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為何西門慶會被武松反殺,是真打不過?沒想到200年後謊言被戳穿

延士聲華似孟嘗,有如東閣納賢良。武松雄猛千夫懼,柴進風流四海揚。自信一身能殺虎,浪言三碗不過岡。報兄誅嫂真奇特,贏得高名萬古香。——《水滸傳》

在施耐庵的著作《水滸傳》中,武松一直是英雄一般的存在,他孤身一人沽飲十八碗烈酒前去景陽岡打虎,為了給兄長報仇血濺鴛鴦樓等,種種事件更是為他的一生增加了傳奇色彩。

他憑藉一身武藝,在江湖上闖出了不小的名堂。在《水滸傳》這本著作中,武松為兄報仇,弒嫂殺敵的情節更是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200多年後,《金瓶梅》一書橫空出世卻讓人們意識到事情並非如此簡單。

武藝高超的行者武松

施耐庵在《水滸傳》中寫道,武松回家探望兄長時,途經景陽岡,至酒家沽飲十八大碗,醉後欲行趕路,酒家好心告訴他,在這岡上有一隻極為兇猛的吊睛白額大蟲。

武松不信,執意要上岡趕路,結果真的在岡上發現了老虎,武松在與老虎經歷幾番搏鬥後最終將虎用雙拳打死,在證明自己的同時也為當地老百姓除去了一大害。

這一情節可以說是將武松高超的武藝表現得淋漓盡致,從隻身赤手空拳到把老虎打死,這無疑不是他的武藝所起的作用。

武松高超的武藝還表現在另一個方面,那就是他追殺西門慶,並與他搏鬥的過程。

武松在外出回家後發現哥哥被自家嫂嫂與西門慶所害,當即便下定決心為哥哥報仇。他先是血紉潘金蓮,割其頭顱為兄長祭奠,後是在鴛鴦樓與西門慶展開搏鬥,最後成功地將為霸一方的西門慶斬殺,這都反映了武松的大膽以及他武藝的高超。

《金瓶梅》為西門慶“翻案”

在《水滸傳》中,施耐庵將西門慶刻畫成了一個地痞流氓的形象,據他描寫,西門慶的武藝並不高,所以他在於武松的打鬥過程中就顯得不堪一擊,而他最後也死於武松之手。

但在200多年後的《金瓶梅》一書中,對西門慶的刻畫以及他最後的歸宿與《水滸傳》中的描寫產生了出入。

《金瓶梅》一書是一位文人獨立撰寫的一本小說,並添加了一些個人的觀點以及看法,在某些情節上與《水滸傳》一書重合度較高。

在該書的記載中,西門慶的武藝很高超,並且與當地的官府勢力有一定的勾結,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在官場的地位也極高。

在這種情況下,武松絕不可能輕而易舉地將西門慶殺死,就算他成功地將其殺死,他也難逃與西門慶相關勢力的打擊與報復。

依該書記載,武松當時並不在陽穀縣,且較西門慶而言,武松的社會地位極低,並不具有很快將西門慶殺死的條件,並且該書中西門慶並沒有死於武松之手,而是因為疾病去世。

根據種種情況,當時的武松並不能夠輕易將西門慶殺死。

二者相比,無論是身份地位,還是武術技藝,武松頂多能與西門慶打成平手,在某種角度上說,或許西門慶更具有優勢。

鬥殺西門慶後武松的結局

在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後,武松在街坊鄰居的證明下押著王婆去了官府。縣令大人在瞭解前因後果之後也是網開了一面,對武松做出了較為寬鬆的懲罰,判處他“杖脊40,發配2000裡”。而西門慶的幾房夫人也被官府羈押,聽從發落。

無論是《水滸傳》還是《金瓶梅》,西門慶始終是一個作惡多端的反派形象,武松也一直是正義的代表。

根據現代史學家的研究,武松和西門慶這一形象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但他們的所作所為正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惡勢力相互勾結,壓榨百姓,稱霸一方。

貧苦百姓規規矩矩、本本分分,最終卻得不到一個好的結果,甚至連自己的性命都搭了進去。

武松最終殺死潘金蓮和西門慶也可以說是當時百姓在精神上的寄託罷了,他們身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敢怒不敢言,只能躲避現實。

面對惡人,如果只是一味地逃避,不僅不會擺脫這種境地,反而會助長惡勢力。

正所謂“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在面對壓迫時,唯有勇敢地挺身戰鬥才不會一直處於低迷之中,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呵護自己珍惜的東西,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