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徐志摩寫了一首肉麻情詩,被多次選入語文課本,好多老師都不敢細講!

林徽因曾說,徐志摩當初愛的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我。

林徽因的總結清醒而深刻,徐志摩正是一個依靠想象製造生活的愚誠者,他將這種生活投於筆下反覆琢磨,同時新增一些理想和信仰,最後才鍛造出悠揚鏗鏘的迷人語言。而這些語言,有不少都成為了中國現代詩詩壇絕對的經典。

徐志摩才華橫溢,天馬行空,留下了諸多永難磨滅的瑰麗詩篇。《再別康橋》《偶然》《沙揚娜拉》等都是徐志摩膾炙人口的名篇,甚至可引為絕唱。

然而,藝術家都是“瘋子”,李白瘋於酒,杜甫瘋於愁,而令徐志摩成為瘋魔的卻是那如捕風捉影般的愛情。

徐志摩一生的命運與三個女人糾纏在一起:張幼儀是父母之命的髮妻,徐志摩似乎從未愛過她;林徽因是理想戀愛的化身,與徐志摩有過故事,最終相忘於江湖;陸小曼是感性婚姻的結果,滿足徐志摩的浪漫幻想,並陪他走完了最後一程。

徐志摩的愛情瘋狂熱烈,似洶湧的波濤席捲而來,卻打溼了不少旁觀者的衣襟。

在現當代文化圈,有很多人對徐志摩持鄙夷態度,究其原因就是他那隨風搖擺的品行,喜新厭舊、重色輕友等詞彙用在他身上一點兒也不過分。

徐志摩還曾為自己見不得人的愛情寫下過詩作,並多次入選課本,卻成為了語文老師們的講課噩夢。

《雪花的快樂》

作者: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裡瀟灑,

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

——飛揚,飛揚,飛揚,

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悽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悵

——飛揚,飛揚,飛揚,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裡娟娟的飛舞,

認明瞭那清幽的住處,

等著她來花園裡探望

——飛揚,飛揚,飛揚,

——啊,她身上有硃砂梅的清香!

那時我憑藉我的身輕,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貼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在徐志摩的詩中,愛情詩是他全部詩作中最有特色的部分,這些愛情詩抒唱了他對愛與美的追求。他有時以自己的感情基礎,有時則以假想的異性為物件。

在此詩中,詩人把它作了昇華,既把對愛情的追求與改變現實社會的理想聯絡在一起,包含著反封建倫理道德、要求個體解放的積極因素,熱烈而清新,真摯而自然,真切地表達了詩人對一切美好事物的執著追求。

詩分四節,與其說這四節韻律鏗鏘的詩具有啟承轉合的章法結構之美,不如說它體現了詩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詩人避開現實藩籬,把一切展開建築在“假如”之上。“假如”使這首詩定下了柔美、朦朧的格調,使其中的熱烈和自由無不籠罩於淡淡的憂傷的光環裡。

與閱讀相反,寫作時的詩人或許面對窗外飛揚的雪花熱淚盈眶,或許獨自漫步於雪花漫舞的天地間。他的靈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現實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當“星月的光輝與人類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樂》,可以說,詩的過程本身就是靈魂飛揚的過程。

雪花是詩人的自喻,全詩傳達的是詩人自己的快樂我們知道,徐志摩當時所處的環境,無論是從固有的舊的倫理道德,還是外在周圍的輿論來看,都不以他的愛戀追求為正當,而他全然不顧。

徐志摩受國外新思潮和五四運動個性自由與解放主張的影響,他認定“真偉大的訊息都蘊伏在萬事萬物的本體裡”。

在徐志摩看來,世界上一切事物的靈魂和生命,都在自身,每樣東西除自身外沒有另外的主宰。這首詩從追求愛情這一方面體現了他的個性,釋放了他的純真的詩情。

全詩籠罩著迴旋飄飛的主旋律,雪花紛紛揚揚,瀟瀟酒灑,它裹挾著愛情向一定的方向飛揚,飛揚最後消溶到所愛的人心裡。

看似浪漫主義地抒寫,其實用語異常精緻,像“飛揚”消溶”柔波”這些動詞與名詞構成的意象,都非常切合喻體、主體與客體。

正因為詩人避開實的藩籬,把全詩情境的展開建築在“假如”之上,有許多讀者超越詩中隱含著的個人物件因素,而將它看著是詩人對新世紀曙光的追求與尋找,“形象大於思想”,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徐志摩不像聞一多那樣苦吟深求詩的技巧,但他也十分注意詩美。雖然《雪花的快樂》這首詩的韻律,有人說是“大自然的音籟,靈魂的交響”,但作者還是在構築詩型方面作了講究的。

詩節與詩行十分均齊,每個詩行基本三頓,每個詩節的三四行都退後一格。句後加上破折號,從視覺上賦予詩節以錯落有致的動感再加上每一節,都有三句排疊,造成雪花飄飛的意象動感,從聽覺上賦予詩的往復迴環的韻味。

這首詩的韻律猶如大自然的音籟、靈魂的交響曲。反覆出現的“飛揚,飛揚,飛揚”給人以輕快的感受和向上的激情;“消溶,消溶,消溶”帶給人的則是舒緩,隨音調而飄動、沁人心脾“娟娟地飛舞”“清幽的住處”“硃砂梅的清香”“柔波似的心胸”,隔行短語的運用,使詩句節奏鮮明,如同樂曲中的迴環復沓,旋律鮮明,一嘆三詠,注重押韻,使得詩句朗朗上口。

在用詞上,富有想象力和象徵性,如最後兩節中的“她”可以象徵詩人的心上人,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心中嚮往的自由以及對理想的追求。

總之,全詩綜合運用了借物抒情、對比、擬人等表達手法,把對理想和愛情的追求等主觀感情與客觀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滲,從而化實景為虛境,創造出了一個優美的意境,顯示了飛動飄逸的藝術風格。

《雪花的快樂》無法使人快樂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這首詩創作於1924年,那時候的情形大約是這樣的:徐志摩已與張幼儀離婚,與林徽因也已褪去激情,他與好兄弟王賡的新婚妻子陸小曼展開熱戀,屆時陸小曼尚未與王賡離婚。

《雪花的快樂》即寫於此期間,屬於徐志摩送給陸小曼的情詩系列,描述的是他們的地下戀情。試想當老師講到這一課時,該如何解釋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又該如何解釋詩歌所詠贊的主題和物件?所以這是一篇只可意傳不可言說的作品。

第二個方面,徐志摩的詩雖然經典,但也有不少魚目混珠之作,尤其是他寫給陸小曼的作品。後人將他寫給陸小曼的情書彙編成集,名為《愛眉小札》,其中肉麻之詞比比皆是:“再不把我的心給你看,我就不配愛你,就不配受你的愛”,“我的心肝,你是我的,你是我這一輩子唯一的成就,你是我的生命,我的詩”。

徐志摩的落款也滿是柔情蜜意:摩摩、摩摩吻你、你的親摩、摩摩的親吻、你的頂親親的摩摩!《雪花的快樂》雖然沒有這樣直白,但畢竟屬於這一大家族,唯一所不同的是:情書是日常的白話,而情詩則是高度凝練後的語言,所以在本質上它們是一致的,是統一的。

總而言之,這是一首足夠深情的力作,蘊藏著巨大的寧靜與靈性,散發出別樣的執著與美麗,而恰恰也正是徐志摩這份追求真愛的執著所害,讓人們對徐志摩的人品產生了質疑,或許這就是這首詩歌不適合被學生誦讀的一大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