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溫鐵軍為什麼當年中國一定要上山下鄉

痛別父母赴邊疆,熱血豪情鬥地天。淚灑寒辛同日月,家難國業任當擔。這短短二十八個字概括了一段不為人知的歲月,拜別家人,遠赴鄉野,只不過為了心中那個撐起祖國的信仰。

那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中國,那是一個特殊的時期,而在那段特殊的時期,在中國的每個城市和農村,發生了一件特殊的事情,它叫“上山下鄉”。

溫鐵軍作為我國知名的三農問題研究教授,著名的經濟學家,他曾對新中國建國以來的數件大事作過各種意義上的分析,而對當年的“上山下鄉”,他也從經濟學的角度告訴了我們那件事情的起因和必須為之的原因,為什麼當年的中國一定要“上山下鄉”。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中國

如果要認真分析“上山下鄉”,就要從當時的社會環境說起。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十五年,看似脫離了戰爭的混亂,一切逐步走上了正軌,然而更大的危機正在逼近,我們後來回憶起那次脫離正軌的錯誤時,總是滿含痛惜之情,然而事實上,倘若我們站在客觀的角度來看,那個時候的錯誤是偶然也是必然。

為何這麼說呢,錯誤運動開始之前,中國國內的國情是怎樣呢,經濟落後,文化停滯,科技封閉,但是國內的很多民眾依然沉浸在國家強大的美夢之中。

事實上,天災加上人禍,當時的國內形勢十分緊張,國際上,本來與中國交好的蘇聯又因為種種內亂,已經無暇顧及中國,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由於社會制度的隔閡更是對中國採取旁觀的態度。

中國雖說不是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但是由於特殊的國情使得它與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面臨的發展情境截然不同,而最開始的某些政策和路線最終發現,也並非全然可以接納。

而在這個時候,主要路線有了偏差,而“上山下鄉”其實就是在這一危機時刻所衍生出來的迫不得已的避險之法。

何為“上山下鄉”,“上山下鄉”的群體又是指哪些呢。

首先,顧名思義,上山下鄉就是指城裡的人下到農村去接受勞動教育,而針對的群體就是知青,即知識青年從學校中出來,然後去到邊遠的農村。

而當時這個政策提出的理由是,國家是工農聯盟的社會主義國家,課本上學習到的知識遠遠不能代替實踐的成果,故此,讓知識青年來到農村進行勞動教育。

然而實際上,後來我們也知道這只是政治博弈的一個妥協產物而已,它根本沒有能夠促進國家的進步和發展。

但是隨著時代發展,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政治學家在研究那段歷史時,突然發現,拋開其他因素,單從經濟上來說,“上山下鄉”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時中國的社會危機。

“上山下鄉”為何是必然

眾所周知,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中國,還在實行計劃經濟,而計劃經濟後來經過實踐證明,最大的短板就是削弱了大家的創造積極性,“大鍋飯”能讓所有人生存下去,但是並不能讓人生活下去。

而上升到社會層面,最顯而易見的危機就是資源短缺,這裡的資源還不僅僅指的糧食。從賴以為生的口糧到柴米油鹽,生活用品等等,所有的一切都面臨著短缺,相較於農村,城市的境況更為嚴重。

至少農村每家每戶都在從事農業生產活動,雖然最後糧食都要先上交國家才能平均分配,但是多少能夠活下去,而城市就並非如此了,可以說,在那個時期,全中國的人都是依靠農民養活的。

而這時候,“上山下鄉”正好緩解了城市資源不夠分配的問題,其實,如果家中有老人當過知青的,很多人應當心裡都清楚,在“上山下鄉”之前,哪怕他們能夠天天上學,但是回到家中,也不一定每天都能吃飽。

那個時候,生存問題已經刻不容緩,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甚至,城市面對的情況還要嚴峻。

溫鐵軍在他的演講中表示,那個時候的農村更像是一個蓄水池,源源不斷的接收從城市來到鄉下的知識青年。他們雖然在這裡也要進行艱苦的勞動,但幾乎都能吃上飯。而這一點,或許是他們身在城市也無法保證的一點。

通俗來說,當時的中國就好像一個水窪,而農村就像是一塊海綿,它將外面的水吸收進來,然後慢慢消化,最終使得多數人平穩的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時期。

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不得不承認,生存問題永遠是第一位的。因此,很多人質疑“上山下鄉”的正面意義,因為在他們看來,中國的科學文化就是從“上山下鄉”開始停滯的,其實這種想法有些偏頗。

我們可以進行一個逆向思維,假如“上山下鄉”沒有發生,那麼,中國面臨的情況是什麼樣,農村勞動力有限,糧食危機不可能短時間度過。

一旦面臨緊急情況,人先自救,農民不可能把自己餓死,而去將糧食給城裡人,兩邊都缺糧,國家也不會將一方糧食供給另一方。那些還在學校裡讀書的孩子,他們的口糧從何而來,那些不從事生產勞動的知識分子,他們真的能從知識裡獲得溫飽嗎?

也許有人會說,只考慮口腹之慾甚是膚淺,然而在生命面前,所有的理想和信念都會變得不堪一擊。

溫鐵軍:那是中國必經的一個時期

溫鐵軍作為我國著名的三農專家,他在三農問題上的研究無出其右。

而在他對“上山下鄉”事件的分析中,我們不難明白,這是中國摸索自己特色發展道路時所必經的一個階段,因為當時的中國前無古人,也後無來者,它從建國到發展,無法借鑑任何一個國家的經驗,包括蘇聯,所以就像摸著石頭過河一樣。

而“上山下鄉”就如同我們過河時摸著的這些石頭,雖然石頭硌腳,甚至一不小心就能讓我們跌入水中,萬劫不復。

但是相較於一無所有,這些石頭很大程度上拯救了當時的大部分人,歷史永遠是往前走的,這就意味著,我們一路走就要一路推翻過去的我們,時至今日,就算我們知道再多的後事,重回那個時期,或許亦會作出同樣的抉擇。

因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經濟基礎才能決定上層建築,我們以為的岔路或者說失誤也並非完全是一位一兩個人所導致的惡果,它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所必然的產物。

就像在我們看來愚昧不堪的封建社會,當年秦始皇初建統一王朝時,封建親戚,以藩屏周,這是全世界最先進的制度,然而後來,閉關鎖國,終究成為亡國之礙。

因此,我們回顧每一段歷史,都應當用辯證的眼光看待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有些事,看來已經是公認的渣滓,可換一個角度,或許也是時代的迫不得已。

當年的“上山下鄉”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國家科技的進步,導致了人才的凋零,無數有學之士終身不得其用,甚至鬱鬱而終,然而,深藏在這些背後的是,那些人,他們都活過了那段有史以來的黑暗時期。

時代在發展,歷史在前進,社會在進步,而制度也在不斷完善,我們需得相信,這個社會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其必然,我們要做的,只是不讓自己後悔,而非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