋。襄陽這塊兵家必爭之地,承載著幾多興衰,也見證著歷史的發展,是歷史可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