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明朝出現“唐宋八大家”的稱呼,選取八人的原因在於其言之有物

那麼,唐宋八大家這個榮譽榜單,是什麼時候出來的呢?答案是,明朝。

明朝初年,有個叫朱右的人,編了一本書,叫做《六先生文集》,其中選取的就是以上八位大家的文章,這是唐宋八大家作品的首次合輯。

那既然是八個人寫的,為啥叫六先生呢?因為朱右將蘇洵父子三人合為一家,故稱六家。後改稱《八先生文集》。

明中後期以後,唐順之、茅坤二人先後繼承了這個說法,並挑選了這八人的文章,編成《唐宋八大家文鈔》,共計160卷。由於這本書流傳很廣,在文壇的影響力很大,於是文藝圈漸漸將這八位文學家合稱唐宋八大家。

那麼,問題來了,唐宋時期是文化發展的高峰期,那麼多文藝大咖,那麼多優秀的散文,為什麼唐順之、茅坤偏偏選了這八個人的文章呢?

我們往往探究一件事不要看錶象,而要去看本質。

那麼,唐宋八大家的本質在哪裡呢?本質在於,編撰這本書的朱右、唐順之、茅坤等人究竟是什麼身份,他們為什麼要編撰這樣一本散文合集?

事實證明,這事的背後,深藏著明代的一場綿延持久、參與人眾多的文化運動。

魯迅先生說過,文學本沒有流派,寫文章的人多了,便有了流派。

這種現象,引起了一夥人的注意。這夥人主要有七個,領導者叫李夢陽,於是後人將這七人稱之為前七子。前七子在文壇上發出了一個振聾發聵的聲音:文必秦漢,詩必唐宋。

要論詩歌,首推唐宋,但要論文章,秦漢以後皆不可取,必須要秦漢時期的才是原汁原味,大家寫文章都應該學他們。

這個世界從來不可能真正復古,一切復古都是為了取其一種精神,從而為現實服務的。那麼,前七子的這個口號究竟要做什麼呢?

他們從復古的文章中找到了樸實無華的文風,找到了言之有物的內容。他們要追求的是復古求實,反對的是無病呻吟、浮華空洞。

其實這也很正常,不是每個人腦子裡都是有東西的,可是現實要求必須出稿啊,於是,這樣的文章就誕生了。所以說,並不是文字優美就能做文學家,腦子裡沒東西,寫出來的仍舊是空無一物,只不過外表光鮮而已。

合著搞了半天,復古是有了,但求實仍舊沒有。

但文學家們顯然沒有要迷途知返的意思。前七子走了,又有了以李攀龍等人為代表的後七子繼承了衣缽,繼續揚起復古大旗。

於是,文壇上另一批反對前後七子的人冒出來了,他們被稱為散文唐宋派。而編寫《唐宋八大家文鈔的》三人之中,唐順之,嘉靖八才子之一,唐宋派的先驅;茅坤,唐宋派的骨幹之一。

那麼,唐宋派又推崇什麼呢?

那麼,怎麼樣才能表達我們唐宋派的觀點呢?怎樣才能告訴大家,文章的“道”在哪裡呢?很簡單,找範文。於是,《唐宋八大家文鈔》新鮮出爐了。

那麼,為什麼是這些人,為什麼是這些文章呢?

看看唐宋八大家中,韓愈和歐陽修的簡歷,就明白了。

韓愈在中唐時期,曾經也倡導過一次古文運動,他的核心觀點是:文以載道,柳宗元是韓愈的忠實追隨者和親密戰友;北宋時期,歐陽修等人又掀起了一次反對西昆體為代表的浮靡文風的“北宋詩文革新運動”,其主要參與者就是蘇氏父子三人、王安石、曾鞏,以及范仲淹、梅堯臣等人。

所以說,茅坤編這部《唐宋八大家文鈔》,並不僅僅是散文合輯,更重要的是表達他“不必文工,但求有道”的觀點,強調散文寫實的重要性。

所以,為什麼是這些文章入選《唐宋八大家文鈔》,為什麼是韓愈等八位散文家入選唐宋八大家這一榮譽榜單?因為他們都是寫實派散文的代表人物,這些文章都是“文道合一”的寫實派散文的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