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中國詩詞大會:“天涯何處無芳草”是何意?導師蒙曼解讀“翻車”

為了傳承和發揚我國傳統文化,近年來相繼出現了許多相關的電視節目,例如《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等。其中最為火爆的當屬《中國詩詞大會》,這檔節目對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有著積極影響。

這檔節目的高明之處,是邀請了很多在詩詞領域上學識非常豐富的學者們,透過這些學識淵博的人,來敲定詩詞本身真正的含義以及它表達的感情等。然而,正是因為每個人的見解不同,因此在許多詩詞上都存在著爭議。

其中有一期導師蒙曼解讀完一首詞之後差點“翻車”,到底是什麼樣的一首詞,讓《詩詞大會》的導師差點翻了車呢?

這首詞是《蝶戀花·春景》,北宋著名詩人蘇軾所創作。蘇軾藉著春天的景色,表達出了他對春光易逝的感嘆,以及自己的感情沒有任何人知道的煩惱,融情於景,詞意婉轉,意境朦朧,韻味無窮,手法十分巧妙。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這首詞描繪的是一幅暮春美景圖,花兒的殘紅褪去,樹梢上長出了小小的青色杏子。燕子正是這個季節在天上飛舞著,清澈的流水環繞著住在這裡的人家。枝子上的柳絮被吹得都離開了枝丫,天涯茫茫,何處沒有芳草呢?牆裡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蕩著鞦韆,圍牆外面的行人能夠聽見少女的笑聲。

隨著走遠,少女的笑聲逐漸聽不見了,聲音逐漸消散,行人悵然,彷彿是多情的自己被無情的少女傷害了。關於這首詞的創作背景,出現了很多版本,曹樹銘曾在他的書中提到,這首詞大概就是公元1076年,蘇軾在密州所作,那時的蘇軾志在待考。

還有人認為,這首詞是公元1095年蘇軾在被貶謫期間,和自己的侍妾待在惠州的時候,感慨自己遭遇的同時,因為侍妾王朝雲的陪伴,心中有所感悟,才寫下這首詞,用來表達自己和王朝雲的感情和遭遇。

蘇軾的這首詞是一首傷春之作,詞人看見春光易逝,心中感悟,便悟出來“天涯何處無芳草”的感慨,感慨之餘,依舊不能放下自己的抱負,於是就想用這首詞自勵自勉。詞的上闕寫了春光易逝的感慨,下篇則是寫行人對佳人的相思,雖然“多情總被無情惱”,但是依舊改變了不了行人對牆內佳人的思念。

對於這首詞,很多人的見解都是不一樣的,就像《中國詩詞大會》的導師蒙曼教授一樣。她在節目中解讀說到“這首詞是蘇軾觸景思鄉所作,而非是形容愛情的”,這樣一番解讀之後,受到不少網友的抨擊,到底是蒙曼的“翻車”還是網友對詩詞不理解呢?

結合全詞,這首詞在下闕的時候描繪了一個愛情片段,寫了一個行人對牆內的少女產生的愛慕之情,以及愛而不得的思念,因此網友認為這就是一首愛情詞。但是站在綜合的角度出發,蒙曼導師拿出了依據,那就是宋朝有“集詞”的習慣。

而蘇軾的這首詞,則是模仿屈原的《離騷》而作的,“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這句名句在屈原的筆下就是表達的是對家鄉思念之情。因此,蘇軾模仿屈原為的是表達是自己對家鄉的思念之情。結合創作背景,就能看出,蘇軾的一生都在追求做官。

他想做出一番政績,但是多次遭到貶謫,這首詞寫於被貶惠州期間,因此蘇軾又如何想到了愛情?這首詞,上闕展現的是一幅春光即將逝去,寫得春天的景,但是殘花等景物,表現的是詞人落寞的心情。下闕寫的是夏天的人,雖然寫了一個愛情片段,但是在這個情景中,讓人對兩人的未知的結果充滿了好奇。

蘇軾真的是寫愛情嗎?並不是,蘇軾不過是藉著愛情的兩人,隱晦地表達著自己和君主的關係。自己就如同牆外的行人,聽見佳人的聲音,心中相思,卻沒有結果。自己對待君主一心一意,想要成就一番政績,然而君主就如同佳人,兩人之間就是漸行漸遠的過客和佳人。

自己的心意君主不能感受得到,蘇軾感到心中無奈。再者,蘇軾被貶謫之後,家中錢人、財散盡,只有妾室王朝雲一直堅貞不渝地跟著他,他又如何會寫出“天涯何處無芳草”這樣的話呢?只不過,是遠離了自己的家鄉,貶謫之後生活大不如從前,陪伴自己的人也少之又少。

孤苦伶仃、心中抑鬱,這時蘇軾便想起了家鄉的好,觸景生情,在詞中表達出了自己對於家鄉的思念之情。這首詞,到如今為止一直存在著爭議,“天涯何處無芳草”也成為了人們對待愛情的一種看法,很少有人再把它看作思念家鄉的詩句。

所以,從深層次來說,蒙曼導師並沒有“翻車”,導致網友誤解的最直接原因便是沒有深入瞭解詩詞背後的故事,造成了對於詩詞的不理解。

對於中國人而言,詩詞就是代表中國靈魂的其中一種文化。從小,學校便開始帶領著孩子們學習中華詩詞的魅力,培養孩子們對於詩詞的記憶。學習詩詞真的很有必要。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遺忘詩詞本身的意義,現在很多詩詞被用做各種領域,甚至很多詩詞都失去了它原本的含義。

就像蘇軾的這首詞一樣,深入瞭解之後,發現所謂的愛情詞,不過是是蘇軾被貶謫之後對故鄉的思念詞。追根溯源,理解詩詞的本身,不是透過眾人皆知我跟風這樣的方法,而是因為尊重詩歌自身的靈魂。

再比如,李商隱的這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人們對於這句詩的第一印象便是用來讚頌老師的。然而實際上,李商隱在寫這首詩的時候,歌頌的是愛情,和讚頌為師之道可以說得上沒有絲毫關係。

那麼,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說到底是人們對於詩詞的需求越發低下,人們在網路飛速發展的現在,已經很難再靜下心去學習詩詞了。很多網友在說蒙曼導師解讀錯誤的時候,帶入的便是眾人皆知我跟風的態度,他們沒有去追求詩詞背後的故事,甚至不明白詩詞背後所具有的含義,因此,“無知”的認為,他不知道的那一面就是錯誤的。

越來越多的詩詞被人們亂用以及惡意解讀之後,出現了意境雜亂的現象。面對這一現象,其實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去改變詩詞本身的含義,我們能做的是找到最有力的證據,去找尋詩人他本身就要表達情感,我們任何人都不是詩人,所以我們沒有權力改變他的詩歌,唯有尊重。

最後,學習詩詞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任務,詩歌作為中華傳統文化最具有代表的性的文化之一,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積極學習的。接過時代的接力棒,完成不一樣的詩歌傳承,發揚屬於中國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