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悟空打死六耳獼猴,如來為何深感惋惜卻不加以阻止?答案讓人深思

《西遊記》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這部書之所以被後人給予這麼高的評價,並不是僅僅因為這部小說中的神話故事情節有趣,也不是因為書中的寫作藝術超群,而是它從骨子裡詮釋了人類思想的一種禁錮。

今天,小編就書中的一個細節來解讀一下作者的寫作高明之處:孫悟空打死六耳獼猴,如來為何深感惋惜卻不加以阻止?答案讓人深思!

眾所周知,任何文學藝術都來源於豐富的生活實踐。吳承恩的《西遊記》當然也不例外。不要看吳承恩在書中把那些佛和菩薩以及天庭的神啊大仙什麼的寫得神乎其神。

甚至就連孫悟空和那些妖怪的功夫看起來都厲害非凡,但其中的中心內容還是在刻畫一個芸芸眾生的虛擬世界。這個世界的權力、慾望以及善惡準則與當時的社會是驚人的相似!

而拔動這部小說的故事情節不斷變幻莫測的人物主角便是那個生來就十分好鬥的孫悟空。你看他從石頭裡一蹦出來便我行我素,天不怕地不怕,看起來好似一個愛闖禍的沷猴。

其實,仔細分析一下便不難看出,孫悟空就是一個嚮往自由生活,不服管束和壓迫的鬥爭性人物。在大鬧天宮中,在面對權力、地位與出生的抗爭時,他連玉帝老兒也敢去動!

這放在吳承恩當時那個社會里,可以說絕對是大逆不道,誅連九族的大罪!可吳承恩就敢寫!所以,就吳承恩個人的心態來看,他絕對都可以與我們現代人的思想相媲美。

甚至在某些方面都已經超越現代人!但是,吳承恩為何會在《西遊記》中塑造出真假美猴王?並在最後,假冒的六耳獼猴還讓孫悟空一棒給打死?

這實際上也就是吳承恩的高明之處。《西遊記》中的六耳獼猴可算得上是孫悟空的另一種性格的版本。因為自從孫悟空被如來佛壓在五指山下後,後來經過觀音菩薩勸化,可以說他基本上已經改邪歸正了。

以前那個敢於向權威和壓迫挑戰的孫悟空已經不復存在,所以,吳承恩便塑造出一個假的美猴王來繼續挑戰那個虛擬的芸芸眾生世界。這個六耳獼猴幻化的美猴王跟孫悟空一樣有能耐,照樣有七十二般變化,唯一不同的是他的膽兒真夠大!

他竟然敢棒打唐僧,並試圖自己重新組織一班取經人上西天取經,這在整部《西遊記》中可以說再無第二個妖魔有此膽魄。

雖然取經路上,唐僧也曾多次遭受妖魔的迫害,可都是些無性命之憂的小折騰,畢竟很多妖魔只是配合西天如來演戲,並沒有想將唐僧弄死,可六耳獼猴可不一樣,他直接一棒將唐僧打暈,並奪了他的取經行禮。

試想,當時的六耳獼猴若是下手再重一點,唐僧就會被他一棒斃命,哪裡還會有後來的唐僧取經呢?但是,六耳獼猴的行為無疑是對西天佛祖的權威挑戰!

因此,如來必須收服他!可孫悟空卻犯下了自己無法彌補的錯誤,他不該將如來收服的六耳獼猴一棒斃命,從而讓天庭失去了一個制衡他們權威的反面角色。

從此,西天路上只剩下一個對神佛界唯命是從的行者悟空,少了一位敢於向天庭權威挑戰的美猴王。這或許也是吳承恩對當時社會民眾的心態所發出的一種悲哀之情吧!

畢竟,如果孫悟空不棒斃六耳獼猴,如來雖然用紫金缽罩住六耳獼猴,但也不好違揹他們的慈悲之心而殺害六耳獼猴,那麼,假美猴王依然有可能重出江湖,對統治天庭的權威者發出震懾!

可悟空自己卻棒斃了假美猴王,這反倒幫瞭如來一個大忙,使如來將罪過甩鍋給孫悟空。這對於當時明朝的統治階層來說是不是一樣的比喻呢?

歷代的朝廷更換都是勞苦大眾完成的,但最終掌控天下的,還是那些少數計程車大夫階層,殺戮只是勞苦大眾之間的事,和他們似乎沒任何關係。

故聖人云:戰勝敵人容易,難的是戰勝自己。勞苦大眾想要真正掌控天下,首先得自己覺悟,不要自相殘殺,而是要聯合起來共同反抗統治和壓迫,我認為這才是吳承恩寫《西遊記》的真正目的,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