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人在職場,學會“無情”,和以下三種人保持距離

01

古人說:“莫用三爺,廢職亡家。”

在古代,進入職場的人,主要是男人,女人在家相夫教子。因此三爺,就是指少爺、姑爺、舅爺,通俗來說,就是兒子、女婿、妻兄弟。

在男女平等的今天,人人都可以進入職場,並且有很多女性,巾幗不讓鬚眉,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因此,我們要把古人的話,進行拓展。

有道是,世間文字八萬個,唯有“情”字最傷人。

在職場上,不要感情用事,學會“無情”,和以下三種人保持距離,不要把工作和家庭混淆了。

02

第一,和兒女保持距離,要逼著他們獨立。

在很多家庭裡,父母恨不得把一切都給兒女,不管兒女做了什麼,都認為他們是對的。在父母的眼裡,兒女就是天下最好的人,哪怕有過錯,也可以得到無限制的寬容。

明代官員聶大年說過:“短不可護,護短終短;長不可矜,矜則不長。”

一個人的短處,不要去維護,要敢於改正;一個人的長處,不要驕傲,要繼續發揚。

護短,看起來是愛,其實是溺愛的表現,會把孩子養廢。

在傳統的思維裡,我們會想到“子承父業”的成語。

父輩好不容易佔有了某個位置,傳給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就最好了。這樣的話,努力也沒有白費。

個人的財富是可以自己處理,但是職場上的位置、權力是不可以自己處理的。若不然,就變成了“護短”。

明朝大臣嚴嵩,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想盡辦法提拔了兒子嚴世蕃。父子聯合起來,排擠和自己唱反調的人。

作家馮夢龍寫過這樣一個故事:嚴世蕃擺了酒宴,請京城的官員來喝酒,大家都不敢隨意說話。

席間,嚴世蕃和馬給事斗酒。因為馬給事從不喝酒,因此拒絕了。嚴世蕃說:“這樣啊,我就從你的耳朵裡灌酒了。”

在場的官員沈煉看不過去了,幫助馬給事擋了一杯酒。還說:“別人怕你,我不怕你。”

事後,嚴嵩聯合起來,誣賴沈煉是白蓮教的教徒,加以陷害。

最後,嚴嵩父子被定為明代奸臣,遺臭萬年。

龍應臺在《目送》裡寫道

:“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兒女長大了,進入了職場,你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以後的路,要給兒女自己去走。你給他們最好的幫助,就是提醒他們,要守規矩,出成績。

03

第二,和女婿、兒媳保持距離,要先考察他的人品。

從外表來看,女婿、兒媳是自己的家人,但實際上帶著“外人”的因素在其中。

女婿和兒媳要變成兒子、女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即便你要幫助他們,也要看清他們的人品,再做打算;另外,你要看兒女的婚姻,是否牢固,如果女婿和兒媳是藉助婚姻來謀取地位和錢財的,就更要多長一個心眼。

在《醒世恆言》第四十卷裡,有這樣的故事情節:重陽節這一天,洪都的閻都督牽頭,請了一群文人,善意寫“滕王閣傳記”的大事。

一開始,閻都督就給大家暗示,這篇文章,給女婿吳子章起筆。

詩人王勃坐在其中,當場就指出了吳子章文章裡的漏洞。閻都督立馬警醒,才沒有鑄成大錯。

後來,王勃留下一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滕王閣因此千古流芳。

認真想一想,女婿和兒媳本來就不是一家人,要愛護,也要有尺度,不要因為愛,就疏忽他們的人品、學識等。

保持距離,不遠不近地觀察一番,你就會發現,兒媳和女婿有優點,也有缺點,幫助他們揚長避短,做出成績,才是上策。

04

第三,和妻子或者丈夫的兄弟姐妹保持距離,要忽視枕邊風。

都說,兄愛而友,弟敬而順。

兄弟姐妹如手足,少了誰,家庭就不完整了;如果反目成仇,就是起內訌,給外人看笑話。

因此,我們都期待,兄弟姐妹抱團發展,圍坐在父母身邊,享受家庭的溫暖。

但是職場不是家庭,也不是家庭企業。不能用情來分析工作,權衡利弊。

唐代,楊貴妃族兄楊國忠,憑藉自己是皇親國戚的身份,坐上了宰相的位置。但是他的人品、學識和地位不匹配,傷害了朝廷和百姓的利益。

在馮夢龍寫的“李謫仙醉草嚇蠻書”故事中,詩人李白寫了一句:“潛問漢宮難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被楊國忠和楊貴妃看到了,解釋為“把楊貴妃比喻成背叛愛情的趙飛燕”,因此,楊貴妃在唐玄宗面前吹風,導致李白被疏遠,然後離開了朝廷。

一般來說,自己的兄弟姐妹,你比較熟悉,因此在舉薦的時候,會有把握;愛人的兄弟姐妹,你不夠了解,要保持距離,不要輕易相信愛人的話。

有道是,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不要把夫妻的感情,轉移到兄弟姐妹身上,親情和愛情,是有區別的。

05

很多單位,建立了“迴避”制度,也就是提示我們,要和親戚保持距離,不要用情辦事。

一個人想要走得遠,成績和人品就是墊腳石。

哪怕你自己創辦了公司,或者有家族企業,都要把親人關係處理好,要學會“無情”,算好各自的收入和應該承擔的責任。正所謂,“親兄弟,明算賬。”

人在職場,最怕的不是爭執,而是好心辦壞事。

人在職場,最壞的不是批評,而是你我一言堂。

和親人保持距離,才是最真實的愛護。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