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道教有一項"奇術",聽著很玄乎,至今仍有不少人會,專家卻否認

道家講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易經》中也有提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都是古代學者們認為的萬物起源。

在不少學者眼中 ,道家和道教並不能相對而論,簡單來說,道家就是以先秦諸子百家以老子莊子思想為代表,主張尊道貴德,以清靜無為,治國修身法盛行為一體的思想理論。而道教則是泛指一個宗教體系,它所代表的是透過精神形體的修煉,從而“得道昇仙”,它所信奉的“道”,並不是單一的思想理論,而是一個宗教傳承和教團組織,所以亦被稱為道教。

道教的形成,是在東漢後期,由天頻道,天師道等民間原始教團組合成立,後來經過樹百年的發展,形成了一個有教義和逐漸完備的宗教體系,並得到了歷代統治者的承認。道教最初的創始人是張道陵,他是西漢開國功臣張良的後人,建武十年出生於豐縣,張道陵的父親,本身就是一個仙術愛好者,常以“桐柏真人”自稱,於是在張道陵出生後,為他取名為“陵”,是希望他遠離塵世,登陵成仙。

在父親的影響下,張道陵7歲就熟讀《道德經》,稍微年長的,天文地理,無所不知,但他無心仕途,26歲張道陵官拜江州令,就連漢章帝和漢和帝都親自召他為太傅,冀縣侯等職,但張道陵仍然一心向道,年紀輕輕就雲遊四海,求道問仙。公元142年,張道陵行至蜀地,偶遇太上老君降臨,親自傳授他“三天正法”,於是張道陵便建立了天師道教,尊老子為教祖,掃妖除魔,救護百姓。

張道陵創立道教後,已符水,咒法為百姓治病,門下弟子達數萬人,均以善道治人,不施刑罰,在唐朝和宋朝時期,都對張道陵的天師教表達了高度的認可,唐玄宗冊封張道陵為“太師”,宋徽宗贈“正一靖應真君”。道教是我國五大宗教之一,對我國古代政治,經濟,以及文化底蘊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同時也是統治階級的三大精神支柱之一。

到了南宋時期,道教發生了變革,又分為南北道教,北方以全真教,太一腳等新道派為代表的,南方則出現了金丹派,天心派等教派,到了明清時期,道教的發展也受到了阻礙,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道家對舊社會道教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和陋習進行改革後,道教的發展才逐漸回升。

道教之所以能夠發展至今,是因為其主要注重精神形體的修煉,一般人看起來非常玄妙,道教的主要道術有外丹和內丹以及符籙,所謂的外丹,就是以一些丹砂,鉛,汞等無子煉製的長生不死金丹,這是歷代帝王所追崇的東西,但從科學角度來說,並不可取。而內丹指的是以身體為鼎爐,用精氣神和意念,在體內煉成神丹,也是人們所謂的長生不老仙術。

符籙就更好理解了,自古以來,古人都比較迷信,所以道家以宗教中特殊的符號為引,驅魔辟邪,治病護身。在這一點上,道教和別的宗教不同,所以至今專家學者們對於道教的仙術奇法並不認可,但是有一項奇術,即使專家們否認,但仍有很多人會,那就是辟穀,《大戴禮記·易本命》中提到:“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

從先秦時期開始,辟穀術就盛行,1973年,震驚世界的馬王堆漢墓曾出土了2件文物,一本是“引導圖”,一本是“卻穀食氣篇”,這是我國第一部辟穀療法帛書。而在近代,辟穀術通俗點來講,就是禁食。古人認為,即使不吃五穀雜糧,以其它要食果腹,或在一段時間內斷食,也是一種養生的方法,所以稱之為辟穀。

後來受到道家影響,認為服食精氣或天地元氣是以能夠得道成仙,於是道教就將其修煉成了一項奇術,凡是能夠修煉成的,最終都可以昇仙。不過現代科學卻認為,沒有科學依據的斷食或者禁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而且並不是人人都有修煉道法,所以並不承認這項道法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