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蘇雪林:一個女作家,一個反魯,一個鞭屍,一個反魯,一個反魯

蘇雪林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位頗有才情的女作家,早在三十年代就被稱為“女作家中最優秀的散文作者”。但真正使蘇雪林聲名大噪的卻不是她的文學創作,而是她在魯迅逝世後對魯迅展開的一系列攻擊。1966年,蘇雪林本人便在作品中不無得意地聲稱:反魯,幾乎成了我的半生事業。

蘇雪林認為魯迅一輩子用尖酸刻薄的刀筆叫別人吃苦頭(主要指的應該是魯迅和現代評論派的論戰),而她要在魯迅死後也讓他吃吃苦頭,於是便展開了一系列近乎“鞭屍”的攻擊行為,也即是被她自己當作事業的“反魯”。不過,蘇雪林的一系列批判卻明顯是站不住腳的,只不過是單純的人身攻擊。如蘇雪林曾寫下的這段總結性的文字:

叫我來評判魯迅,很簡單,三段話便可概括:?魯迅的人格,是渺小,渺小,第三個渺小;魯迅的性情是兇惡,兇惡,第三個兇惡;魯迅的行為是卑劣,卑劣,第三個卑劣。便以一言括之,是個連起碼的“人”的資格都夠不著的角色。

有人認為,蘇雪林之所以在魯迅逝世後對魯迅展開猛烈批判,是因愛生恨。也有人認為,當年魯迅對蘇雪林態度傲慢,傷了蘇雪林的自尊心,最終導致了她的報復性為。但這些推測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無法解釋蘇雪林為何要在魯迅逝世之後,在魯迅被民眾尊稱為“民族魂”之後才展開批判。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溘然長逝。這個訊息一經傳出,整個文化界為之哀慟。在上海的葬禮上,民眾代表獻上了一面印有“民族魂”三字的白底黑字旗覆於棺上,並有上萬民眾自發為魯迅先生送行。與此同時,蘇雪林則開始了自己的“反魯”行動,她先是寫信給了蔡元培和胡適,勸蔡元培不要出席魯迅葬禮,勸胡適加入“反魯”陣營。

在給胡適的信中,蘇雪林曾這樣寫道:魯迅雖死,魯迅的偶像沒有死……其死後淫威尚復如此,更使我憤憤難平了。而在初聞魯迅逝世的訊息之後,蘇雪林曾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巨憝一死,文壇從此可望寧謐,蓋中國文壇十年以來所有風波皆此公所撩撥也。由此不難看出,蘇雪林之所以近乎瘋狂地攻擊魯迅,是因為她不希望魯迅被稱為“民族魂”,或者說她害怕成為“民族魂”的魯迅。到了臺灣之後,蘇雪林寫下的這段話將她害怕“民族魂”魯迅的心理展現得淋漓盡致:

魯迅偶像一入臺灣,我敢保證:?半年內文風丕變,一二年內,全臺的知識階級的心靈,均將屈服……文化戰先就奏了極大勝利。

不難看出,這其實是階級立場的問題,本文不便深入探討。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與蘇雪林有著同樣立場的胡適,卻早在她“反魯”之初便進行了勸阻。在給蘇雪林的回信中,胡適這樣寫道:

關於魯迅,我看了你給蔡先生的信。我很同情與你的憤慨,但我以為不必攻擊其私人行為。魯迅狺狺攻擊我們,其實何損於我們一絲一毫?他死了,我們儘可以撇開一切小節不談,專討論他的思想究竟有些什麼,有些什麼是有價值的,有些什麼是無價值的……凡論一人,總須持平。愛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方是持平。

胡適在回信中用了“狺狺”一詞,說明他在個人情感上對魯迅還是有怒氣的,此外他也沒想到這封私人通訊會被蘇雪林公開。不過,胡適沒有被蘇雪林煽動,而是苦口婆心地對其進行了勸阻。凡論一人,總須持平,對於自己的論敵能持有這種客觀態度,胡適無疑也是令人敬佩的。此外,在魯迅逝世之後,胡適還幫助出版了《魯迅全集》。

只可惜,蘇雪林並沒有聽取胡適的教導,而是將所謂的“反魯”當成半生事業,宛如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